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性保护与效果研究

2017-12-11 12:12杨武生
艺术评鉴 2017年21期
关键词:影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杨武生

摘要: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无锡刺绣,始于春秋、盛行于明清时期,尤以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精微绣”最为出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无锡刺绣正经历着市场萎缩、从业人员骤减等困境。通过人才培养、理论创新、个性化发展来探讨精微绣生态性保护与发展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精微绣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性保护 影像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1-0169-03

一、无锡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拥有惠山泥人、宜兴紫砂、无锡精微绣、无锡留青竹刻、宜兴均陶制作技艺等五项国家级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无一例外的经受着继续生存发展的严峻考验。以惠山泥人为例,作为一种观赏工艺品,起源于明清时期宗庙祠堂的祭祀仪式,曾经有四十多家店铺聚集在惠山脚下,从业者一度达到四百余人。进入到本世纪,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惠山泥人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市场占有率每况愈下,这一情况在其他非遗项目中也同样存在。

二、无锡精微绣

(一)无锡精微绣历史渊源

刺绣又名“针绣”“扎花”,俗称“绣花”。在古代,刺绣被称为“黹”或“针黹”。刺绣要参照花样,在织物上运针刺缀,以绣迹构成纹样。刺绣是精美绝伦的艺术,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中国人称壮阔优美的地貌为“锦绣河山”、称聪慧善变的人“锦心绣口”。刺绣是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工艺形式,绣品不仅图案精美,具有极高的装饰价值,其反复绣缀的工艺还能增加衣物的耐用度。中国民间刺绣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据考证,在5500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中,由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等组成的十二章纹,传说是周天子冕服上特有的纹样,采用画和绣的工艺制成。

作为苏南水乡的无锡,自古盛产丝绸,早在春秋时期,无锡丝织品就已经非常出名,由于区域管辖的缘故,无锡刺绣与苏州刺绣(苏绣)实质上是相对广义上苏绣的一个分支,这两者同宗同源。无锡精微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锡城乡居民在繁忙的市井生活之中的真实写照,多以耳熟能详的历史掌故、寻常百姓的小楼深巷、文学大家的逸闻轶事为创作背景。在文化产业发展更加深入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加受到寻常百姓关注的背景下,深入研究精微绣的生态性保护与发展就越发具有实际意义。

(二)无锡精微绣艺术特点

无锡刺绣,之所以被称“精微绣”,主要源于无锡刺绣的绣品篇幅较小,画面侧重于文字与图案的描述,这与无锡城区面积狭小,无锡居民追求“小资”生活不无关联,故而称为“精微绣”。文字与图案经过绣者的精湛绣法能够淋漓尽致的在有限空间陈列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寸人豆马比例准确,动物皮毛栩栩如生,使人看后回味无穷,令人爱不释手。与其他类别刺绣相比,精微绣宛如在刀锋上舞蹈,对于技艺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也更加追求材料的质地、配色。

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进行创新,具体体现在素材创新、用料创新、针法创新三个方面。

1.素材创新

精微绣的素材来自画稿,与其他绣品的不同之处在于:绣工需要对于画稿进行再加工,如何调整、怎样彰显多层次的视觉变化,这些因素将影响精微绣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比如现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由赵红育大师和吴鸣文大师制作完成的作品《丝绸之路》,画稿出自无锡本土籍画家顾青蛟大师之手,这幅作品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民间工艺博览会金奖。整个画面尺寸只有38×18cm,卷幅虽小,但内容层次丰富。24个人物、21匹骆驼、4匹马、5头毛驴和3条猎犬作为一支远赴欧洲的商贸使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画面上,场景气势磅礴,再现了盛唐时期中国丝绸之路的繁华气息,是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三易画稿、耗时六个多月才得以完成的。

2.用料创新

精微绣在用料上十分苛刻,根据画稿的具体情况,挑选与主题相吻合的绣线与底料。底料选用比较细密的平纹丝织面料,能够衬托出绣线的不同光泽。绣线的色彩往往被分为许多个色级,有时候为了使主体配色更加合理有序,一根绣线甚至被分为八十分之一;如果画面效果依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绣工将会用几种不同色彩的绣线合并成一股,来彰显主体的立体感与质感。比如在绣制《丝绸之路》中人物穿戴的衣物,不同面料的色彩搭配,织物的厚重、华丽与飘逸,都通过绣娘高超的用料技艺来得以体现。

