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垃圾填埋场”向“环保教育公园”转变的规划探索
——以长沙市固废处理场生活垃圾填埋区封场改造规划为例

2017-12-08 06:03李芬芬
关键词:填埋场长沙市公园

李芬芬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沙 410012)

由“垃圾填埋场”向“环保教育公园”转变的规划探索
——以长沙市固废处理场生活垃圾填埋区封场改造规划为例

李芬芬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沙 410012)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环境文化建设已成为新时期社会文化的核心中坚力量,环保文化也成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核心生产力.本文以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生活垃圾填埋区的封场改造规划为例,采用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研究与借鉴了国内外成功案例,提出对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区进行生态修复,并结合固废处理场先进的垃圾、污泥处理技术与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将长沙市固废处理场改造成为具备固体废弃物生态循环处理功能的环保教育公园.该改造规划可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对基础设施的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规划方法的一种探索.

长沙市固废处理场;生态修复;基础设施改造;绿色低碳;环保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显著加快,伴随着快速增长的城市规模、城市数量以及城市人口,城市生活垃圾也与日俱增,同时,生活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其危害也日趋严重,城市垃圾已然成为世界性的一大难题.据统计,我国历年城市垃圾堆存量已达 60亿 t,占用耕地 5万 km2.全国 660个城市中有200个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环保部发布的《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2015年,全国246个大、中型城市全年产生的生活垃圾达1.856 4亿t,且目前城市垃圾主要以简易填埋方式进行处置,这不仅影响城市的美观,还给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进行规范和指导,提出:到2020年底,具备条件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要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全国设市城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50%以上,全部达到清洁焚烧标准.

长沙市结合自身城市发展需求,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计划在2020年前对长沙市固废处理场的生活垃圾填埋区进行封场,实现生活垃圾的全面焚烧处理.本文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案例,从生态修复和环保教育的角度出发,对长沙市固废处理场生活垃圾填埋区封场后改造与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将其打造为一个服务长沙,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包含固体废弃物生态循环处理和环保知识宣传、工艺展示、综合体验、生态休闲、风光游赏以及独到的知识性、科普性、趣味性、教育性、游赏性为一体的环保教育公园.

1 国内外垃圾填埋区封场改造实践

1.1 香港牛池湾填埋场:垃圾山变身公园获世界大奖

香港牛池湾填埋场于1977年封场,随着香港市民环保意识的增强,2008年启动了填埋场的生态修复工程.通过1年时间的改造,将原本环境恶劣的垃圾山变成了一处集健身、游乐、休闲等综合型功能的公园,包括天然草地射箭场、室外展览场、长者健身角、草本植物园、儿童游乐场、凉亭、卵石步行径、缓跑径、中央草坪及篮球场等设施,如图1所示.2010年9月,牛池湾公园还获得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区办事处颁发的“2010亚洲都市景观奖”.

图1 香港牛池湾填埋场改造前后对比

1.2 巴黎比特·绍蒙公园: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

巴黎比特·绍蒙公园是最早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园林景观的案例,见图 2.该公园原为被废弃的石灰石矿场,后来变成城市垃圾填埋场和废弃物,原有的工业用地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设计师通过将部分石灰岩地形保留下来,并用混凝土等材料模仿喀斯特地貌,甚至做成真假难辨的钟乳石,形成了一个富有东方风情的山水公园,最终成为世界造园史上的著名案例.

图2 比特·绍蒙公园改造前后

1.3 小结

这些国内外垃圾填埋场改造的成功案例,在生态修复技术、雨水回收利用、沼气收集发电等改造技术方面和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游赏内容等方面对本次长沙市固废处理场的改造规划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在这些成功案例的基础上,结合长沙市固废处理场临近黑麋峰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固废处理场自身发展的改造规划思路.

2 长沙市固废处理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

长沙市固废处理场位于望城区桥驿镇寿字石村汉家冲、巷家冲和小冲里一带的山间谷地,长沙市区的北面,与市中心的直线距离为20 km.固废处理场设有专用的进场道路(自桥驿镇至固废处理场,全长 7 km)接芙蓉北路.市区垃圾转运车可经芙蓉北路至桥驿镇,再经专用进场道路进入固废处理场,市区至固废处理场的运输道路总长约为35 km.

长沙市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长沙市固废处理场西北侧,成立于1999年,是长沙近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植被最丰富的国家级森林公园.2012年元月,公园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6-06-03,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4A级景区正式挂牌,由此对周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沙市固废处理场与长沙市区、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关系图见图3.

图3 长沙市固废处理场与长沙市区、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关系图

2.2 场区现状

长沙市固废处理场占地 176 hm2,总库容量为4 500万m3,承担着长沙市6区及长沙县生活垃圾处理及城区 13座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处置任务.现日均处理生活垃圾近7 000 t、污泥近700 t、渗滤液2 700多t,是目前长沙市唯一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协同处理场所.现状场区分为生产区和生产管理配套区.其中生产区包括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区、污泥集中处置区、卫生填埋区、沼气发电厂、污水(渗沥液)处理区和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区;生产管理配套区主要包括办公区、职工生活区等.

