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排放形势下CFB锅炉低氮燃烧和SNCR联合脱硝提效研究

2017-12-13 10:58王丰吉冯前伟
发电技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喷枪旋风炉膛

王丰吉, 王 东, 冯前伟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30)

超低排放形势下CFB锅炉低氮燃烧和SNCR联合脱硝提效研究

王丰吉, 王 东, 冯前伟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30)

对某厂2号CFB锅炉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前的摸底试验,诊断锅炉原燃烧系统和SNCR脱硝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改造方案。该项目的实践表明:CFB锅炉通过深度优化改造低氮燃烧和SNCR联合脱硝系统后能够满足高、中负荷段NOx超低排放要求,但在低负荷下,特别是实际燃用煤质较差,且严重偏离设计煤质时仍有较大超排风险。

CFB;循环流化床;低氮燃烧;SNCR;超低排放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简称CFB)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势在必行。就NOx而言,考虑到投资、运维成本、系统复杂性等因素,要实现超低排放的技术路线较为单一,特别是对于燃用高钙煤或需投运炉内干法脱硫的CFB锅炉,受制于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简称SCR)脱硝技术中催化剂钙中毒及炉后改造空间限制的影响,基本只能选用炉内低氮燃烧联合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简称SNCR)脱硝的技术组合。本文以某厂2号CFB锅炉NOx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为例,诊断锅炉原燃烧系统和SNCR脱硝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改造方案,并对改造效果加以分析。

1 项目概述

某厂2号机组为2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配有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П”型布置、超高压、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的汽包蒸汽锅炉。锅炉设计燃用烟煤,实际燃用高CaO含量的煤泥和煤矸石,采用循环流化床低氮燃烧方式,配有炉内石灰石脱硫、布袋除尘器和以尿素为还原剂的SNCR脱硝等环保设施。

2 超低排放改造前摸底试验及数据分析

2.1 摸底试验

为更好地了解原燃烧系统和SNCR脱硝装置的特性,对2号锅炉进行NOx超低排放改造前的摸底试验,主要数据结果见表1。

表1 某厂2号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前摸底试验数据Tab.1 The test data of NO.2 boiler before the reconstruction of ultra-low emission

2.2 数据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各负荷段原始NOx浓度处于同类型锅炉较高水平,其中高、中负荷段接近300mg/m3,低负荷时达到了350mg/m3以上。

(2)高、中负荷段SNCR脱硝率均高于75%,处于较好水平,但氨逃逸相对较大,造成还原剂浪费且对后续设备安全运行构成威胁。

(3)A、B、C三个旋风分离器入口烟气温度偏差很大,最大达到100℃。低负荷时A旋风分离器入口烟气温度最低低至接近700℃,SNCR脱硝率大幅下降。

(4)各负荷段的NOx排放浓度均大于50mg/m3,不能满足NOx超低排放要求。

3 问题诊断

3.1 燃烧系统诊断

CFB锅炉的低氮燃烧主要和燃料特性、配风方式、床温、脱硫剂、循环倍率等因素相关[1]。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2号锅炉燃烧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导致原始NOx浓度偏高。

3.1.1 床温不均匀

满负荷下采集DCS床温数据,发现锅炉整个床面上各个床温测点偏差较大,最大偏差可达70℃以上。床温的不均匀,会造成局部温度峰值,局部超高床温是NOx生成急剧增加的元凶。

3.1.2 一次风率过大

停炉检查时发现锅炉风帽磨损较严重,实际运行中为了维持布风板阻力、保持炉内流化和防止结焦,必须加大一次风量,导致一次风率大大提高,锅炉密向区富氧燃烧,提高了NOx生成率。

3.1.3 实际燃用煤质严重偏离设计煤质

锅炉设计燃用烟煤,实际燃用泥煤和煤矸石,燃煤中CaO含量高达18%-20%。过高的CaO含量一方面提高了入炉煤在燃烧过程中的自脱硫能力,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含氮挥发分的氧化路径,是燃料氮生成氮氧化物的强催化剂[2]。

3.1.4 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较低

锅炉旋风分离器设计入口烟气流速偏小,导致分离效率较低,减小了循环倍率。循环倍率和NOx的生成有密切关系。循环倍率的提高,可以增加锅炉主循环回路中的焦炭浓度,这些焦炭不仅提供燃烧反应进行的表面,而且提供了NO的还原条件,有利于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1]。

3.2 SNCR脱硝系统诊断

CFB锅炉的SNCR脱硝率主要和氨氮摩尔比、烟气温度、停留时间、混合均匀度等因素相关[3]。结合该项目实际情况,2号锅炉SNCR脱硝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导致脱硝率偏低。

3.2.1 低负荷时旋风分离器入口烟温偏低

以尿素作为还原剂的SNCR脱硝系统,其最佳反应温度窗口是850-1150℃[4]。该项目SNCR脱硝系统尿素溶液喷枪设置在旋风分离器入口和上部炉膛,根据摸底试验结果,高、中负荷段该处温度均在最佳反应温度窗口,脱硝率均高于75%;低负荷时该处烟气温度远低于最佳反应温度窗口下限,脱硝率大幅下降。

