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区域功能性金融中心的路径探析

2017-12-15 11:08张松
中国市场 2017年35期
关键词:金融中心建设

张松

[摘 要]功能性金融中心指的是为特定区域内的实体经济发展和运行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支持功能的金融集聚区。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建设路径既有一般金融中心建设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文章紧紧围绕重庆市渝北区建设全市创新型金融发展基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区域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金融中心;建设;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5.029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决定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在重庆加快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大背景下,渝北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都市功能拓展区”定位,紧扣“结算金融”,坚持产业升级驱动发展,重点区域带动发展,优化环境服务发展,努力建设全市创新型金融发展基地。近年来,渝北区金融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6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40亿元,是2011年年末(19.5亿元)的7.2倍,年均增长40%,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 当前渝北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渝北区金融业实现了较快发展,但在目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

一是金融风险压力不断显现。受实体经济持续下滑的影响,小贷公司的不良率、担保公司的代偿率明显升高,经营风险日益加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负债率有所上升,有可能因难以支付到期利息而出现流动性风险,进而影响辖区相关金融机构。同时,因经济下行带来的非法集资风险、民间借贷风险出现高发多发态势,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压力增大。

二是金融招商引资难度加大。目前传统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已基本完成在全市的布局,在实体经济的拖累下扩张步伐减缓,同时重庆市金融办已暂停了内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的审批,并提高基金、投资类公司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加大了金融招商的难度。

三是农村金融服务相对薄弱。受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地理位置、产权性质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渝北区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特别是边缘的场镇缺乏金融服务网点,农村群众享受不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2 渝北建设区域功能性金融中心的优势

2.1 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保障

渝北作为全市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区,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保障。全区2016年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3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4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保持全市第一。

2.2 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支撑

近年来,渝北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围绕“都市功能拓展区”定位,紧扣“结算金融”,坚持产业升级驱动发展,重点区域带动发展,优化环境服务发展。随着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金融业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跨境电商交易额占到全市半壁江山,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两年超过第二产业。

2.3 优越的区位优势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空间

渝北区域位置优越,辖区里有江北国际机场、寸滩港码头和龙头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是重庆对外开发开放的重要门户。随着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渝北交汇扩散,对周边的辐射作用也在不断增强,优越的区位优势为渝北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 打造渝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议

第一,强化信贷投放考核激励机制。一是制定实施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突出“正向奖励”。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实行“奖励与贡献挂钩”的原则,对金融机构从新增贷款、新增存贷比、对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重点项目贷款等方面进行细化考核评分,适当降低税收贡献的分值占比。二是建立财政性存款、保证金与银行信贷投放量、信贷投放机构挂钩的机制。制定政府性金融资源在辖区银行机构中统筹分配管理办法,在不违反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政府性金融资源要尽可能地向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好、贡献大、支持多的金融机构倾斜,加大支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及贴息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建委、房管、安监等部门与保证金开户银行合作,引导开户银行积极为相关行业提供信贷支持。

第二,切实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适应新形势下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和开放的要求,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加强各金融部门的联系和沟通,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工作的协调配合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密切关注金融机构与上市企业的经营动态及风险状况,及时处置风险。积极支持金融监管机构履行职责,强化监管手段,提高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效率,坚持全面监管与重点监管相结合,加强对金融企业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管,促进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和健康发展。强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起自律性的约束机制。加快建立金融机構风险救助和市场退出机制,认真落实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第三,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一是要鼓励驻区银行机构结合渝北区实际,因地制宜创新信贷产品,突破抵押担保限制,大力推广知识产权、商标权质押贷款、订单仓单质押贷款,以及小企业多户联保贷款、小企业小额简式快速贷款、抵质押循环贷款等多种贷款品种,降低中小企业信贷准入门槛。二是努力解决信贷过程中的不合理收费、附加贷款条件等问题,对涉及抵押物评估、资产审计等环节,实行市场化运作,赋予企业自主选择中介机构的权利,切实降低企业贷款成本。三是提高信贷审批服务效率。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实行信贷审批限时办结制度。加快银行电子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率。

第四,引导企业提高发展质效,夯实信贷准入基础。一是引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税务、统计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开展财务管理、统计制度、信贷知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透明度和真实性,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更符合银行信贷要求;二是建立企业动态监管机制。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相关金融机构定期深入贷款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督促企业诚信经营、合规经营,与银行建立良好的信息互通机制,防止信贷资金体外循环、抽逃资产和逃废银行债务等行为。三是促进企业注重产品创新研发,加快产业换代升级步伐,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提高融资能力。

第五,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一是加大金融招商引资力度,以临空都市区建设为契机,以仙桃数据谷为载体,大力引进PE/VC投资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结算中心等新型金融机构落户,壮大金融资源和服务市场。二是借鉴沿海地区的成功经验,探索设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公司和民间资金登记服务机构,研究出台监管办法,逐渐建立民营资金周转服务体系,解决民间资金投资难、中小企业融资难之间的矛盾。三是努力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积极培育拟上市后备资源,协调解决企业改制上市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劵、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私募债等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

参考文献:

[1]周倩.建设济南区域金融中心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5(38).

[2]马剑平,黄先禄.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市场,2011(22).

猜你喜欢
金融中心建设
成富强:从吕四渔村走向中东金融中心的启东人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某金融中心冰蓄冷系统的应用与经济性分析
国际金融中心背景下金融创新的司法保障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金融中心形成机理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