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精神 儿童世界
——“博雅教育”价值追求与实践探索

2017-12-15 02:51
江苏教育 2017年58期
关键词:级部博雅办学

陈 罡

博雅精神 儿童世界
——“博雅教育”价值追求与实践探索

陈 罡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通过梳理学校办学历史,在继承和创新中,明确了“博雅教育”的办学理念。在“博雅精神,儿童世界”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确立了包含校训、育人目标、办学目标的理念体系,以及包含博雅课程、博雅学堂、协商管理等多个维度的实践体系。在多年的理念体系和实践体系的互动生成中,学校不断完善“博雅教育”的内涵,实现培养知识广博、人格独立、心灵自由的人的教育。

学校文化;价值追求;实践探索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以下简称“屯溪路小学”)以“博雅教育”统领学校的理念和实践体系,努力践行“博雅精神、儿童世界”的学校核心价值观。

一、价值追求:传承与凝练

屯溪路小学在新世纪的办学历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实践与思考。

首先,从培养目标的确立谈起。学校在“经典诵读”等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培养博学儒雅的中国人”的培养目标,学校着力创建书香校园,建成了由五间教室组成的阅读广场,设置了文学馆、艺术馆、科学馆、外语馆等阅览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在学校校本课程中设置了晨诵午读课和图书馆课,共同的读书生活让校园处处弥漫着书香味。

其次,学校明确了“博雅趣情”的学校文化建设宗旨。在办学实践中,我们通过“游戏日”活动让全体成员体会到了童趣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从儿童视角看教育、从儿童视角看儿童的教育理念也逐步确立。

再次,“自育自学”实验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儿童的主体性。尤其是该项实验中的“引导自学课堂结构改革”,让我们的课堂从教师包办代替一切,发展为“明确自学重点—围绕重点自学—讨论自学情况—点拨自学得失—巩固自学成果”的新课堂结构,这样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无限潜力,也让我们看到了学生们在课堂上生命得到舒展和成长。

最后,我们认识到所有的目标都应该指向教育的主体——学生,学生应该成为学校的主人。我们一致认为应当把学校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形成了一种共识:学校属于学生,每个学生都重要!回溯学校发展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加之教育中对儿童的认识与理解、尊重与相信,这是我校“博雅教育”的基础与发端。由此,我们经过梳理、提炼,形成了今天学校的精神文化,即办学理念体系。

其一,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博雅精神、儿童世界”。博雅精神即独立、求是、平等、博爱、自由和担当六个价值品质,儿童世界蕴含着我们对于学校的期待,我们希望学校不仅有理性的光辉,还要有浓厚的人文精神,我们期待学校是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世界。从这个表述可以看出,价值观既是一所学校对学校未来和学生发展的期待和假设,又是判断学校一切工作是与非的根本依据。

其二,是学校的校训、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我校的校训是“博雅”,意为:博学之才、儒雅之品、自由之心、独立之人;育人目标是“博雅精神,英才少年”;办学目标是“博雅学园,儿童世界”。三者互为补充,在上位的核心价值观指引下,具体阐释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一起构成了学校的精神文化。

二、实践探索:深耕与创生

在梳理和凝练学校精神文化的同时,我们围绕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三个要素,探索形成了学校的办学实践体系。在实践体系探索过程中,紧紧抓住制度、行为和物质三个维度,立体交叉、互为补充,以真正落实学校“博雅教育”的办学理念。

其一,博雅课程。“博雅课程”是一个广义的课程概念,是指向我校“博雅精神,英才少年”育人目标的课程总称,包括显性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等)和隐性课程(学校文化、师生关系等)。我校通过建立博雅课程体系,以课程整合学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形成包括目标、内容、实施方式、评价等在内的教育链,将教育目的和本质回归到人的自身,为学生成长服务,使学校成为儿童的世界。学校建构的“博雅课程”体系包括低年级的主题综合课程和中高年级的“博、雅、趣、情”四个课程模块。

综合课程的主题选定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石,以学校“博雅精神、英才少年”的育人目标为支柱,以儿童的认知发展为架构,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我们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从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三个领域确定了12个主题的课程框架。

综合课程的主题选用儿童有兴趣、对儿童有意义的题材,旨在把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使儿童在学习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并内化成其精神和价值品质。这些主题均按一定的逻辑形成系统的综合课程体系。它们或是儿童身体变化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或是各个季节中学生们感兴趣的动物、植物、气候;或是按照空间顺序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使儿童由近及远地认识社会和他人。

