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实施统一货币的条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东盟、中日韩印“10+4”经济体为构想区域

2017-12-09 20:08
金融经济 2017年22期
关键词:亚洲货币区域

亚洲实施统一货币的条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东盟、中日韩印“10+4”经济体为构想区域

药朝诚张艳

尽管目前出现“逆全球化”现象,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依然是发展趋势。处在初级阶段的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一个以各种形式、各种范围的区域合作机制和多层次立体化并存的格局,而且后发优势非常明显。习主席的倡议充分表达了中国继续积极参与并引领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决心。运用区域经济学和最优货币区理论和方法,本文中提出了在以东盟、中日韩印“10+4”经济体构想区域实施亚洲货币一体化的观点,通过与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进行比较分析,着重研究亚洲实施统一货币的条件因素和阻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

亚洲;统一货币;条件;障碍;对策

一、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障碍

(一)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

亚洲经济发展如此之快,首先是东盟发挥了重要的轴心作用,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主要国家积极参与的结果。目前的亚洲经济一体化的特点是,各种形式、各种范围的区域合作机制和多层次立体化格局并存,形成了以东盟为核心。

(二)亚洲货币一体化面临的障碍

亚洲国家实施货币一体化是要从根本上向美元的霸权地位挑战,势必遭到来自美国的反对和压力。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一定会对亚洲的货币一体化进行负面干预、设置障碍。尽管在调整其国际战略,美国会继续维持其在亚洲地区的霸权,以维护其在亚洲的利益。

亚洲货币一体化面临的内部障碍主要体现在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意识形态差异和文化差异三个方面。在亚洲“10+4”经济体域内,首先是作为轴心的东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就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在东盟内部,既有新加坡、文莱和泰国这样的相对发达经济体,也有缅甸和老挝等较不发达经济体。据马来西亚联昌东盟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按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东盟内部最富国和最穷国之间的财富差距是61倍,而欧盟内部的差距只有8倍。

二、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条件分析

(一)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对于亚洲货币一体化进程而言,2016年发生的一件大事是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2016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钢通报,中国决定给予美国25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额度(RQFLL),并在美国设立人民币交易中心,推动人民币清算和结算业务。至此,人民币艰难的国际化渐进道路及初步目标基本成功。2016年11月30日拉加德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 (SDR)货币篮子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及财政部出台不同措施,以满足IMF的要求,包括检讨汇率中间价机制、允许外国央行交易所有在岸货币产品,并发行三个月期债券,以改善短期收益率曲线。当前的IMF的SDR篮子货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人民币,其中亚洲国家的货币占了两个。

(二)建立东盟、中日韩印10+4经济共同体的可能性

迄今为止,“10+3”已经建立了65个对话与合作机制,其中包括外交、财政、经济、劳动、农林、旅游、环境、卫生、打击跨国犯罪、文化、能源、信息通信、社会福利与发展、科技、青年、新闻及教育共17个部长级会议机制,每年定期举行外长会议、财长会议、领导人会议等。

“10+3”合作机制的谈判已经经历了将近二十个年头,尽管尚未最终达成正式协议,但已成为亚洲地区机制最完善、成果最显著的合作构想之一。

三、东盟、中日韩印“10+4”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条件分析

关于货币一体化的指标错综复杂,本文综合考虑了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以欧洲启动货币一体化初期(1992)的环境条件为参考依据,分别从亚洲货币一体化(2015)的条件,以东盟、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10+4”自由贸易区构想的域内购买力、域内贸易量、外贸依存度、资本流动性、生产要素流动、政策的协调性、经济水平的趋同性以及政治条件等方面对亚洲建立统一货币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 域内购买力分析

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大本钱其实就是“市场”,而市场的衡量标准其实就是进口额,进口额就是购买力,谁的购买力强谁就能在世界贸易谈判中占据优势。2015年度东盟(10+4)五个经济体的进口总额达到4.3026万亿美元,分别大大超过了同年度欧盟的1.95万亿美元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0.996万亿美元,为实施统一货币提供了保障性条件。另外,2015年度亚洲“10+4”经济体的GDP总量以及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度也超过了欧盟和北美。

(二)内部贸易量比较分析

域内贸易量越大,实行货币一体化所能降低的贸易费用也越大。而且,实行货币一体化有助于保持域内国家的物价稳定使得汇率对这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产生调节作用。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贸易和经济增长。尽管目前亚洲“10+4”的外贸依存度与欧元启动之前(1992年的欧共体)相比还有差距,但区内贸易总额已经超过1992年的欧共体,贸易总额占区内GDP的比重及区内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近年均呈增长态势。因此,内部贸易量的趋势完全能满足“10+4”FTA和浅层次、分阶段的货币合作要求。

(三)资本流动性比较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该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该范围的最优配置。在国际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的条件下,资本能够在各成员国间自由流动,是实现货币一体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从流动形式上分,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分为国际直接投资(FDI)、国际证券投资(FPI)和国际借贷,它们构成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渠道。

亚洲目前的经济一体化处于较低级的PTA和FTA阶段,尤其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都加强了资本管制,以防范国际游资的冲击。目前中国政府在围绕“一带一路”构想力推人民币国际化,但近期由于人民币贬值而加强了资本管制也使得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有所放缓。因此,亚洲各国(即使是“10+4”的五个经济体)之间的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依然较低,资本自由流动这个条件暂时还不能满足货币一体化的要求。

