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 逐梦前行

2017-12-14 06:38杨传冈
江苏教育 2017年70期
关键词:课题数学研究

杨传冈

·讲 述·

·人物档案·

杨传冈,1976年12月生,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盐城师范学院兼职教授。现任职于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

工作以来,在一线教学岗位默默耕耘,刻苦钻研数学课堂教学技艺,逐步提出了“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的教学主张,曾获省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第一名;积极投身教育科研,主持的国家、省教育科学重点资助课题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曾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江苏省第四届优秀教育研究成果奖一项。在 《教学与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江苏教育》等发表多篇论文,出版教学专著《触摸数学》。

初心不改 逐梦前行

杨传冈

谈起梦想,我每次都会想起徐飞教授在上海交大开学典礼上的致辞:人生只有两件事情,一是做梦,要学会站在现实的篱墙上做梦;二是圆梦,要努力用最饱满的热情圆梦。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拥有不同的梦想,或大或小,或远或近,但重要的是那种“莫问收获,但求耕耘”的筑梦体验。

说到自己,似乎和同龄人相比有令人悲悯之处,更有幸运之处。中考时我以高出县中30多分的成绩“被”上了师范,小时候的玩伴们因为成绩勉强踩线都“悲愤”地上了县中,三年后却都顺利地去了各地的本科院校;与此同时的我正收拾行囊准备中师毕业。当被告知可以继续在校读两年制的大专班,那颗失落孤寂的心才稍微被慰藉了一下。但正因为中师三年苦练“三字一话”基本功,大专两年我才尽可徜徉书海吮吸知识的养分,恶补各种欠缺,增长能力储备。

毕业时恰巧赶上“包分配”的末班车,想来也是一种幸运吧。我的教育人生由此拉开了帷幕。

初为人师:那些懵懂青涩的日子

1997年大专班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镇中心初中。翌年,我被调至小学任教。开始的几年遇到的都是“放牛班”,我整天为了“对付”那些调皮孩子而筋疲力尽,然而还是问题不断。虽身处高压之中,语数课上正襟危坐的孩子们到了音体美课上就恶作剧不断,课堂乱哄哄的,惹得任课教师齐声抱怨;课后更是一路追逐、一路打闹,甚至有孩子上学时从马路中心突然加速以兔起鹘落之势翻越操场半人高的栅门,引得一群孩子纷纷效仿。看到此景的那一刻,我恼羞成怒,抓住领头的孩子就狠批了一顿,结果放学后家长跑到校长那里大告了一状。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现在想来那段时间的挫折主要归因于还是未能走进儿童的内心,没有读懂孩子的需要,常以成人眼光要求孩子。加之年轻气盛,班主任工作不讲策略,方法简单粗暴,教育智慧匮乏,一味蛮干不讲迂回,常常是好心办坏事,结果弄得自己焦头烂额,身心疲倦不堪。

然而暗淡的日子总有一盏明灯在指引着我,那就是我教学上的启蒙老师——杨汉延先生,他春风化雨般的教诲让我明白了教育需要欣赏和等待,要静心聆听花开的声音,教育要慢一些……这些话重新燃起了我内心向上、向善、向美的教育之梦。

质量至上: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中年级连续担任了6年双班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后,我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在当地也有了一定的好口碑,校领导把毕业班的教学重任交给了我。我深知教学质量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它促使我不断前行。

任教毕业班于年轻的我来说是极大的考验,为了缩短适应周期,尽快上手,我每天都去听“资深”教师的课,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偷师他们的取胜“秘笈”,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我将所学的“招”与教情、学情相结合,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同时,为了方便查阅资料,手头拮据的我狠下心来买了一台DELL电脑,晚上回来上网搜索资料,制作PPT课件,提炼自己的教学提纲。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关注所有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注重分层教学、分层要求,每日作业中典型错例及出错的学生我都能了然于心,课堂上做出有针对性的辅导。因为执着,所以努力;因为努力,所以用心……当年全班70人首批被市区热点初中招录的人数竟然达到52人之多,在全年级排名第二,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那年的暑假是我从教以来的最愉悦、欢快的时光。这也让我亲身体验到,成功的教育需要走进儿童,需要从儿童的视角思考问题,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孩子成长的伙伴和领头雁。

