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办高校第二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与服务

2017-12-10 05:59
金融经济 2017年16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财务财务管理

(哈尔滨华德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以民办高校第二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与服务

姜晓巍

(哈尔滨华德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随着国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高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凭借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逐步形成教育教学科研创造一体的多元化办学实体,并不断拓展社会服务职能以提高核心竞争力。近些年,在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科研创造,国际交流等方面纷纷彰显自己的品牌特色。如何构建新型的财务管理创新体系,从而更充分的发挥高校财务对教育事业及第二战略发展的管理与服务职能是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的全新挑战。

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社会服务;核算

1.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体制的不断健全,高等院校已经从以往的扩充式发展逐渐向内涵建设转变。民办高校作为政府鼓励的社会力量办学的实体,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逐步形成教学科研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办学实体。民办高校利用自有资源进一步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是学校品牌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对于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而言,怎样在第二战略发展中发挥财务指导、会计核算,纳税筹划,内部控制、收益分配等职能是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者即将面临的新课题。

2.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与服务在拓展社会服务中的应用

2.1 财务管理与服务的内涵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配置,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国家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各项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民办高校财务工作通过提供资金的预算与分配、财务专业咨询、政策制度解读等方面为校领导提供财务决策,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等服务工作。但是,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也有其特殊性。首先,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一直比较单一,仅有的学费收入也只能满足日常经费、教学经费、人员成本等支出,对学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新增建设项目,提高科研创造能力投入资金明显保障不足。这就要求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充分考虑自有资源总量,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能,保障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的各项工作达到既定目标。其次,高校财务管理和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庞大的师生群体,对外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社会组织、学生家长、经济往来单位等。该特点促使高校的会计科目设置级次较多,分类更具体,财务预算和财务报表的合并工作更加繁杂,专项经费应用方向要求更高。

2.2 财务管理与服务的应用

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是高校事业发展的核心保障。高校承担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而财务服务的内容也日趋多元化。原有的财务服务主要以学宿费等日常费用收支、记账、报账和核算为主,很难满足高校在进一步拓展社会服务中对财务管理的具体要求。学校战略发展和管理决策依赖于财务部门提供的资金信息、债务信息等,财务数据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以及创新实体更多依赖财务部门为其提供的财务政策、资金预算和分配管理等来提供财经政策咨询和经费业务指导。当然,积极投入第二战略发展的二级学院、创新实体或者个人在感受事业带来的成就感之余,也会关心自身的劳动价值。参与的学生也会在意自己的创造和劳动在学生生涯带来的荣誉和奖励,为将来的求职简历填上绚丽的一笔。而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更应提前设想和预见学校在整体的规划建设中对财务工作的业务需要,也要充分考虑第二战略发展对财务预算、专项核算和收益分配等多方面的需求。

3.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充分发挥财务内控制度的作用

3.1 内部控制概述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明确了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目前,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采用“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在该财务管理体制下,财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尤为重要,“内部控制”原指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生产经营目标,保障企业资产与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以分工负责为基础与前提而展开一系列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所建立的一套完善的制度措施。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促进企业各个职能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可以明晰各部门的权责,从而保障各项经济活动相互协调并相互制约。

内部控制按照其控制目的的不同,可分成两部分内容:即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前者主要指为了保障财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保障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保障经济活动的合规性与合法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后者主要指为了保障经营决策、方针政策的贯彻与执行、实现办学管理目标、提升经济效益、加强风险防控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是相辅相成的,他们都是为了实现学校整体的战略目标而存在的,对监督和管控校内各项经济行为和日常收支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民办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第二战略发展中的运用

目前,国家鼓励民办高校构建多元化的筹资渠道来拟补各项教育经费的短缺,全国各家民办高校也都摩拳擦掌积极开拓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领域。高校财务制度的建设也应按照学校总体发展方向改进并完善自身的内控制度。努力建立经济业务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并行的局面。会计核算工作也要从某项经济活动的筹划、建立、实施到结算各各环节进行协助和把控,要在盈利能力分析、税收政策解读、学校长远利益、校内资源配置、人员成本投入等多方面提供综合的指导和服务。

