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
——以合芜蚌创新区为例

2017-12-09 20:18张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试验区安徽安徽省

张敏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

经济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
——以合芜蚌创新区为例

张敏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

曾经安徽省被认为是个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落后省份。2016年国务院设立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区,从2008年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发展至今,其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注重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实现了经济与生态建设的互利共赢。示范区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取得了经济与环境互惠共赢的成就。这得益于安徽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安徽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高新科技企业和人才落户,坚持经济与生态文明互惠共赢的协调发展的思路,如今安徽省的经济与生态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生态文明

安徽作为农业大省一直以来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落后的经济要求安徽必须转变,合肥、芜湖、蚌埠作为安徽的重要城市,在经济发展转型方面有着重要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的作用。2008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立,2016年在此基础上成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区的设立和发展,对安徽省乃至全国的经济转型和发展提供参考,对建设有安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有积极意义。示范区以人为本,大量吸引外资和人才,加快产业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对建设生态文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注重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正走出一条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一、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区简介

安徽省政府根据现实需要,积极推动安徽省改革创新事业的发展。早在2008年10月做出了设立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战略决策,“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集聚创新人才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育创新型产业为目标,充分发挥合肥、芜湖、蚌埠市优势,整合周边创新资源,逐步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创新型区域,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自主创新、加速崛起之路。”[1]合肥、芜湖、蚌埠作为安徽省的重要城市,在经济转型中起着引领示范作用,是安徽省发展的风向标。2009年,国务院和科技部又先后给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在企业分红和企业股权激励等政策上的支持。在逐渐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安徽省政府趁热打铁向国务院上报相关方案并得到批准,2008年安徽省建立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誓要改变安徽省贫穷落后的面貌。经过八年多的发展,2016年6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决定,在福厦泉和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分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可谓“八年磨一剑”。

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发展,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在科技发展、人才引进、经济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逐渐探索出一条以重点区域带动安徽省创新发展的新道路。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带动下,安徽的经济会越发地显现出它的活力,试验区成绩的取得也为其他各地区的经济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相关的经验,同时为促进国家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经济与环境的互惠共赢提供了思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合芜蚌自主创新区战略提升至国家策略层面,是对安徽试验区成绩的肯定。同时在国家重大战略上,对建设“一带一路”、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安徽在经济创新能力提高、政策环境优化、引进高端人才、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体反映出,安徽省政府能够及时抓住重大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同时牢固改革创新理念,加快推进安徽省的发展,经济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变化显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八年来,安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创新产业发展成效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产业蓬勃发展,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对外开放加快,内需拉动作用显著投资比例增加等。我们还要看到,安徽省经济发展提高的不仅仅是经济的量,同时还注重发展的质,只有质和量都上去了,才能称得上合格的发展。这对安徽省其他地区的城市通过分析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区的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教训,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经济模式,加快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合芜蚌示范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及成果

合肥、芜湖、蚌埠根据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发展的不同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合芜蚌根据自身的优势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合肥发挥自身地理和政策上的优势,依托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人才力量和科研成果,着力打造成为长三角经济带区域创新高地、面向国际且提高国际化水平的现代化新都市;芜湖依靠背靠长江的环境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旅游业,并围绕创新科技工作,着力打造成安徽省最具活力的创新中心,建设中部地区影响广泛的创新要素集聚地和“长江经济带”创业创新型模范城市;蚌埠发挥工业优势尤其是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优势,发展高端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这些成就的取得,首先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发展。

1.在人才引进方面,合芜蚌自主创新区制定实施了众多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政策策略。安徽曾被认为是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较低的省份,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安徽政府工作以及经济发展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2年在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施“611人才行动”,在特定区域针对特殊对象,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和特事特办,大力建设试验区人才特区。在吸引人才方面具体制订六项工程如重点计划,如引育人才工程、产学研实体集聚人才工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工程、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工程、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工程。不仅如此,还在政策上支持帮助人才创新创业,如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扶持政策、住房优惠政策等。

2014年更将目光转向全世界首次面向全球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制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抚政策,六年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吸引各类人才在此安家落户,安徽进入全国专利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前十强,整个创新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象。2016年11月22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出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10个预期指标:R&D投入占GDP比例力争达2.5%、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5万件、PCT专利申请量达30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力争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研发机构比例达40%、高新技术企业数力争达5 00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260亿元、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达1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2]

2.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方面,合芜蚌创新区立足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落后、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发展缓慢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跟不上发展需要、虽然是人才培养大省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高污染高消耗的低端工业比比皆是。第三产业在总体经济中所占比例较低且缺乏相关技术服务人员等现实情况。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区是安徽经济的发展的风向标,对安徽省的经济转型有重要指引示范作用。针对安徽省存在的各种问题,各地区在引进人才、帮助建设基础设施、加大财政的基础上,积极做好产业调整和鼓励创新的政策策略,合芜蚌创新区吸引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和科研院,如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省粮油科学研究所、安徽省纺织服装研究所、安徽省纺织工业科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落户对发挥安徽省农业和人口的优势,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程度、解决提高安徽省就业率发展安徽经济有重要作用。从2008年一年仅有6家技术转移计划项目到2012年已有303家技术转移计划项目,且大多数是高新技术企业,它们对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在人才引进、经济改革调整的作用下,安徽省的经济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的同时,安徽的生态环境也在发生。在过去,当外地人一聊起安徽,首先想到的就是脏乱差,而今天安徽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合芜蚌创新实验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不断发展新能源产业。只有拥有良好的生态居住环境,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吸引离家的游子返乡创业。