2.3 现状问题

近年来,深圳建筑垃圾堆体滑坡、清水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滑坡等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故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反思.长沙市固废处理场生活垃圾填埋堆体高度已接近理论安全值,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虽然固废处理场以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但现阶段生活垃圾处理采用的卫生填埋工艺不可避免的对周边带来了一定影响.近年来,周边群众反应强烈,堵车堵路情况时有发生,同时也影响了黑麋峰森林公园的旅游形象.为了较好的解决周边群众的有关诉求,维系周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固废处理场须从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上进行提质改造,尽量降低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3 长沙市固废处理场规划理念

长沙市固废处理场作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场之一,不仅肩负着长沙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任,还应承担着为市民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环保技术、提升环保意识的任务.由于其紧邻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固废处理场下一步发展也应结合紧邻的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区位优势统筹考虑,其规划调整及改造应与黑麋峰森林公园联动发展.

本文旨在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整个固废处理场的发展思路进行分析,提出“生态安全、循环经济、环保科普、和谐社会”的新型规划理念,从生态环境修复、基础设施转型的角度出发,将原本以生活垃圾填埋为主的处理场规划改造为一个与周边环境融洽、环保处理技术一流的变废为宝,循环利用静脉产业园,达到科普市民环保知识、协调周边居民冲突、和谐社会关系的目的.

4 长沙市固废处理场改造规划

4.1 规划理念与原则

4.1.1 遵循生态性

规划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对垃圾填埋区封场后的生态景观的修复与重生,建设一个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本底,休闲游玩、环保体验为主题的生态景观体系.

4.1.2 突出科普性

在规划设计中以科普的方式体现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以参观体验、科技多媒体、环保展示、互动等形式构建一个科普环保空间.

4.1.3 体现互融性

充分利用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优势,积极实现环保教育公园与森林公园之间生态景观、游赏体系、服务设施等方面的互融共享.

4.1.4 注重时序性

一方面,结合长沙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情况,对固废处理场生活垃圾填埋区实行分期逐步封场,不影响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另一方面,考虑到场地地形高差较大,规划对进出道路进行分期建设,减少初期建设难度与投资成本.

4.2 功能定位与目标

科学的规划定位是固废处理场转型发展的基础.文本结合国内外类似垃圾处理场改造的经验,在满足固废处理场固体废弃物处理功能的前提下,对生活垃圾填埋区进行改造.根据国家、省、市最新环保相关政策,力争打造一个服务长沙、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具备固体废弃物生态循环处理功能的环保教育公园.公园开发中融入生态文明休闲、环保文化宣传等理念,在妥善处理好长沙市六区一县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的基础上,全方位展示环保事业,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共赢,以此模式率先打造湖南首个以环保教育为主题的示范园区,对国内外同行业具有较好的借鉴和示范意义.

图4 规划总平面图

4.3 整体布局规划

4.3.1 空间功能布局

本次规划的环保教育公园在平面布局上遵循“土地集约化,资源合理化,尽量减少土方量,与黑麋峰森林公园景区有机结合”的原则,与桥驿镇总体规划及黑麋峰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相协调,具有功能分区齐全、交通组织通畅、生态资源利用合理等优点.规划总平面见图4.

规划总体分为4大功能区:教育展示区、技术参观区、综合体验区、生态休闲区,形成与地形有机结合的空间格局,既满足生活垃圾生态循环处理的需求,又满足环保知识宣传教育的需求.

(1)教育展示区.规划环保展示区位于生产管理配套区内,主要是把与环保相关的主题通过动态展示或者游客的亲身体验直观的呈现出来,如环保技术、环保文化、环保事业在全球的发展情况、环保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等.此外环保教育展示区,还将包括科普展示馆、儿童室外拓展园等主题设定,围绕“垃圾处理”、“焚烧发电”、“污水、污泥处理”等主题,采用3D电影等先进多媒体设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具体措施包括:通过实物展示、模型演示、讲解认识、学习环保知识等形式展示环保教育意义.

(2)技术参观区.环保技术参观区即黑靡峰固废处理厂的生产区,包括垃圾焚烧、污泥处置、沼气发电、渗滤液处理等分区,以先进的技术全方位向市民展示垃圾处理以及变废为宝的艰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市民的求知、求新的需求;先进一流的技术可作为同类型企业参观学习的基地,具有宣传意义;同时,作为科普教育宣传、参观的展示区,可让市民感性、深入地了解环保事业,参与环保事业.

(3)综合体验区.环保体验区主要是通过把与环保相关的事情通过动态展示或者游客的亲身体验直观的呈现出来,如垃圾艺术品展示、不同年份的垃圾陈列展示、淘汰的垃圾处理设备、旧塑料袋手工艺园等.通过此类项目的设置让游客了解环保知识、重视环保,且园内项目多以科技手段打造,并设立游客参与环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游客的求知、求新、求乐的需求.通过环保体验区的打造,旨在让游客以轻松的心态了解环保事业,参与环保事业,并达到提供给游客综合体验环保事业的场所.

