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权:保靖黄金茶“一代宗师”

2017-12-09 19:22马爱平
中国科技财富 2017年8期
关键词:茶农湘西茶园

文/本刊记者 马爱平

李健权:保靖黄金茶“一代宗师”

文/本刊记者 马爱平

湘西保靖县,是土家族发源地之一,保靖黄金茶以“一两黄金一两茶”闻名于世;吕洞山以“吕”字穿洞而渐出深闺;酉水河以“高峡平湖”百里画廊令人称奇。

初春的吕洞山,茶绿沁心,茶香氲藴,茶歌飘荡。素有“一两黄金一两茶”之称的保靖黄金茶进入采摘。在中国茶界,湖南省的保靖黄金茶因其独特的板栗香型,“香、绿、爽、醇”四绝,7%的高于同期绿茶两倍的氨基酸含量而饮誉茶叶市场。

就在保靖黄金茶采摘季节,一位身着西装、戴着眼睛、步履稳健的男子来到茶园,让很多茶农惊喜不已。他就是李健权,湖南省农科院科技服务处(成果转化与科技推广处)处长、湘西茶叶专家团队首席专家。3月5日,湘西州保靖县吕洞山镇排吉村,李健权给该村20余名茶农传授茶叶采摘技术,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李老师”。

在保靖黄金茶产区,很多人都将李健权称为保靖黄金茶之师。湘西州人大代表、保靖武陵黄金茶公司副总经理潘春新告诉记者,李健权为保靖黄金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保靖黄金茶之师”名副其实。

心在,情在。岁月荏苒,翻阅近10年的日历,李健权一直和保靖黄金茶在一起,和保靖茶农在一起。

李健权潜心研究保靖黄金茶,创办优质栽培示范茶园并助力完成了地理商标注册。

2005年,作为一名湖南省的科技特派员,李健权来到湘西州古丈县。翌年3月,因调研湘西茶产业,在州委组织部的推荐下,他来到当时的葫芦镇黄金村,初次接触到了保靖黄金茶。9月茶苗扦插时,他再一次来到黄金村。

回忆起这次黄金村之行,李健权说道:“当时尽管喝的是早秋茶,但是一股沁人心脾的栗香中幽幽透析的独特品种香吸引住了记者”。两次结缘,保靖黄金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味牵住了这位科技特派员的心。李健权就此爱上了保靖黄金茶,与这片金叶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6年底,李健权决定住进黄金村,系统研究保靖黄金茶。说干就干,李健权住进了时任黄金村支部书记向发友的家里,他用三年时间,对每一片茶园每一株茶树经过地毯式的搜寻,选育了249个保靖黄金茶单株,扦插育苗并保存到了资源圃里。

同时,为了引导保靖黄金茶基地发展,李健权爬山涉水,科学布局,在规划的产业带的三个重要节点上创办了黄金村、夯沙村、大岩村三个保靖黄金茶“万元田”高效优质栽培示范茶园基地,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示范引导茶园基地的蓬勃发展。

一位来自长沙的科技特派员,就这样和保靖茶农吃住在了一起,他也将自己的一腔热血、一脸汗水、一脉深情留在了保靖黄金茶区。

碧毯式的茶园里,李健权来回穿梭,忙碌奔波。

在乡下工作,条件艰苦、工作辛苦,但是李健权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累,没有埋怨过一句环境和条件。他常常吃着水泡冷饭,嚼着油淋干尖椒、白菜煮豆腐,不辞辛劳,给茶农传授保靖黄金茶扦插、种植、加工技术,指导产品营销和包装设计。李健权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一位茶农告诉记者,李健权老师为了保靖黄金茶,耗尽了心思,费尽了心血。

2007年,李健权先后在《湖南农业科学》、《茶叶科学》、《茶叶通讯》等学术期刊发表了数篇保靖黄金茶科研论文,强有力地论证了保靖黄金茶独具的品种、品质资源优势。“第一,研究论证了黄金茶是不同于其它茶树的特异资源,值得开发;第二,研究论证了保靖黄金茶群体是资源宝库,价值巨大;第三,研究论证了保靖黄金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产业前景广阔。保靖黄金茶如此有特色的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经济价值,社会各界应汇智聚力将其培育为区域性的优势特色支柱产业,进一步优化政策、做优产品、做大市场、做强品牌,为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致富一方百姓。”吕洞山下,李健权这样告诉记者。

就是在李健权不遗余力的帮助下,黄金村90%以上的茶农更好地掌握了保靖黄金茶的扦插繁殖技术,当年扦插总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出圃茶苗550多万株。

当时,保靖黄金茶商标注册屡次受阻。李健权又为了商标注册奔波于湖南省工商局和保靖县工商局之间。有志者,事竟成,2007年8月2日,保靖黄金茶完成了工商注册,第一次有了进入市场的“身份证”,可以合法地进入销售流通领域。

2008年,李健权主持的“黄金茶特异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与产业开发”项目获得省农科院100万元重点支持。同时,在保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李健权主笔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黄金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保发【2009】2号)的第一份黄金茶产业的专门文件。

