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现状调查

2017-12-08 19:49张磊张慧颖
法制与社会 2017年32期
关键词:亲子关系现状调查留守儿童

张磊 张慧颖

摘 要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这一群体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父母在情感及生活上的引导,极易产生思维、价值观上的偏离。本文针对曲靖市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现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调查,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的主要原因,提出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和留守儿童等方面构建曲靖市留守儿童家庭和谐亲子关系。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亲子关系 现状调查

作者简介:张磊、张慧颖,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1.198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随之在广大农村也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留守儿童。调查显示,曲靖市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父母外出务工,与子女聚少离多,沟通缺乏,远未达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通过走访调查曲靖市麒麟区、沾益区、宣威市、罗平县、富源县、会泽县、马龙县、师宗县和陆良县,在普遍调查的基础上,并经过多年的志愿者关爱帮扶行动,课题组以曲靖市会泽县乐业镇和麒麟区西城街道作为重点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窥探出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的现状,通过与非留守儿童的对比,提出对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介入必要性的论证,运用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提出有利于建立改善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的长效机制。

一、曲靖市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覆盖曲靖市2个区、1个市、6个县、12个乡、21个行政村,在贫困地区与当地居民进行访谈,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48份。近七年来,课题组成员持续开展了针对进城务工子女志愿关爱帮扶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到曲靖市麒麟区西城街道进城务工子女较多的小学——白牛小学、高家屯小学、冯官桥小学,每周组织1-2次,重点开展健康宣讲、心理关爱、学业辅导、文化娱乐、爱心陪伴等志愿服务。通过这些积累,课题组对曲靖市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基本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出以下情况。

调查显示,71.83%的留守儿童父母年龄在21-40岁之间,76.36%的留守儿童父母文化水平在初中及初中以下。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时月平均收入集中在1000-3000元,约59.06%的儿童是由隔代进行监护。父母外出务工时孩子年龄在0-6岁的约为51.55%,6-12岁的约为31.14%。约67.95%的留守儿童父母没有经常和孩子沟通的习惯,大多数只是在有空的时候询问一些简单的学习、生活情况,33.55%的父母经常与孩子沟通,但有时也存在极难沟通的现象,沟通情况影响亲子关系,导致有的孩子变得更加暴躁和不服管教。44.91%的父母清楚对家庭成员应负的责任,但也有10.05%的父母不太清楚对家庭成员应负的责任,甚至也有1.49%的人认为不用负责任。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的时间在一年以上的约占71.8%,且半年以内回家一次的仅占37.7%。只有30.61%的父母认为自己是一位合格的父亲或母亲。大多数父母表示,其实自己不愿将孩子留守在家外出务工,但由于生活压力等多种原因不得不外出打工,造成了大量留守儿童的存在。

二、影响我市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的主要因素分析

根据已有的调研数据,以及多年的志愿服务实践经验,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总结影响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的主要原因。

(一)父母核心角色功能缺失,导致家庭功能弱化

曲靖市会泽县地处滇东北高原,地势崎岖,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同时,会泽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乐业镇当地经济来源主要以农业为主,绝大多数父母要赚钱养家糊口,不得不选择外出至较为发达的地区务工,父母作为家庭的核心支柱,在留守儿童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长期离家导致了家庭教育滞后并且缺乏灵活性,家庭功能的弱化使得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受到影响。

(二)监护人沟通媒介作用局限,有碍亲子关系构建

调查所涉及的地区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儿童监护人多为缺乏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健康状况欠佳,沟通能力较差,隔代交流有着明显的代沟,传递给留守儿童父母的信息较为局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亲子关系的构建。

(三)法律监督保障力量不夠,难以有效维护权益

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和《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规定存在许多不足,甚至是空白,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没有得到充发重视和贯彻保障。我国目前亲子关系立法不完备,相关规定不易操作。同时,也存在着法律监督滞后的问题,只有当个别问题上升至严重的社会危害后,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无一不体现了法律的滞后性。

(四)父母沟通观念能力缺乏,影响亲子沟通效果

沟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沟通的效果。我市留守儿童家长中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日常没有和子女主动沟通的意识,且教育方法单一,较少会涉及到子女的情感及心理方面,多数时间交流内容仅限于子女学习,往往只关心考试的分数,很少涉及个体成长中遇到的困惑,缺乏耐心,不懂倾听,造成亲子之间关系的疏远,影响亲子沟通效果。

三、构建我市和谐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的对策分析

构建我市和谐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课题组针对调查分析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调查情况反馈,主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提出建议。

(一)家庭方面

1.强化监护责任,重视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关键阶段,更需要家庭的温暖,需要在家长的关心引导下,健康快乐成长。作为父母要意识到这一成长时间的不可逆性,能够认真处理好创收与子女教育的联系,绝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未来去换取眼前的物质利益。作为第一监护人,家长要强化监护意识,切实履行好承担的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未成年人的保护分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其中将家庭保护放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课题组成员通过近七年对西城街道几所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进行志愿帮扶活动,调查发现,父母将子女带在身边进城务工,使打工和抚养子女两不误,这样的作法对比留守在农村更有实效。当下更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培育,尽其职责,为子女构建健康完整的家庭教育环境。endprint