3.针法创新

在精微绣创作中,针法的选择对于画面最终效果的表现是至关重要的。绣工会根据画面主体的不同而挑选不同的绣针,常用的针形主要有施毛针、小乱针、散套针、平套针、缠针、滚针等。比如在《丝绸之路》中,骆驼用比较小的乱针绣,看起来有点乱,实则井然有序;用施毛针来表现猎犬毛绒绒的蓬松感;人物服装用的是常见的平绣散套针法,摸起来手感比较光滑。在整个画面中,最难之处还是对于26个不同商人面部表情的刻画,眉毛、眼睛、鼻梁、嘴角如何完美地表现出来,这也是精微绣技藝中最为人所称道的一项“秘籍”——“开脸”。就是将一根绣线捻开,将其分为更为纤细的一丝,最细的时候可以分为八十分之一,也就是2到3根普通的蚕丝,这样绣出的人物,立体感比较强,神情举止更加自然生动。精微绣的丝线是针针相扣的,在创作过程中容不得半点闪失,这就需要绣工在创作整个过程中始终能够心静如水、手针合一,一丝一缕毫不含糊,难度超乎想象。

三、无锡精微绣现状

无锡精微绣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装饰手法和艺术风格,并涌现出赵红育、吴鸣文、张铭、曾友华、李军等一批刺绣名家。但是与同属苏绣的苏州刺绣相比,从业人员明显偏少、从业规模偏小,许多当地市民甚至对于精微绣不甚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精微绣技艺很难掌握,通常需要经过至少10年以上的时间学习;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机制缺乏,精微绣的人才培养,主要集中于几个师傅在工作室中带徒弟,师傅的生存都有困难,何况现在的年轻徒弟?第三,宣传推广力度薄弱,苏州刺绣近年来十分红火,主要集中地镇湖镇十分重视这一产业,花费巨资在各大新闻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相比于无锡市政府,鲜有这方面的具体举措。

四、无锡精微绣发展刍议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产品生产结构改革,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则对于囿于传统家庭作坊式的手工艺来说,则具有破坏性作用,许多从业人员被迫改行,技艺革新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停滞。无锡精微绣与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具有其生存和发展的固有规律,它诞生于松散的手工作坊之间,灵活性、程式性、民俗性、随意性是其主要特点,这一特征与现代化艺术创新工厂却格格不入。因此,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为核心,以工作室制為人才培养场所,以生态性保护为切入点,以技艺传承与推广为纽带,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经营主体,充分激发传承人的“传、帮、带”创作积极性是精微绣生态性发展的方向之一。

理论滞后对精微绣技艺的发展是一种无形的限制,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技艺发展到成熟阶段必定催生出相关的理论总结,衍生出一批论文论著来支撑它。虽然已有相关精微绣文章出现在一些期刊媒体之上,但还是偏少,至于专著就更不用说了。因此一定程度上说,没有理论的深度介入,没有批评家针砭时弊的提掣,无锡精微绣艺术将很难达到一个更为深远的层次上。同时,刺绣艺人素质的提升,从业艺人传统艺术理论、绘画、书法等专业技能的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精微绣生态性发展的方向之二。

当一件精微绣作品以产品的形式出现时,其身上流淌着工业文明的血液,也散发着艺术家的个人魅力与个性特征,而作为这一产品的始作俑者,艺人们既有艺术家的发散式思维习惯,又有犹如游标卡尺般的精湛技艺与手法。因此,尊重艺术创作的个性化发展特征,主动扬弃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把精微绣设计制作的话语权与主动权交还给创作艺人,这是精微绣生态性发展的方向之三。

五、结语

每一个历史时期总是有许多让人激情澎湃的人与事,让思维跨进历史的长廊,思索无锡刺绣走过的岁月,弘扬它所留下的荣耀和辉煌,这是每一个关心关注精微绣发展的有识之士的激情与梦想。周至禹在《思维与设计》中说:“未来的中国设计终究要回到自身的文化体系根源,中国本土设计的也终究要落归在中国文化的根系上。”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潮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触手可及。将精微绣的创作空间与市场化的发展环境结合起来,用现代设计助推精微绣技艺的变革与创新,形成适合不同层级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与藏品,将是无锡刺绣的未来发展万向,也是作为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性保护与发展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高燮初,孙佩兰.吴地刺绣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孙佩兰.中国刺绣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3]汤可可,盛晓奇.百年芳华,锡绣溢彩[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

[4]雷群虎.无锡民间工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5]李友友.民间刺绣[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6]董晓萍.全球化与民俗保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影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现实主义影像剖析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