从科技特派员,到保靖县的挂职副县长,到保靖黄金茶之师,李健权对保靖黄金茶的情缘,自始至终,情深意重,情深意长。

李健权创办保靖黄金茶公司,示范引导解决茶叶加工、品牌等相关难题。

保靖黄金茶是湖南省列为文物保护的唯一活体,被誉为“可以喝的文物”。作为茶界的“优等生”,保靖黄金茶也被国内茶叶专家誉为“中国最好的绿茶”。

那么,保靖黄金茶如何走出“闺房”,这也是李健权随时思考的一个问题。他决定创建茶叶公司,建好一个规模化的示范加工厂,运作好保靖黄金茶品牌,并为之而付诸行动。

2008年2月,李健权刚刚完成保靖黄金茶系列注册登记手续,他一边忙春茶技术培训和春茶生产,不断做优产品快速提升产品价格,一边再次为了保靖黄金茶公司的示范工厂创建费心劳力。

在他的努力下,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和保靖县人民政府签下了《“保靖黄金茶”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合作协议书》,他也因此而从省农科院申请到100万元黄金茶项目直接投入到保靖黄金茶产业开发,从产业规划到保靖黄金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址,到厂房设计、设备选配,李健权时时处处亲力亲为。在当时,他花最少的钱,办成了他心里最大的一件事。

是年,他成功创办了保靖黄金茶的第一家茶叶加工龙头企业——湖南保靖黄金茶有限公司。茶叶加工企业投入生产后,李健权又开始为保靖黄金茶的品牌建设而奔走。

同年4月28日,李健权亲自制作选送的“保靖黄金茶”在2008年中国绿茶(古丈)高峰论坛”上被评为金奖。随后,保靖获得湖南省茶叶主产县、全国茶叶百强县等殊荣。

李健权和保靖黄金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保靖黄金茶已经深深融进这位茶叶专家的灵魂。

李健权和保靖黄金茶,是一份生生不息的情缘。这份情缘,一如指环瀑布的水流,长流不息。这份情缘,茶农作证,茶园作证,“吕”字穿洞的惊世奇观吕洞山作证。

在离别“第二故乡”7年后,李健权回想离别茶农的场景,至今仍让他动容不已。

李健权说,保靖的老百姓最讲感情。

“当时,茶农专程来到保靖县,请记者必须到茶叶产区与大家饯别。”李健权这样告诉记者。

盛情难却,李健权来到了黄金村。这是一次茶农自发“凑份子”准备的欢送宴,欢送代表有10多桌。

带头的茶农把酒碗举过头顶,向李健权敬酒。这幕情景,李健权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至今仍历历在目。在酒碗举过头顶带领大家敬酒的激动氛围中,带头茶农一时忘记了准备已久的祝酒词,只见他憋得满脸紫红,半响后,喉咙里挤出了6个字——“话就不多讲了”……短暂停顿,左手抓碗,右手张指在头顶用力画出一个半圆,洪亮地高呼“喝酒!放炮!”。他带头一口喝下一碗水田河苞谷烧后,瞬间,花炮声、鞭炮声响彻黄金大峡谷,久久不息。

泪水,模糊了李健权的双眼。

关山重重,别梦依然。茶缘、茶情。这是李健权对保靖的牵挂和思念。李健权说,他回到长沙后,他在保靖黄金茶区工作、吃“百家饭”、和茶农一起促膝而谈等场景,曾经无数次在梦中出现,让他泪湿双眼。

保靖黄金茶,早已深入了李健权的灵魂。他爱这片茶叶,爱这方土地,爱这里的人民。

2016年2月底,李健权再次踏上了湘西的土地。这时的李健权,已经是省农科院科技服务处处长、湘西茶叶专家团队首席专家。春茶开采后的第一站,李健权选择了吕洞山下的保靖黄金茶主产区。

李健权来到了茶叶大户龙华勋的茶园,给他讲授保靖黄金茶采摘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李健权来到了吕洞村龙海成的家里,现场示范茶叶炒制技术。李健权来到了排吉村,和村民交流到天黑。返回时经过黄金村,又被茶农拦住请进家指导加工技术……早上8点茶农上山前进村,半夜午时指导茶农加工完茶叶出村,这是李健权在每个生产季烙在这片土地、烙在茶农心中的贴心印记。

吕洞山下,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让李健权感概不已,欢欣不已,激动不已。

李健权太了解湘西的天气了。就在李健权发短信后的第三天,一场大雪降临保靖,尽管黄金茶园里白雪皑皑,因预防及时、措施得当,即使是高山上的茶园,也及时避免了损失。

此次重回湘西,李健权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下一步,记者想引导基地茶农进一步探索并做优‘网格化精准产业扶贫’等产业开发模式,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做优产品、做大市场、做强品牌,开创保靖黄金茶产业做大做强的第二次产业发展热潮。”

2015年,保靖黄金茶产值达到2.2亿元,保靖的茶叶产销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1家,特别是黄金村人均年收入超过了八千元,比十年前增加7370元,增幅近9倍,有的茶农开起了豪车。一代保靖黄金茶之师守望的土地,已然黄金遍地,金果累累。

猜你喜欢
茶农湘西茶园
老党员“卖”茶忙
茶园飘香
山东省茶园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从山东到湘西,跨越千里的精准“滴灌”
周宁生态茶园
“早春茶”开采
茶园观色
茶乡人家
走进湘西凤凰城
武夷山茶农采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