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视阈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2017-12-14 01:00刘宇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摘要:本文从内部控制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一致性入手,着重分析了内部控制视域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并探索了预算绩效管理的策略,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效率。

关键词: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在目标和参与人员方面有着较强的一致性,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然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仍存在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技术短缺、观念滞后等问题。研究内部控制视阈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不仅能够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效率,而且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有着直接意义。

1.内部控制与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一致性

1.1目标一致

内部控制目标与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一致。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是加强成本控制、优化行政单位资源配置,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而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目标是提高公共服务工作质量。并且,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执行有着重要影响。

1.2贯穿全过程

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要求行政单位将预算管理贯穿在各个环节的工作之中,坚持以绩效为导向开展各项工作,对行政单位全部工作进行预算管理。而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也需要贯穿在行政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之中,加强对各项经济活动的监督,要求各项经济活动全面执行内部控制的要求。并且,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都十分重视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控制,以增强管理控制的系统性。

1.3全员参与

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僅需要单位负责人和单位领导人员的管理,而且需要单位财务部门及员工,单位预算部门及员工的参与,还需要全体员工的监督,才能够实现全面、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而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不仅需要内部控制部门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监督和自觉执行,才能够实现高效的内部控制。由此可见,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都需要行政单位全员参与。

2.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问题

2.1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首先,我国行政立法还不够完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改革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改革成效较低,内部控制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其次,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供给不足,控制体系还不够健全,内部控制重点不够突出。并且,我国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健全,严重影响内部控制工作效率。另外,现阶段我国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支撑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的全部内容,不利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开展。

2.2技术短缺

首先,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适应性不强,无法适应不同行政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并且,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过于简单,难以全面反映行政单位的预算情况;其次,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方法不完善,让很多行政单位在预算考核的过程中仍采用目标分析法、效益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但是,这几种分析方法比较简单,很容易受到管理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预算绩效评价不够客观、科学;最后,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标准的质量有待提高,很多行政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标准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难以对预算绩效进行量化管理。

2.3观念制约

首先,部分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不统一,有些管理人员缺乏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没有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管理重点,还有些工作人员反对行政单位改革,导致行政预算管理陷入困境;其次,部分行政单位的绩效管理意识较差,缺乏对绩效管理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忽视了绩效管理在行政单位管理中的作用;最后,还有部分管理人员受传统政绩观念的影响,十分注重形象工程,绩效管理评价仅仅以经济增长为指标,忽视了资源消耗和生态污染,不利于全面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3.内部控制视域下行政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策略

3.1加强宣传培训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积极在单位内部加强绩效管理宣传,提高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的重视,深化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的正确认识。并且,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财政资金的使用需要进行内部控制,并加强对相关经济活动的预算绩效管理;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对绩效管理人员和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引导内部控制人员和预算绩效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的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技能,不断提高内部控制人员和绩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全体人员的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教育,使全体人员掌握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基础知识,促进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的融合。

3.2完善绩效评价指标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项目决策研究,并设置科学的项目目标,根据项目发展现状制定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发展特点来制定与本单位发展相适应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避免对其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直接采纳。

3.3加快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快信息化建设,在预算绩效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积极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控制手段。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应不断优化单位信息环境,购置充足的信息管理设备,加强薪资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并引进具有高水平信息技术能力的内部控制人员和绩效管理人员,保证绩效管理人员和内部控制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廷永.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2016(08)

[2]黄晓霞.关于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16)

作者简介:

刘宇(1974.7- ),女,汉族,四川三台,大专,会计师,研究方向: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及绩效评价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算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