同时,学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原有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进行解构,然后以“博雅教育”理念为逻辑和主线,建构了中高年级“博、雅、趣、情”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其中,博课程模块是培养学生掌握广博知识和求是精神的课程模块,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校本阅读课程(晨诵、午读、图书馆课)、信息课程及其延伸课程。雅课程模块,是让学生身体强健,培育心灵和精神品位,帮助他们实现心灵自由的课程,包括音乐、体育、美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及其延伸课程。趣课程模块,是让学生体会生动童年和有趣人生的课程,包括学校的游戏课程、社团活动和校园节日活动(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情课程模块,是让学生体察社会生活,培育独立、担当意识和能力的活动课程,包括校内活动(仪式典礼)和校外活动课程(研学课程、博爱公益社团、森林课堂、游学活动等)。

博雅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校本化、丰富性、情趣性、延展性和潜在性的特点。我们致力于教师研究形成“自己的课程”,进而通过教学活动,让儿童获得“学习的经验”,这样能够使学校课程真正成为“师生的课程”,课程也就真正具有了意义和价值。

其二,博雅学堂。“博雅学堂”是指师生共同习得博雅精神,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它突出的是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关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聚焦师生的共同学习、共同提升、共同习得博雅精神。“博雅学堂”的基本特征为师生共筑 “学习共同体”,主要包括价值取向明确、核心问题导学、师生真诚交往、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

“博雅学堂”能够给学生充分自主的课堂学习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在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尝试引导儿童从“不懂”的问题展开学习,尊重每一个儿童,欣赏每一个儿童的发言。同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聆听,要从自身的倾听开始,帮助学生建立同伴倾听关系;要善于“让学”,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必要的时候“反刍”前段学习活动,使班级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构建所学的知识,能学有所得。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积极地把自己与儿童的现在与未来串联起来。这样的课堂,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模式和结构,但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的学习,主动积极地探索新知,做学习的主人;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和技能,更要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这样的课堂将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真情洋溢的世界,有利于造就学生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和创新的品质。在这里,学生的个性被真正释放,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合作探究、动态生成的活动,师生的幸福成长与健康发展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

其三,协商管理。所谓“协商管理”,我认为就是管理者和参与者采用合理的协商策略,在参与对话中协调各组织的行为,达到管理目的,提高管理效能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管理不再是管理者的单方行为,而是管理者与参与者共同对话、协商与改进的行为。

学校基于协商管理的理念,重新建构学校的组织结构。我们根据工作实际通过在“量”上的增加与减少,通过内部结构的调整以及运作方式的转变,形成了学校新的组织结构,我们将其概括为“部、院、中心制”,即校区(N级部)+N研究院+N研究中心。

一是设置“博雅课程研究院”。把原来教导处中的学科教研、德育处工作中的社团活动(现为校本选修课程),和学校课程整体的规划、统筹与主题综合课程的研发等职能整合在一起,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博雅课程研究院。二是设立“学习创新研究中心”。三是以图书馆统领全校阅读推进工作。四是建立了非行政的学术组织:价值教育研究中心,以此来统筹整合全校的教育价值研究。与此同时,学校设立了全新的“服务中心”,以整体构建资源支持和服务保障系统,实现重心下移、统筹管理的目标级部。作为学校管理的基层组织,各级部结合自身特色,明确级部全体成员各自责任,发挥级部成员的主动性,将个人目标、级部建设、学校发展融为一体。同时,各级部均设立相应的级部管理委员会,级部中每位教师均参与其中。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控制、检查、评估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激励级部群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级部管理具有规划引领、重心下移、充分授权、自主发展的特点,从而实现人人参与、高效务实的管理模式。

在多年的协商管理运行实践的研究中,我们致力于在“博雅教育”理念指引下,重建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再造,重构学校的组织结构,建立多种形式的协商平台,从而促进各方资源和力量能够相互整合,促进学校多方利益主体的有效沟通和对话,以期实现师生对学校治理权利的共享,使公共利益最大化。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条很长的路。它意味着我们既要登高望远,不断探寻学校的精神文化,又要身体力行,不断建构和完善学校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G47

B

1005-6009(2017)58-0017-03

陈罡,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安徽合肥,230000)校长,一级教师,安徽省数学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级部博雅办学
王博雅访谈录
自教育思想下高中级部文化建设的策略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赴博雅之约 促学校发展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扁平化管理后,如何做好部门与级部之间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