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的体育院校课程教研活动改革思路研究

2017-12-08 18:48邓金兰��
考试周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体育院校创新路径

邓金兰��

摘要:本文首先解释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而深入分析体育院校教研活动在教学理念、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索了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强化以学生为本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断完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体育院校;教学实践;创新路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发展方针,这为我国社会事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也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思路。一直以来,体育教学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参与体育学习可以不断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在运动过程中还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人才的内涵和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其个性化发展,不断发掘其学习潜能,最大化个人成长价值,是当前体育高等院校教科研工作面临着的主要任务。

一、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渐普及和推广。该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的中心地位,将其作为发展中的个体来对待。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趋势,其以人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对象,尊重人的发展诉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目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将学习主动权从教师交给学生,将灌输式教育模式转化为主动探究学习模式,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新知识,还可以不断提升其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 以学生为本理念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被反复强调,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则是通过研究人的需要,将如何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激发其创造潜能作为基本实践目标。因此,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将以学生为本理念应用于教育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满足学生的以下两点需求。

(一) 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求

在教育实践中,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并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在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仅要将尊重学生的观念贯穿于教学始终,更要将尊重学生的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二) 满足学生被认可的需求

在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将强化学生的心理建设作为基本教学内容,先对学生的正向发展行为给予充分的认可,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其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以提高其应对未来的心理素质。

三、 以学生为本理念下我国体育院校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思想陈旧

在我国教育界,素质教育已不是新鲜事物,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不少高等院校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的局限性。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还在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工具,对学生考试分数进行排序,以此作为评价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剥夺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能从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容易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产生“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心理。另外,一些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受到学分、分数的限制,或者为了减少教学工作量,在制定教学标准和考核方式时,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体育基础、素质和能力的差异,从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不能做到因人施教、因人而异,这不仅限制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 基础设施不完善

体育教学设施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训练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对学生体育参与积极性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也是评价和衡量高校体育教学实力的重要标准。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在体育教学设施方面存在不达标、不充分的问题,例如跑道长度不够、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不足、一些项目体育设施缺失等。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个是资金短缺。体育设施、设备建设和采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是一些高校由于办学经费有限,用于体育事业的资金少之又少,从而导致体育设施陈旧、数量不足、年久失修。其二,落后的体育教学理念影响。一些高校对体育教学存在认识误区,将其作为普通的副科对待,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重知识,轻体育”认识误区,教学经费主要投入到专业课程当中,体育教学投入经费严重短缺,难以有效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师大多是体育院校毕业生,他们长期接受专业、系统的体育教育和培训,教学思想比较固定。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会将自己曾经的学习经验和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将体育院校的那种教学模式直接照搬。这种教学方法与学生实际情况脱节,对不同学生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不仅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还有一些年龄较大的体育教师,长期采用一种教学方法,缺乏教学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逐渐被磨灭,缺乏创新积极性,长期已往必然会产生学习惰性,不能保证其体育学习效果。

四、 以学生为本理念下我国体育院校教研活动改革思路

(一) 强化以学生为本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根据素质教育理论和思想,体育院校要重视学生学习诉求,尊重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贯穿素质教育理论和方法。首先,体育院校教师在备课阶段,要对學生身体素质、性格、爱好等进行充分了解,对其进行分类分群,并根据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其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包容态度,对学生不吝赞美之词,对他们取得的学习成绩给予肯定和认可,看到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以提高其体育学习自信和热情。最后,根据不同学生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获,产生学习成就感和满意度。endprint

(二) 不断完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

体育设施是开展体育运动、训练和比赛的硬件条件,这是评价体育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设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体育院校要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充分的资金预算,完善体育教学器材和场地条件,为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要提高体育基础配套水平,体育院校要指定专人负责体育设施维护和管理,同时制定完善的体育设施和器材管理制度,以最大程度提高体育场馆和设施利用率。最后,体育院校要加强基本设施投入,编制专门的财务预算,为开展体育器材、场地维护和采购提供资金保障,确保体育设施能够得到及时维修和保养,这是提高体育基础设施利用率、保证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

(三) 創新体育教学方法

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他们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其需求,不能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因此,体育院校教师要把握好大学生这个特点,因人施教,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需求。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分组教学、小组竞赛、情境模拟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感情,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在建立良好的信任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五、 结语

当前,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是当前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中,一些体育教师并不能很好的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制约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体育教学改革的进度。因此,教育改革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摒弃过去那种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其培养成一个综合素质俱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目前,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思想落后、观念守旧的问题,这都需要我们今后大力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开展教学改革来化解。

参考文献:

[1] 李莳.“以学生为本”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127-128.

[2] 孙鸿,刘新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视野:从追求体育功利转向保障学生体育权益[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2):61-62.

[3] 陈果.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4-35.endprint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本体育院校创新路径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以学生为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研究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