合工大制造研发出全国首家治理柴油汽车尾气的装置即DPF柴油机颗粒物捕集系统,它能有效的清除清除柴油机尾气排放中的颗粒物(PM2.5),它的研发成功地攻克了柴油车尾气排放难治理的问题。这项技术在2013年就已经运用到阜阳市的公交系统中并将运用到合肥的公交系统中,这对合肥“黄标车”进行排放净化有重要作用,每年即可减少近千吨的颗粒物污染物。此外,蚌埠硅基新材料的研发中实施“玻璃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产业链发展战略,对发展新能源产业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将“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的内容之一。由此可见,安徽的经济转型之路绝不是以掠夺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之路,而是要走科技创新、人才强省、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道路。

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成就的取得归功于政府科学正确的决策,首先,要树立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再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要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创新项目,发展高效率低能耗高科技产业,牢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工作思路,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确保吸引得住人才、留得住人才,走出后一条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绿色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模式值得广大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加以学习,其发展之路也为其他地区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示范模式。

三、合芜蚌创新区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生态文明的提法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本质上和科学发观是一致的。但又有所不同,生态文明体现了自己的发展的一面,无论在社会发展的地位上、强调的范围上、深入的程度上,生态文明都体现了在对科学发展观上的继承和发展。合芜蚌国家创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着重发展高效率低污染的高科技型经济,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它的成功值得各地区学习和借鉴。

坚持以人为本是能够取得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的根本要素。坚持尊重人才、吸引人才、帮助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留得住人才能更好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只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这些经验还需要与其他城市分享,合肥、芜湖、蚌埠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安徽省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和共同富裕的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的帮助发展落后地区尤其是皖北地区经济的政策和方案。比如让较发达的城市与较落后的城市结成帮扶关系,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发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只有达到共同富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算是真正发展。以往外出的人口纷纷回乡创业,更出现“凤还巢”的喜人景象,事实证明,只有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才是人民真正需要的发展。

以人为本不仅仅体现在尊重人才方面,也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上,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决定的。前三十年改革刚刚开始,当时的物质资料极其匮乏,各地的发展主要以出口为主,东南沿海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又有国家改革开放等政策支持经济迅速发展。外出打工成为常态、这种现象被人生动地称为“孔雀东南飞”。如今随着改革发展的逐步步入,内陆地区也在大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在“十三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镇一体化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均衡化发展将成为重点的背景下,安徽省紧抓生产力,牢记为人民服务,创造出大量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吸引更多知识技能型人才回乡创业,建设美好家园。如今外出打工的游子纷纷回到家乡,满腹热情地投身到家乡的建设当中,村容村貌比以前更整洁美丽了,有人亲切地称之为“凤还巢”。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要发展经济我们不能忘记创新,毛泽东在评论建国初期我们模仿苏联模式时说过:“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4]创新是经济保持活力的动力,即使到了今天也不会过时。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区的成绩的取得正说明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创新绝不是模仿,安徽省各地区想要发展自己的经济当然不能一味地模仿合肥、芜湖、蚌埠的模式,各地区要坚持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走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要实现经济与自然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于人才建设方面我们要在培养人才、尊重人才、吸引人才,提供相关优惠政策真正做到能够吸引来人、留得住人的。要牢牢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时不忘发展生态文明,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经济发展方面,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尤其加大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创新性高科技产业的力度。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不断改善提高人民的居住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改善人民的工作环境吸引大批民众回乡创业,为百姓回乡创业提供相关政策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为老百姓解决创业资金、技术、政策方面的后顾之忧,让老百姓能够放心地在乡创业。只有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起来共同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互利共赢,才是人民需要的发展。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在经济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为建设美丽中国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1]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简介[EB/OL].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官网,http://www.ahcxb.gov.cn/syqgk/A0101index_1.htm.

[2]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EB/OL].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官网,2016-11-2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73.

[4]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5.

The Econom ic Development of Anhui Province

Z H A N G M i n
(T i a n j i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T i a n j i n 3 0 0 2 2 2,C h i n a)

Anhuiprovincewas regarded a poor placeatpast.Becauseof low economic develop level,every year amajority ofpeoplewent to otherwealthy places like Shanghai to find jobs.People have pioneering spiritbut they have nomoney or skills to built their careers.Hefei,Wuhu,Bengbu are very important cities in Anhui province.At2016 year,country build a region called Hewubeng break new ground by theirown.The economic of the region developed very fast.Itattractedmany fledglingscominghere to createwealth.Itgave other citiesa good demonstration.Now,Anhuiprovince becomesmore and more rich,people lastgo outnow come back to their hometown to built their own careers.Thischangemay contribute to the reform of the region’sdemonstration.

industrialstructure;scientit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elonomic transformation;ecologicalcivilization

F12

A

1673-291X(2017)10-0113-03

[责任编辑 吴明宇]

2016-12-08

张敏(1989-),女,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试验区安徽安徽省
《安徽记事》
成长相册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自贸试验区建设制度创新案例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