2.增加沟通交流频率,关注子女情感发展

父母要在务工与子女教育间有理性认知,合理做出安排,父母在外务工时,要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多渠道利用书信、电话和现代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交流沟通,形成适合自己家庭的沟通方法,定期与子女进行交流,在具体内容上,不仅要从生活上关心,更要全面了解成长中的子女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切实让子女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能够愿意把父母当作可以信赖的倾诉对象。尊重子女,理解子女,耐心倾听,是培育家庭亲子关系的有效方法。

3.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充分发挥监护作用

留守儿童最核心的问题是与父母长期分离,亲情缺失,家庭氛围弱化。这就更加需要培养子女的自信心和独立性,日常生活中懂得包容子女,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子女所做的一切事情,从内心去欣赏子女,赞美子女,努力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更应经常保持与子女日常监护人、老师之间的联系,及时掌握子女品行、学习及生活情况,在必要时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课题组在对进城务工子女志愿帮扶过程中,感受较为深刻的就是有的儿童更愿意与大哥哥大姐姐们聊天倾诉,而不愿将心理话向父母表达,这也反应出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二)学校方面

1.发挥好教育主阵地,营造健康校园氛围

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档案,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是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基础。调查中发现,有的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已经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家庭间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育特色的校园文化。班主任老师也须承担起监护人的部分职责,经常与留守儿童开展情感沟通,引导留守儿童理解父母,能够愿意主动和父母交流,注重日常引导和教育。

2.积极对接志愿活动,助力儿童身心发展

课题组负责人早在五年前就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农民工子女小学,通过项目化管理、基地化运作和特色化服务,开展爱心支教、亲情陪伴、感受校园、健康教育、爱心捐赠、少先队日等,志愿者们用爱心温暖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陪伴他们快乐成长。五年如一日,活动开展以来,志愿者们不仅仅以服务为目的,更多注重孩子的心声,从她们的内心深处去了解他们,融入他们的世界,最大限度帮助农民工子女解决学业隐患问题,帮助农民工子女改善性格孤僻,自卑等不良习惯。邀请大中专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推进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从而呼吁更多的社会团体及优秀个人尽一点微薄之力,帮助农民工子女完成他们的学业梦,为社会贡献更多栋梁之才。

3.完善寄宿管理体制,服务儿童健康成长

寄宿制教育对于儿童成长的积极影响在世界各国普遍得到肯定。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来说,借助寄宿制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帮助缺失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组织纪律观念,缓解其可能存在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困惑。各地区可以中心村为单位,全盘规划寄宿学校建设,满足留守儿童需要。同时,更要求寄宿班级班主任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经常与有心理困惑的儿童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干预,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积极心态。

(三)社会方面

1.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创新完善工作机制

从某种程度来讲,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问题是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政府理应发挥优势作用,为留守儿童创造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设置专门的保护未成年人国家层面机构,要加强调查,及时了解造成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积极探索有效办法。要把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作为新时期义务教育的重点工作纳入对学校考核内容,保证其入学率和巩固率。进一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帮扶工作,从实际出发,积极研究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實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发展壮大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队伍,专群结合开展留守儿童帮扶工作。

2.发挥法律监督作用,健全法律援助机制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应体现在现行相关法律当中,贯穿立法的始终,在现有的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基础上,有针对性进一步完善对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保护,促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够在其父母工作地方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以减少留守儿童脱离父母的监管。同时,健全法律援助机制,对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案件,主动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减少因不知道如何维权和不敢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权的窘境,增强维权意识。

3.提高政府资金投入,改善现有教育条件

建立长效机制,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强化各级政府责任,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落到实处。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依据留守儿童优先原则,配备必要的生活教师。通过发展经济,增加本地就业机会。曲靖市会泽县属于经济落后地区,可在留守儿童聚集的乡镇加大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大力开发第三产业,提高当地经济水平,比如在农村投资建厂、教授农民科学耕种、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开发旅游景点等。同时,可以由政府、社区或者企业牵头,对青年农民工开展就业培训,让更多的青年农民工可以在家乡就业,减少留守儿童家庭的数量。

参考文献:

[1]郭金峰、宁锦歌.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社会化影响及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12(1).

[2]李亦菲.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中国皮书网.2015年7月10日 17:05.

[3]王天仁.习大大的家庭观包含了哪些重要内容.人民论坛网.2015(3).

[4]陈伶娜.云南留守儿童总数达121.34万人,面临严重心理问题.昆明信息港.endprint

猜你喜欢
亲子关系现状调查留守儿童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