4.完整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学校第二战略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任何一家企事业单位都很难充分把握和权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民办高校这样的非营利组织中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决策层、二级学院、财务部门、考核部门等多方的共同参与。还需要权衡团队以及个人的创新能力、工作量、完成效果、社会反映等,将上诉内容进行量化或者定额确有其难度。

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在于充分调动人才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从而保障学校的科研创作、新型发明、收入来源的持久活力,增强民办院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等。依托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保障和约束学校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既定的效果。激励机制和定额管理机制应汇同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有效的明确经济责任的同时充分的创造效益,同时发挥财务服务监管职能,依法治校,按规办事,公平公正,对广大师生创新成果和辛苦劳动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推进学校的第二战略更好更快的发展。

5.拓展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对民办高校发展的现实意义

5.1 民办高校资产现状

(1)民办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扶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关注,更离不开兢兢业业不计回报的教育家和企业家们的不懈努力和辛苦付出。近些年,政府也在落实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招生自主权,学费自主定价,特别是在税收政策和国家奖补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扶持。民办高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教育事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的同时也减轻了公办高校的压力。但是,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民办高校经费来源单一,资金总量明显不足,又缺乏专门的融资机构。在民办学校贷款方面政府也一直没有参与,国有银行对民办高校贷款一直持谨慎态度,政策尺度严格。原因也显而易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和教学设备都不能用于银行抵押。个别愿意尝试贷款给民办高校的地方商业银行也会拿出一些相对苛刻的条款或者较高的贷款利率作为交换条件,民办高校也只能小心翼翼的凭借自身还款信誉博得银行的信任,力求能再次合作。

(2)经费不足有碍民办高校在扩充师资力量、提高办学质量、鼓励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而不具备以上实力又很难从银行或社会融资机构手中融资,如此陷入了死循环。再说民办高校的费用问题,首先是人员成本,占民办高校支出的比重达40%以上,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也由于这样的原因民办高校教师会或多或少的希望从待遇上有所弥补,对薪资待遇的期望值也会高一些。而民办高校每年还会比公办高校多支出一项高额的人员成本叫做“五险一金”甚至“六险二金”。其次是同样占支出比重较大的硬件建设的投入,包括基本建设投入和教学设备资产投入。生源的逐年递减使得各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不自觉的卷入了一场生源大战中。学校的硬件建设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实力,展现自身优势的最直观的体现。不想在硬件上输分要靠大量的资本去更新和维护,在以工科为主的学校教学设备的投入更大,更新更快。而北方的民办高校较南方的民办高校另有一项比较大的支出就是冬季取暖费。

5.2 拓展融资渠道的途径和设想

(1)概念引入。“教育成本分担理论”(Education Cost Sharing Theory)由布鲁斯.约翰斯通于1984年提出,该理论被认为是教育融资的理论基础,一经提出很快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布鲁斯.约翰斯通将成本分担的来源分为四个部分:a.政府或纳税人;b.家长;c.学生;d.个人和机构捐献者。根据“谁受益,谁付款”的原则,政府,学校,个人,社会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教育成本,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承担相应的义务。

(2) 在几乎没有任何财政拨款,只能面向市场,依靠社会力量筹集资金的民办高校来说,发展第二战略,有效的融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人才教育”向“全民大众教育”转变的需要,是适应高校教育社会化的需要。在此,呼吁政府能够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予民办高校拓展社会服务方面更多的政策倾斜和税收优惠,优化民办高校的融资环境,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同时鼓励引导社会捐赠,并结合民办高校自身开展的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社会化等形式达到有效融资的目的。

(3)在符合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可以把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融入到民办高校的第二战略发展中,这样可以促进民办高校在市场的条件下快速适应,从而达到转型发展的目的。民办高校也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利用社会优势资源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财务财务管理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