(四)生产要素流动性

根据蒙代尔所提出的以生产要素高度流动性为标准确定最适度统一货币区的理论,在同一货币区,如果无法利用汇率政策来调整本国的需求变化,来保持各成员国的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就必须要有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调节需求转移。如果生产要素流动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本国需求变化,则会影响到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各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经济稳定。

东盟内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产业结构相似,生产要素流动性低,也阻碍了东盟与中、日、韩、印FTA机制内各项合作的深入发展。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高级研究员杨沐认为,东盟内部的问题主要是东盟老六国和新四国的经济差距问题,除了越南近些年经济发展迎头赶上以外,这种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实际上却在扩大[26]。

(五)政策的协调性分析

东盟国家以及中日韩印,在货币政策和财经政策方面各有其利益考虑,但影响各自决策的主要因素是相同的。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和非经济两个方面。

在实行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各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协调起着关键作用。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国实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有溢出效应,如果两国的政策目标不同,一国为实现本国目标所执行的政策就会给别国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其货币合作关系的顺利发展。目前的情况显示,由于一体化程度较低,亚洲各国目前在政策协调性方面存着很大的不足。

(六)经济水平的趋同性分析

如果在实行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大体相同,这样,外界冲击对于区域内各国的影响将是对称的。因此,可以采取同样或类似的货币政策和财经政策来抵消外界冲击,从而减少整个区域成员国的压力。但是,如果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过大,则不同国家所承担的加入统一货币区以后的成本就不一样,区域内的稳定运行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东盟的三个成员国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竞争力差。亚洲“10+4”五个经济体中的14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一旦采取同一货币政策,不同国家将会出现较大的成本和收益差异,从而会出现国家间的冲突。

(七)政治条件分析

亚洲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尤其复杂。“10+4”机制的发展依赖于“10+3”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中国是否愿意接纳印度;有赖于四个双边关系能否改善,特别是有待于中国与日本的关系的改善。东盟在区域合作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发挥的轴心作用将是“10 +3”以及 “10+4” 机制成功的重要因素。“10 +4”机制虽然不是整个亚洲地区的合作,但其运行方式与成功对亚洲乃至亚太的未来合作将产生重要影响。健康协调的国际关系是进行经济合作的必要客观条件,实现货币一体化,必然要以一定程度的政治合作和主权让渡为必要条件。但是,由于亚洲“10+4”五个经济体内的14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民族、宗教与文化呈多元性和存在着巨大差异,增大了国家之间相互了解、增进信任的难度,会导致很多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四、实施亚洲统一货币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亚洲经济一体化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尚不具备在大范围实施货币一体化的环境条件。尽管面临障碍,但完全可以根据现有条件浅层次、分阶段实施货币一体化。

(一) 未来亚洲的多元化货币格局

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的人民币也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中国的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贸易额都已经超过日本,不但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出口国,也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占了2010年全球资本出口总量的21%。中国正在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可以断定,在实施统一货币之前,亚洲会出现以美元为主导、人民币和日元成为结算和储备货币的多元化货币格局。

(二)亚洲统一货币的实施步骤

1.亚洲统一货币机构设置

根据亚洲的现有条件和发展趋势,在学者们研究和政府官员谈判的同时,按照分阶段实施的原则,应首先建立实施亚洲统一货币的机构。目前的当务之急是:

邀请印度加入到现有的“10+3”框架的谈判机制内。邀请印度和东盟的学术机构,加入到已经确定的代表中日韩研究团队(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日本贸易振兴会JETRO和韩国国际经济政策院KIEP)中,分别为中日韩印四国政府提供包括货币一体化在内的政策建议。

2.亚元ACU的设计基础与币值测算

受2005年亚行组合亚洲13个国家的货币编制亚洲货币单位ACU 的启示,经过与亚行官员、日本和印度学者的探讨,本文中重新对亚元兑换美元的币值进行了设计和测算。

3.建立“亚元实验区”的建议

区域一体化有三个特性,边界模糊,主权让度,大小平等。欧洲一体化的经历和经验已经充分验证了这三个特性。欧洲国家基本邻国之间都有领土争议,都有说不清的历史证据,奥兰群岛,科西嘉,巴斯克,撒丁,迪利亚斯特,但泽,东普鲁士,默麦尔等等。超国家的理念使得欧洲各国搁置了争议,重建了欧洲。这是因为欧洲人相信,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靠科技、文化和经济实力。

(四川标榜国际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3;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1] 张雅明.亚洲国家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开始加速[N].新华日报.2013-11-03.

[2] 郭敏.欧洲货币一体化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18.

[3] 苗苏.亚洲单一货币前景诱人但困难重重[J].财经证券,2004(9),21.

[4] 陆绮雯.一个值得追求的长远目标[J].东南亚杂志.2005(2),7.

[5] 赵国浩,霍伟东.第三届亚洲经济共同体高峰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119.

[6] 王爱文.亚洲货币单位明年试水、组合日中等13个国家货币[N].国际金融报.2005-10-26.

[7] 刘昌黎.论鸠山构想与中日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J].日本学刊.2010(1),8.

[8] 倪浩.期待出现亚洲货币[N].环球时报.2016-10-21.

[9] 陆建人.论亚洲经济一体化[J].《当代亚太》.2012(5),32.

[10] 王国忠.领导自由世界第一步,中国将入主TPP[J/OL].凤凰新闻.2017-03-11.

猜你喜欢
亚洲货币区域
亚洲自动售货机展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
亚洲足球
分区域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