“放了卫星”得了开门红,我在六年级站稳了脚跟,又连续教了5届毕业班。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强化辅导、批改作业、与学生谈心以及年级杂务成了我生活的全部。班上70多个孩子每人每天4套作业的批阅、订正就得耗费大量的有效工作时间。我手机24小时畅通,成了家校热线,随时接听家长的来电咨询、学生的作业答疑、课任教师的沟通交流。那时,晚上回到家里,我的双腿早已打软,也懒得说话,一倒头就能睡着,这样的日子虽累却幸福着,虽单调却令我享受。就在2009年6月小升初考试前10天,我突然胃出血,即便如此,我的心里依然装的是朝夕相处的孩子们,仅仅卧床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我又坚持去上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站在课堂上的我感到孩子们更懂事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我课堂教学的名气也大了起来。除了家长、孩子的认同,学校的肯定也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学校时任王校长竟然在一次教职工大会上毫无预见性地突然把我树立成学校“老中青”三代教师群体中青年教师的旗帜,我在惶恐不安中裹挟着一点幸福与感恩。那一刻,我读懂了“器重”的含义。

凝练风格:那些脱胎换骨的岁月

在教学实绩越发突出的同时,我心中对参加课堂教学竞赛的希冀越发强烈,因为赛课是一个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登阶,获得好奖次也是教师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机会总是不期而遇,幸福也是悄然降临。或许是自己的不懈努力感动了身边的领导、同仁,或许是自己的教学业务钻研水到渠成,2005年的11月10日,一个值得我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我梦想成真,如愿获得教学生涯中第一张赛课的门票——全区小学数学优课评比参赛资格。为了这一天,我足足准备了8年,这一天在校内选拔赛中,我是幸运儿,从十几位参赛者中拔得头筹,接下来便是区级赛课紧张的备课、磨课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那半个月里,不知修改了多少次教案,试教了多少遍,才让我的课堂臻于完美,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有幸捧得了一等奖第一名。两年后我参加市级赛课,虽精心筹备,三易教路,反复试教,但最终只斩获了二等奖。这次竞赛让我颇受打击,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缓过神来,内心消沉,陷入深深的困顿之中。或许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在你诸事顺利的时候总会绊一下门槛,受点儿挫折;考验你的意志坚守,磨炼你的品格修养。

那段消沉的日子过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赛课是个人专业成长的基石之一,获奖既是对自身实力的一种褒奖,亦是不断前行的动力。只有不断地追求,逐步凝练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在教育的天空里书写传奇。

在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中,我逐步提出“为学生思维发展而教”的教学主张,积极倡行将数学开放题融入常态数学课堂,实现“开放与收敛”的有机结合,潜心追寻“开放生成”的魅力课堂,逐步形成了“本真、灵动、开放、生成”的教学风格。数学开放题是答案不唯一,并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数学问题。将其引入常态课堂,打破了传统封闭习题独霸课堂的局面,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注入了一池活水,推开了数学教育的另一扇窗,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另辟了蹊径,直指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基于这样的教学主张,我的教学设计获得2015年江苏省“蓝天杯”一等奖,并被推荐参与省级课堂教学观摩比赛。在诸多名师、大家的关爱、帮助、指导下,我反复修改教学设计以臻完善,反复试教以摸清学情,最终获得现场课一等奖第一名。

韦编三绝:那些孤灯黄卷的夜晚

坦率地说,我走上教科研之路多少有些被“逼上梁山”的味道。之前我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教学中,从未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教学感悟撰述成文字,也从未在任何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想着朱永新教授说过,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加之内心对名师的向往和自身拔节的渴望,我油然而生起在教科研方面有所建树的念头。

欲速则不达。教科研看起来很美,说起来简单,走进却很难。起初的我急于求成,盲人摸象,导致研究无方向、无方法,静不下心,沉不下身,研究的热情逐渐殆尽。静心反思,问题还是出在方法上不得要领,找不到门路,又急功近利,加之自身的功底比较薄弱,坐不住冷板凳……这种考验常让功利主义者高调入场,半途夭折,黯然离场,未被淘汰的都是心怀梦想、善于坚守、自甘寂寞的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翻阅小学数学名家的专业成长之路,我发现了一条规律:他们都有着坚定的教育理想,善问善思善行,在挫折面前永不言弃,直面挑战,从而翻过一座座高山,成为业内的领军人物。

其实,教师专业成长最经济、最高效的路径就是教育写作,最难的也是写作。为了更集中精力写作,为了精心磨砺出好文,我决定减少外出,增加阅读量,潜心思考,在此基础上落笔成文。别人是一日写两千字,我是三个月写两千字的速度。写得慢,改得勤,投稿更勤,但收效甚微,几乎都是石沉大海,但我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试玉要烧三日满”,坚持才会看到奇迹。2010年10月,我撰写的一篇参加市观摩课的教案破天荒得到了编辑老师的认可,刊发在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上,我喜不自禁,热泪盈眶,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种子终于发出了新芽。正可谓万事开头难,“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良好的开端让我信心百倍,鼓舞着我保持着“在路上”的昂扬生命状态。