(4)生态休闲区.通过对固废处理场生活垃圾填埋区实行封场与生态修复等环保处理,将其改造成为环保生态休闲区.这是本次概念策划的重点区域,该区域的主题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利用再生设计的新方法、新手段,实现生活垃圾填埋区的变废为宝,形成一个新的再生系统.通过生态环境打造、低碳建筑使用、完善功能配套,提供给游客休闲娱乐、运动养生的场所.

4.3.2 交通系统

环保教育主题公园在交通组织上遵循“通畅便捷、因地制宜、有机结合、合理分流”的原则,综合考虑与黑靡峰森林公园的交通联系,形成黑靡峰环保主题公园整体道路交通体系(见图5).

图5 道路交通分析图

(1)生产专用车道.考虑到保持原有道路,方便交通运输和设备的安装、维护,生活垃圾深度处理区、污泥处理区、医废处理区、渗滤液处理区道路都独立组成 1个环线,每个构(建)筑物均有道路相通,并尽量减少进出道路的交叉和互相干扰.

(2)游览观光道.游览车观光车道充分考虑与黑麋峰森林公园的对接,从东北方向许家坪(现污水厂北侧)接入 X058,作为环保教育主题公园的主要观光车行主入口.人行次入口从 X058沙田村附近接入,途径黑塘水库进入环保教育主题公园.公园设置一系列成环、成系统的游路,宽度为3.0 m,供行人步行,解决由于地形高差大而造成的车行困难,也将完善整个环保教育公园的游路系统.

4.3.3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

区域内的旅游合作是追求多方互利互赢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旅游市场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区域合作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沙市固废处理场的北侧为 4A级景区黑麋峰森林公园,是长沙市区内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国家森林公园,也是长沙市民的“天然大氧吧”.依托黑麋峰森林公园成熟的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环保教育公园的改造应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注重生态修复,使其成为黑麋峰森林公园游赏系统中新的功能板块,丰富黑麋峰森林公园的游赏内容,同时,环保教育公园作为科普教育型公园与主打自然风光游赏的黑麋峰森林公园之间形成一种互融互补的互赢式协调发展,为长沙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5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近40年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是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资源损耗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垃圾填埋场作为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主流的处理场所,已经对生态环境与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国家已明确禁止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鼓励采用清洁焚烧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处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届时,生活垃圾填埋场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对于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的改造,是摆在城市规划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结合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生活垃圾填埋区封场的契机,提出将整个固废处理场“华丽转身”为一个具备固体废弃物生态循环处理功能的环保教育公园,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为国内同类固废处理场的转型改造提供实践参考.

[1]张昊旻. 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5.

[2]贺秋梅.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规划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09.

[3]周琼. 论生活垃圾填埋封场后的土地利用[J]. 工程技术, 2017,7(1): 308.

[4]吴玮, 杨再兴, 冯猛. 封场垃圾填埋场的土地整理及利用[J].环境卫生工程, 2013, 21(4): 16-18.

[5]吴英博.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维护与利用[J]. 绿色科技,2011(12): 144-145.

[6]池长加. 浅析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景观设计--以厦门东孚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为例[J]. 福建建设科技, 2014(2): 39-41.

[7]赵培蕾.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以郑州市侯寨乡垃圾填埋场为例[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12.

[8]陈亮.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要点思考[J]. 环境卫生工程,2014, 22(2): 15-17.

[9]王雅琳.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景观化改造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 2015.

[10]陆鲁.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资源化利用及发展规划研究[D]. 上海: 同济大学, 2008..

(责任编校:陈健琼)

A Planning Explor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quot;Rubbish Hillquot; toquot;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arkquot;: Taking the Planning of the Refuse Landfill Site Closure in Changsha City as An Example

LI Fenfen
(Huna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Limited Company, Changsha, Hunan 410012, China )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culture wit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the core has become the centre of social culture in the new period. The environmental culture has also become the core productivity of China's green industry development. Taking the reconstruction pla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in Changsha City as an example, using new ideas, new methods, new initiatives, research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success st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it puts forward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he landfill after the closure. Combined with the advanced waste, sludge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the uniqu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eimifeng National Forest Park, it is planting the Changsha City solid waste treatment into a solid waste with ecological recycling func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ark.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ut also an exploration of the green cycle, low carbon and sustainable planning of infrastructure.

landfill site closure in Changsha cit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frastructure transformation;green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U986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7.05.0008

1672–7304(2017)05–0036–06

2017-09-13

李芬芬(1984-),女,湖南益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E-mail: 25827909@qq.com

猜你喜欢
填埋场长沙市公园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爱上写信的大树
多功能区固废填埋场建设案例分析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新型GCL复合垂直防渗技术及其在填埋场的应用
在公园里玩
一见如故
谈垃圾填埋场的运行与管理
浅议垃圾填埋场的治理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