3.2.2 尿素溶液和烟气的混合均匀性不佳

该项目SNCR脱硝系统共设置28支喷枪,分炉膛和旋风分离器入口两个区域布置:炉膛布置10支,3个旋风分离器入口各布置6支。由于炉膛尺寸远大于喷枪的喷射距离,导致炉膛中央大片区域的烟气无法被尿素溶液覆盖,故布置在炉膛的喷枪脱硝效果相对比较有限;旋风分离器入口采用了大流量、单侧集中布置的喷枪布置方式,虽然减少了喷枪数量,节省了投资,但同时也减弱了尿素溶液和烟气的混合效果,进一步降低了低负荷时SNCR的脱硝率。

4 优化改造方案

通过诊断原低氮燃烧和SNCR联合脱硝系统,并调研国内外类似成功案例,提出以下改造技术路线:深度优化锅炉低氮燃烧系统,保证炉膛出口的原始NOx浓度控制在200mg/m3以内;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原SNCR脱硝系统提效空间,保证低负荷时SNCR脱硝率≥75%,高、中负荷段SNCR脱硝率≥80%,最终稳定达到≤50mg/m3的NOx超低排放要求。

4.1 燃烧系统优化措施

4.1.1 旋风分离器优化改造

通过敷设耐磨耐火材料将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通流面积减小,提高旋风分离器入口烟气速度至30m/s,以提高分离效率。适当增加中心筒厚度,由原设计δ=12mm变为δ=16mm,材料由原先R253MA钢板升级为ZGCr25Ni20MoMnSiNRe,实现结构优化,材质升级,解决旋风分离器因高温变形问题。对中心筒长度和直径进行调整,采用圆台形状,中心管采用上大下小的缩颈结构,以进一步改善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提高循环倍率,降低NOx的生成。

4.1.2 受热面改造

分离器效率的提高虽有助于飞灰可燃物和NOx生成的降低,但也会导致锅炉循环物料浓度提高,加快水冷壁的磨损,相同条件下炉膛温度也会有所下降。因此,需对水冷壁采取一定的防磨措施。改造方案在炉膛水冷壁上增加多阶防磨装置阻断贴壁流,布置如图1所示,由此减轻贴壁流对炉内受热面的磨损。同时,由于防磨装置的安装减少了1%左右的炉膛受热面,有利于提高低负荷下旋风分离器入口烟气温度,进而改善低负荷下SNCR脱硝效率。

图1 多阶防磨装置布置示意图Fig.1 Diagram of multi-stage wear prevention device

4.1.3 布风装置优化改造

布风装置的核心设备是风帽,该项目中锅炉风帽由于设计和运行的原因,已有部分严重磨损,改造方案将其整体更换为新型风帽,材质为ZG40Cr25Ni20,结构如图2所示。风帽节距保持不变,更换布风板上、下方的浇注料,更换风帽外罩、全部的芯管。布风装置的优化改造拟解决风帽磨损大、布风不均、长期运行布风板阻力降低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改善3个旋风分离器的入口烟温偏差,提高低负荷时旋风分离器最低入口烟温。

图2 新型风帽安装示意图Fig.2 Diagram of a new type of distributor of hot air

4.1.4 深度优化燃烧调整

优化燃烧调整包括加强入炉煤的控制,优化物料流态及配风,改善锅炉燃烧特性,保持床温均匀,具体措施有:控制入炉煤粒径分布尽量均匀,粒径1.8mm以下占50%,最大粒径dmax控制在11mm以内,入炉煤中CaO含量在14%以内;在保证密相区床层物料充分流化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一次风量,控制一次风率在55%以内;合理调整各层二次风门开度,控制炉膛出口氧量2.5%-3.5%,保持炉内低氮、高效燃烧。

4.2 SNCR脱硝系统优化措施

4.2.1 优化喷枪选型布置

综合考虑混合均匀度、温度窗口、停留时间,改造方案拆除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原有喷枪,采用了小流量、两侧分散布置的喷枪布置方式。每个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设置10支小流量喷枪,单支最大出力200kg/h,单台炉总计30支,保证尿素溶液在烟道内的全覆盖。保留炉膛原有10支喷枪作备用,以备在恶劣工况下投用,进一步提升SNCR脱硝率。

4.2.2 提升低负荷时旋风分离器入口烟温

保持锅炉原上、下二次风不变,在原上二次风上方约5m处增加一层上上二次风作备用,喷口材质采用Cr25Ni20,设计风速不小于45m/s,具体布置方式如图3所示。当旋风分离器入口烟温满足SNCR最佳温度窗口时,维持原上二次风投运;当低于温度窗口下限时,投运上上层二次风,调整上二次风和上上二次风风门开度,提高炉内火焰中心,以达到提升旋风分离器入口烟温的目的,同时深化炉内垂直空气分级,进一步降低炉内NOx的生成。

