怎样从修习静坐来养生(三)

2017-12-07 21:57马志国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杂念观照丹田

马志国

第四节 调息:六妙法门

千万别以为学会了七支座法,打坐就没问题了。

修习静坐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没打坐之前,没感觉到自己的心有多么不静。等自己上座后才发现,身子坐在那里表面看来好像很静,其实,心里反倒不安静了,简直像开运动会,热闹得很。这时候,才更真切体会到什么叫心猿意马,自己的心,真像猿猴在不停跳跃,野马在不断奔跑,就是静不下来。

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调息的功夫了。

什么叫息?鼻中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调息有四相,也就是说息有4种表现: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3种是不调和的表现,后一种才算得上调和。“风”是说呼吸有声;“喘”是说呼吸虽未出声,但气的出入不畅,类如赛跑完后氧气不足,所以呼吸急促;“气”是说呼吸无声,也很流畅,但气的出入很粗。“息”是说呼吸既没声音,也很流畅,气流微细,若有若无,连绵不断,神态安稳,心情愉快。

所谓调息,就是调理好呼吸到“息”的状态,也就是在打坐过程中,调和气息的出入,使呼吸达到细长,匀和,绵绵不断,若有若无。

练习调息的时间长了,功夫纯熟了,就能够慢慢地使呼吸由浅到深,由粗到细,由短到长。开始可能在胸口这个地方,慢慢下来一直到丹田。不要急,专门练习,也要经过几个月才能做到。引到丹田后,气还要自然扩散到全身。

说到调息的方法,最为殊胜的是天台宗智者大师的六妙门,也称六妙法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正是因为由此六法,能够进入静坐修行的种种境界。所以,把这六个调息的方法叫做六妙法门。

数门

数,就是数息,为六妙门第一步。入座后,先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1到10,摄心在数,自然不乱,出息入息,及其轻微。这就是数息。

至于计数的方法,每呼吸一次数1,从1数到10,数完后,再从1数到10,如此往返相续。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还可以隔数数。各种不同数法,都是为了保持专注力,通常顺着数就可以了。如果在数息中同,升起杂念妄想,就要从头数起。数息,可以数入息,也可以数出息,通常以数出息为好。但是,不可出入都数,因为出入都数容易紧迫成病。数息的目的是消除杂念妄想,如果能从1数到10,保持没有杂念妄想,便是成就了一步。如能一步接一步成就下去,便能入于定境。

随门

随,就是随息。数息一段时间,随着杂念妄想渐渐消除,就有了“息”相。这时,就不再数息,让心念放在呼吸的出入上,一心依随息的出入,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了了分明。吸气时知道鼻孔有微微凉气吸入,呼气时知道鼻孔有微微热气呼出。如此心息相依,心息相随,叫做随息。

止门

止,就是止息。数息,隨息,都是为了守息。所谓守一不移,就是要守住息。守息则定。随着守息的深入,慢慢会进入一念不生的状态,所谓不念数随,凝寂其心,泯然入定。意思是说,杂念停止了,呼吸若有若无渐渐也停止了,心身也好像没有了,所谓不知有手,不知有腿,不知有身,不知有我,以至自然地进入定境,这叫止息。此时,羽毛放在鼻孔前,没有了气息出入的感觉。要注意的是,止,重在止心,不在止息,止息要自然而然,不是有意控制憋气。

观门

观,就是观照。止息时间长了,难免昏沉,这时就需要起观,也就是于定心中观照细微的息出息入,正所谓,“如空中风,了无实在,如是久观,心眼开明,觉息出入,遍诸毛孔”。意思是说,这时候呼吸系统没有了息出息入,胎息已被激活,仿佛全身毛孔都有息出息入。所谓胎息,就是如胎儿在母腹中呼吸那样,在小腹的丹田部位,不靠呼吸器官的作用,自然而然发生一种类似呼吸的现象。继而,彻见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刹那变易,皆无自性。意思是说,不仅观照呼吸似有若无,构成人身的要素,比如,皮肉筋骨,肝胆肠胃,等等,乃至整个人身,都似有若无了。

还门

还,就是回还,就是还息于心,就是从观息归还到观心。正所谓,观从心生,息是所观,心是能观。就是说,前面说观息,所观到的是息,而那个能观的是心。所以,到这时候应该还息于心,来反观观心了。然而,此观心者,从何而生?就是说,这个观心的心,又从哪里来呢?这个观心,也只能从心而生。我们的心有生有灭。既然观心从心而生,也就会随心而灭,生生灭灭,本是虚幻,不是实在,哪里还有什么观心?没有了观心,也就没有了观境。智境双亡,身心清净。

净门

净,就是身心清净。还息于心后,逐渐达到,一心清净,不起分别,心如止水,妄想全无,心如本净,最后连一个净字都没有了。

细究起来,六妙门还有很丰富的内容。作为初步修习静坐的人,略知六妙门大意即可。对有些人来说,也可以先修习前三门,到日后再完整修习六妙法门。

以上所说六妙门,是次第相生的,所以叫做次第相生六妙门,简称相生六妙门。

相互含摄六妙门,简称相摄六妙门。所谓相互含摄六妙门,意思是说,如上六妙法门之间,彼此相通,相互含摄,每一门中,都含摄其他五门,也就是一中有六。比如,以数息法门为例,数息就要心息相随,心念随呼吸的出入,这就含摄了随门;数息就要止息杂念,停止所有攀缘的念头,这就含摄了止门;数息就要对数字和呼吸有所观照,了了分明,这就含摄了观门;数息不能散乱,如果心散乱了,就要还归于心,把心念收摄起来,这就含摄了还门;数息就要身心寂然,妄念全无,一心清净,这就含摄了净门。

从相摄六妙门角度说,既然六妙法门是一中有六。因此,实际静坐调息时,也可以六中选一。就是说,按照相生六妙门,六门依次修习当然很好,尝试之后任选适合自己的一门也无妨。比如,尝试修习之后,如果感觉自己数息最好入境入定,那上座后,一个数息法门数下去就是了;如果感觉自己随息最好入境入定,那上座后,一个随息法门随下去就是了。

猜你喜欢
杂念观照丹田
自信担当不可少
家庭伦理剧: 从人伦差序到地域关系融变的影像观照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心无杂念
关照与观照
心无杂念
唤醒丹田方法之我见
探究意守丹田基本原则的阶段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