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家园模式提升幼儿劳动技能

2017-12-08 20:12陈丽香
考试周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家园互动劳动幼儿

陈丽香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立项课题“基于家园互动模式的幼儿劳动技能培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15-404。

摘要:《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应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因此幼儿园应活化家园互动模式,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阶段性任务、幼儿身体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创新家园合作载体,拓展家园合作渠道,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家长更有效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家园形成统一的合力,提升幼儿劳动技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园互动;幼儿;劳动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自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申报以来,本人深化劳动课题研究,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对如何基于家园互动模式下有效提升幼儿的劳动技能有了新的感悟,努力从“六定”上下工夫。

一、 定期开展家长会

召开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交流幼儿情况,共同寻找教育幼儿方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提高家长会的实效性,从根本上解决幼儿现有的实际问题,因此期初可通过召开课题工作说明会,向家长们介绍幼儿园开展劳动活动的目的及意义,说明月份工作安排,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幼儿的劳动现状,共同寻求幼儿劳动教育的对策。家园的有效沟通,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就能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策略,并能持之以恒地得以真正的落实。

二、 定期开展文化布置

(一) 园所文化巧渗透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教师应重视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并把环境创设看作教育教学和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门厅、楼道、墙饰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们从感官上带给幼儿有关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因素的刺激,从情绪上带给幼儿愉悦感,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展也不例外。幼儿园应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劳动氛围,使孩子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让他们真正喜欢劳动。我园充分挖掘环境资源,于西梯展示幼儿自我劳动服务相片、种植小工具、亲子自编的劳动儿歌、劳动小故事,每天来离园时,家长们与孩子们都会停下脚步,细心观察、欣赏,有效激发幼儿爱劳动的意识。我园有效利用空间资源,为幼儿的劳动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如在三楼的小操场旁,开辟一个“贝贝农场”,这一小小天地,孩子们格外喜欢,平时大班年段以班级为单位,轮流到农场进行播种、浇水、拔草、施肥等,通过发放观察记录表,以小组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菜苗的生长情况,进一步了解如何养护菜苗,充分体验劳动实践的快乐,萌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 区域环境巧布置

劳动实践课程是有效的提升幼儿的劳动技能的主阵地,但是区域活动也不容我们忽视。生活区、自然角是幼儿园开展生活劳作活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区域。幼儿园应因地制宜,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不同的活动材料,突出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与有效性,如小班的劳作区:我们提供穿、包、擦、剥等材料;中班的劳作区提供拧、夹、旋、剥等材料;大班的劳作区我们提供扫、穿、系、绕等材料。我园还将公共角色游戏厅开辟了一个个小小车间。在这些简单的泥塑车间、彩绘车间、贴花车间等,让幼儿了解并学习制瓷的过程,同时评出“我是瓷都小能手”,萌发幼儿爱上瓷都、描绘瓷都的美好情感。我们为活動提供丰富的劳动内容,既有趣味性又有创造性,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快乐和自豪感,因为他们能做成人做的事情了。孩子们在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既是对自己劳动能力的肯定,又发展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 定期开展劳动课程

幼儿园应将课题研究活动渗透到园本教研活动中,期初做好教研安排,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课程资源,定期开展劳动课程,提升幼儿的劳动技能。

(一) 定期开展生活劳动课程

教师应有效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推出优秀劳动课例,定期举行劳动课题研讨展示活动。如小班生活活动《美味饭团》,教师、家长为幼儿准备丰富多彩的食材:萝卜、玉米、香肠、花菜等,引导幼儿自己选择食材,与家长做各种不同口味的饭团,当孩子与家长品尝到自己制作的饭团时,孩子们乐此不疲;小班生活活动《我会自己塞衣服》,引导孩子们通过儿歌、图片、游戏等方式,学习塞衣服的方法,让孩子懂得将自己的内衣塞到裤子里,初步萌发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大班亲子种植活动《我的小树苗》,家长们与孩子一同选择菜苗、种植工具、呵护小苗,体验种植乐趣,增进亲子之情,也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的观察能力及种植能力。展示活动后,幼儿园开展课题活动研讨会,让教师与家长们在思维碰撞中,对照《指南》领域目标要求,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提出幼儿下阶段的技能目标及实施策略。