这些年来,我已习惯于静心走进书本汲取养分,挑灯书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及时记录自己的所思随想,梳理自己的教学感悟,教育阅读、教育写作已然成为我的生命行走方式。我深知教育写作是一种寂寞的守望,写作需要凝神静气,需要静思默想,需要洗尽铅华,需要阅读补充思想,一言以蔽之:需要思考的时间。一路走来,有过论文被用在《中小学数学》杂志头版头条的喜出望外,有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欣喜若狂,有过热心网友告知本已不抱希望的小稿被刊用后的意外惊喜,也有过文章屡投不中的失落,有过纠结于某个问题不得其解的困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天道酬勤,很多人常常在重重磨难中望而却步,没能挺住“最后一公里”的跋涉,从而失去耐心,心灰意懒,终无所获。“行百里者半九十”“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深信,坚持就有奇迹,行动就有收获。

精准研究:那些融通精进的时刻

“教而不研则浅”,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从现象中洞悉本质,具备一定的专注力、研究力,以科学的方法破解教育生活中的疑难杂症,指引自己的教育教学行走。课题研究是教师研究力的有效呈现,是教师最为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与此同时,课题研究的开展还会提升一个团队、一所学校的整体实力。工作初期我参与了学校课题研究,搜集过研究资料,提交过研究小结,总结过研究成果,撰写过研究报告,这些经历给我后续的主题式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几年,我潜心教育科研,专注并立足数学开放题的系统研究,以教学反思为切入点,以案例研究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努力从日常的经验性教学向反思性教学转变,在教科研领域实现了一次次突破。2011年12月,我申报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数学开放题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研究”被列为重点资助项目。我们切实围绕申报书的预设研究任务,逐步分解落实,稳步扎实推进,在近5年的研究历程中,我领衔的研究团队累计发表主旨研究论文20余万字(我个人发表的论文就有14余万字),自主研发的《小学数学开放题举一反三》(1-6册,90余万字)填补了业内空白,由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公开出版发行。系列成果倍受关注,引发广泛探讨,成果已局部推广。该课题还获评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精品课题、江苏省第四届优秀教育科学成果奖,主体成果于2015年12月获得了盐城市首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研修过程中,随着课题研究影响力的不断扩展,我还不断吸纳国内外志同道合的友人参与研究,他们中有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教育学院的安嵩博士、Danile Tillman博士,台湾“师铎奖”教师何凤珠,国内一线学者、专家——江苏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徐建文,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明杰,江苏省特级教师李浩,安徽省特级教师王林,陕西省特级教师王晋远,盐城师范学院段志贵副教授等,更多的是来自各地的一线教师。他们的加盟令课题研究视域变得更宽,研究更逼近问题本质。在省教科院彭钢主任、盐城师范学院戴斌荣书记的关怀、指点下,开放题的延展性项目“数学开放题学习对小学生思维影响的评测研究”被确立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2014年度),当年度小学获批项目仅4项,江苏仅1项。

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立项标志着开放题研究的视角发生了转变,从对开放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定性研究转向定量刻画。在渐行渐远的开放题系列研究中,我们的实践、思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编辑室邀约我担纲主持人策划的专辑《开放题: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条“蹊径”》刊载于2016年第 2期(14个页码),立体呈现了开放题的校本研究;《江苏教育报》于2015年9月2日第5版整版推介了课题的研究情况;2015年12月《江西教育》刊发我的教学主张《开放题:数学教育“轻骑兵”——小学数学开放题课程定位与实践》(5个页码);2015年11月起,团队专题研究成果——“数学开放题学习与‘四能’培养”在《新课程研究》(上旬刊)连载3期(共计发表研究论文12篇)。

在历时7年的时间里,我主持研究了3项全国、省教育科学重点资助课题,对小学数学开放题从零散到具体、从定性到定量、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课程进行了系列研究。在此基础上凝练出的教学成果——“基于思维发展的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实践与探索”获得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从事教育就像一场旅行,在向美好进发时,沿途的风景也会让我们心旷神怡。回首20年的从教岁月,校园里那些成长中的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渐渐成了我生活的重心,他们是我最大的财富,正如冰心所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我努力做到了做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坚持不懈的潜心钻研让我搞出了一点小名堂,或许这就是成长吧。

“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梦想的力量就是向上的力量,就是生命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有向上的力量,有梦想,一棵小草也可以长成辽阔的草原,一粒种子也可以变成茂密的森林,而我的路才刚刚开始……

猜你喜欢
课题数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第一次写课题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