图3 二次风系统改造示意图Fig.3 Diagram of the secondary air modification

4.2.3 深度优化SNCR系统运行

在不改变设计氨氮比的前提下,将喷入烟道的尿素溶液浓度由10%进一步稀释至5%,大流量、低浓度的尿素溶液更加有利于和烟气的均匀混合,另一方面也能改善尿素溶液母管上流量调节阀的阀门特性,从而便于精确控制喷入烟道的尿素溶液的量。另外,在投运喷枪前,调整炉前尿素溶液和雾化压缩空气母管压力在3-6bar之间,逐支调整喷枪前尿素溶液支路和雾化压缩空气支路手动阀开度,保证喷枪射出尿素溶液的体积流量、雾化效果和射程符合设计要求后再投入使用,以强化混合效果,防止尿素溶液滴漏腐蚀受热面。

5 优化改造效果

在低氮燃烧和SNCR联合脱硝系统优化改造结束并稳定运行2个月后,为验证改造效果,对2号锅炉进行了性能试验,主要数据见表2。

表2 某厂2号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后性能试验数据Tab.2 The test data of NO.2 boiler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of ultra-low emission

试验结果表明:

(1)优化改造后,各负荷段原始NOx浓度与改造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低负荷时由于投用了上上层二次风,使得炉内垂直空气分级进一步加深,NOx的生成率有了较大下降。尽管如此,由于试验期间入炉煤煤质未得到改善,CaO含量超过20%,使得各负荷段原始NOx浓度仍相对较高。

(2)A、B、C旋风分离器入口烟温偏差较改造前大幅减小,且高、中负荷段烟温满足SNCR最佳反应温度窗口,低负荷时投用上上层二次风后烟温有较大改善,但仍低于SNCR最佳反应温度窗口的下限。

(3)优化改造后,高、中负荷段满足NOx超低排放要求,且氨逃逸得到较好控制。低负荷时SNCR脱硝率较改造前有了较大提高,但受旋风分离器入口烟温的影响,仍不满足NOx超低排放要求。

6 结语

低氮燃烧和SNCR联合脱硝系统是大多数CFB锅炉的标配,其充分利用了CFB锅炉的特有结构和燃烧方式,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的显著优点,但要实现NOx超低排放,须对其深度优化改造。该项目的实践表明:CFB锅炉通过深度优化改造低氮燃烧和SNCR联合脱硝系统后能够满足高、中负荷段NOx超低排放要求,但在低负荷下,特别是实际燃用煤质较差,且严重偏离设计煤质时仍有较大超排风险。

[1]岳光溪,吕俊复,徐鹏,等.循环流化床燃耗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中国电力,2016,49(1):1-13.Yue Guangxi,Lv Junfu,Xu Peng,et al.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analysis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fuel consumption[J].Electric Power,2016,49(1): 1-13.

[2]周建平,姚洪,徐涛,等.炉内喷钙脱硫对SO2和NOx排放的影响[J].热力发电,1998,(3):4-8.Zhou Jianping, Yao Hong, Xu Tao, et al. Effect of calcium injection desulfurization in furnace on SO2 and NOx emissions [J].ThermalPowerGeneration, 1998,(3):4-8.

[3]董陈,赵树春,徐宏杰,等.燃煤锅炉SNCR脱硝工艺关键技术[J].热力发电,2016,45(12):73-77.Dong Chen, Zhao Shuchun, Xu Hongjie, et al. Key technology of SNCR denitration process for coal fired boiler[J].Thermal Power Generation,2016,45(12):73-77.

[4]赵鹏勃,孙涛,高洪培,等.CFB锅炉SNCR脱硝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J].洁净煤技术,2016,22(1):86-89.Zhao Pengbo,Sun Tao,Gao Hongpei,et al.Comm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NCR denitration technology in CFB boiler[J].Clean Coal Technology, 2016,22(1):86-89.

Study on Low-nitrogen Combustion and SNCR Combined Denitrification System of CFB Boiler Under Ultra-low Emission Situation

WANG Fengji, WANG Dong, FENG Qianwei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 310030,China)

Experimentswereperformed toinvestigate the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combustion system and the SNCR system of a CFB boiler before the ultra-low pollutants emission reconstruction,and made the plan.The practice of the project has proved that CFB boiler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ofNOxultra-low emission underthehigh or middle load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But under the low load,especiallythe actualcoalquality seriouslydeviated from the designed coal quality when there is still a large risk.

CFB;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low-nitrogen combustion; SNCR; ultra-low emission

TM621.2

B

2095-3429(2017)05-0006-05

10.3969/J.ISSN.2095-3429.2017.05.002

2017-09-04

王丰吉(1980-),男,浙江临安人,工学学士,工程师,主要从事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工程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喷枪旋风炉膛
二维炉膛气液两相对冲流动数值模拟
氨还原剂喷枪中保护气旋流喷射作用的研究
层燃型垃圾焚烧锅炉的炉膛与炉膛温度简析
船用燃油辅锅炉炉膛爆燃分析
乐佰得SX长寿命喷枪
2018004 一种用于澳斯麦特炉的喷枪
脑力急旋风
脑力急旋风
脑力急旋风
脑力急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