(二) 定期开展“每周一讲”

班级于每周发放周评价表,家长写上宝宝这周的变化及需要努力的方面,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劳动能力。“周评价表”“评估手册”是了解孩子在家劳动情况的有效渠道。活动中,大部分家长能关注孩子的劳动细节,并能详实记录,我们将结合这些家长的记录及幼儿的在园表现,评选周劳动小能手,并于每周一进行表彰,引导幼儿讲述周末劳动生活趣事。这样,幼儿能及时体验劳动的快乐,增进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

四、 定期开展“家长助教”“家园研讨日”

(一) “家园研讨日”

教师应认真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及一日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个案观察记录。同时定于每月最后一周为“家园研讨日”,教师对家长开展“约谈”活动,以PPT的形式展现孩子在园的表现情况,与家长共同交流,分享孩子的阶段性劳动成果及需努力的方向。并设置微信平台,教师阶段性地抛出研讨话题,家长们在微信平台进行分享,达成共识。鼓励家长将孩子的劳动相片、视频及自己的困惑上传“家园沟通桥”,大家共同献计献策,并分享孩子们的精彩瞬间。endprint

(二) “家长助教”

家长中不乏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他们带着特有的专业知识走进课堂,带给孩子崭新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弥补了教师在专业领域的不足,实现了家庭与幼儿园更为平等、更为广泛的教育互动。我园通过邀请部分有特长的家长来园开展助教活动。如邀请有种植专长的家长,来园进行亲子种植活动,家长在农场上为孩子们介绍了蔬菜葱、小白菜、油麦菜、蒜等的特征,并讲解小菜苗的四个生长过程,引导孩子们进行种植;邀请餐厅工作人员,来园开展《我的果汁我做主》,引导孩子们自制果汁,孩子们兴趣浓厚。邀请厨师来园开展《包水饺》,所提供的饺子皮有多种颜色,有红的、绿的、紫的,当孩子们尝到自己亲手包的七彩水饺,兴奋不已。

五、 定期开展亲子劳动社团

孩子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大社会中的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鼓励家长带领幼儿提倡走出家门,融入大自然。因此从小班幼儿入园起,各班成立若干个亲子劳动小社团,每个小社团由家长自行推荐1名小团长,负责定期举行一些家庭小分队的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增进家长间的交流,也有利于增强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也便于家长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孩子的成长与进步。由团长与教师根据阶段性目标,结合乡土资源商议活动内容、地点、流程、安全保障等事宜,并拟定活动方案,做到活动前有方案、活动中有观察、活动后有反思,每学期组织1—2次亲子劳动社团活动,由家长利用周末、节假日自行组织到户外劳动实践活动,如开展《挖地瓜》《走进橘子园》等,提升家长们对幼儿劳动教育的认识,有效增进亲子之情,进一步了解幼儿阶段性劳动成果。其目的是在让幼儿与家长充分接触大自然、大社会的过程中,增进亲子情感、积累生活经验、增强体质,提升幼儿的劳动技能。

六、 定期开展劳动技能竞赛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游戏渗透到幼儿的劳动活动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让幼儿采撷到劳动的果实,体验到劳动的乐趣,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依托“五一”节、“六一”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竞赛活动,幼儿较好地展示自己削青瓜、剥花生、剥鸡蛋等技能,孩子们兴趣盎然,家长们对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表示赞赏。

家园教育取得同步,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只靠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幼儿园应真正做到家园步调一致,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让劳动教育浸润幼儿的心灵,有效提升幼儿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1] 陈志敏.当前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2,3.

[2]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闫玲.如何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J].山东教育(幼教版),2000,3.

[4] 陈剑梅.开展勞动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J].教育导刊,2003,4.

[5] 李冬梅.在劳动教育中发展幼儿的个性[J].黑龙江教育,2003,9.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园互动劳动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让家园互动更有效
积极家园互动共同干预幼儿逃避性行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