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嘉州古韵打造特色传统文化教育
——记四川省乐山市实验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2017-12-09 05:52
辅导员 2017年34期
关键词:乐山楹联中队

张 玺

用嘉州古韵打造特色传统文化教育
——记四川省乐山市实验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张 玺

乐山古称“嘉州”,有“海棠香国”的美誉。这里有坐镇三江汇流之处的乐山大佛,还有秀甲天下的峨眉山。嘉州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乐山市实验小学的辅导员们群策群力,通过不断探索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富有嘉州文化特色的校本传统文化教育之路。

抓阵地建设,让文化浸润

“5·12”汶川地震后,学校里一幢凝聚了全国人民爱意的新教学楼建成。师生纷纷为新校园的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希望通过少先队的阵地建设,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校园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阵地。经过近几年的修葺改建,如今的校园处处散发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馨香。

●嘉州诗道

一条美丽的“嘉州诗道”从校门口延伸到教学楼前,六首关于嘉州的古诗分别用不同书法字体镌刻在诗道上。队员们每天“踏诗”而行,欣赏嘉州古韵和传统书法文化。

●文化走廊

学校把新教学楼的三个楼道分别打造成了传统文化主题走廊:一号楼道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为主题,引导队员们在了解世界著名自然文化遗产的同时,对比中外文化的异同,感受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的魅力;二号楼道以“同一个世界”为主题,展示了200名画家以国画描绘的世界各地著名城市的特色,引导队员们在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同时,感受国画的大气与包容;三号楼道以“中华文化精粹”为主题,展示中国各大名家的书法、剪纸等艺术作品,引导队员们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学校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主题走廊

学校将嘉州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浸润、陶冶师生的身心,提升了他们的文化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挖文化内涵,促师生共进

建设传统文化阵地只是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学校还在挖掘嘉州特色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辅导员进行师德引领,用丰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装他们的头脑,让他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示范,引领队员们更加喜爱具有嘉州特色的传统文化。

每周四,在教师大会前的15分钟里,辅导员们都会开展“风从这里来”的活动,共同学习、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每次开展活动时,都会有一位辅导员站在台上,将古诗词、书法、古代作家及其作品解读等传统文化知识娓娓道来:吴启平老师的《品吟诵之美,尝诗词之乐》,用比较乐山方言和普通话的独特方式,让大家感受吟诵的魅力;蒋莉老师的《美人如诗,智慧如诗》,让大家体会到诗词能为人平添一抹亮色;刘琼芳老师引领大家走近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感受中国汉字文化的底蕴……“风从这里来”活动引领辅导员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近嘉州特色传统文化,不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好地成为队员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者和陪伴者。

以活动渗透,激队员兴趣

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少先队活动之中,变成队员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实践体验活动,引导他们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感受嘉州特色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值周活动展示中队传统文化学习成果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喜洋洋中队”的70多名队员身着汉服,站在学校的升旗台上,将《诗经·小雅·鹿鸣》娓娓诵来,全校师生沉醉在诗的意境里……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学校值周中队的队员们都会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升旗仪式上,值周中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

展示前,各中队辅导员和队员们会利用少先队活动课,选定要展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商定展示形式,进行排练准备。在这一过程中,队员们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有的中队以汉服礼仪为主题进行展示,帮助师生了解汉服礼仪文化;有的中队进行古诗词诵读表演,带领师生感受古诗词的吟诵之美;有的中队进行师生晨读情景表演,让大家了解本中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过程;有的中队以补全古诗词句等为主,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场有奖互动问答,答对的队员会得到一份学习用具;有的中队将《诗经》中的名篇制作成展板,在每天上午上学时段,放置于校门内的“嘉州诗道”上,由一名队员用扩音器朗诵,让进校的师生体会诗的韵味……

●特色活动助推嘉州传统文化教育

除了常规活动,辅导员们还打造出了“大佛楹联”“乐山印象”等富有嘉州特色的校本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

在“大佛楹联”活动中,队员们分小队来到乐山大佛前,开展楹联搜集、整理、拓印活动,再利用少先队活动课进行分享交流、集体吟诵。在感受乐山大佛宏伟壮丽的同时,队员们也体会到了楹联这一中华语言文化形式的独特魅力,激发了读楹联、写楹联的兴趣。

在“乐山印象”系列活动中,学校少先队与家委会合作,组织队员们“走出去”,开展研学旅行,了解乐山11个区、市、县的传统文化特点。比如,寻访夹江县的造纸艺术,参观犍为县的文庙和嘉阳小火车等。

此外,在各中队的“朝晖夕会”中,队员们一起看《中国诗词大会》,模拟答题、玩“飞花令”。有的中队还以小队为单位出版了诗集,而且每本诗集都有精美的手绘封面和队员们文采飞扬的原创诗作。比如,一本名叫《寻找诗仙》的诗集封面上,就有由队员们手绘的诗仙李白。“独步林荫道,蝉鸣映幽幽。绿波随风荡,醉人叶香中。”队员刘雨涵还为这首《山中行》配上了一幅林中光照图,为诗作增添了不少意境。

“川剧进校园”活动

美术课上,队员们描绘京剧脸谱、学画年画;音乐课上,队员们了解戏剧、曲谱等传统艺术;在“川剧班”红领巾小社团中,队员们学川剧、唱川剧、演川剧,学习唱念做打……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深受队员们的喜爱。队员们逐渐从喜爱嘉州的传统文化升华到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内掀起了一股“优秀传统文化热”。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氛围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全校师生接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形成了师生齐学、师生齐诵、师生齐鸣的局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发挥。

(栏目编辑 韩冬萍)

猜你喜欢
乐山楹联中队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我热爱的中队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
我爱我的中队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孔府的年节楹联
我与楹联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