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早”

2017-12-15 11:48肖岱为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慎思时令神童

肖岱为

一位父亲教育孩子:早起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孩子答曰: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孩子的视角和成人不同:早起的虫子过早暴露了自己,因“早”得祸。看似童稚趣语却蕴含了生活的哲理。这里面有“早”的辩证法。

对“早”缺少这种朴素的理性的辩证思维,流弊是不少的。比如早教,我们的旗帜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我们不惜对孩子进行魔鬼式训练。有些孩子被培养成神童,有些孩子在这种教育中没有被培养成神童,却被这种超前的教育严重扭曲了心灵。有学生杀人,其动机竟是:这样可以逃避上学了。退一步讲,你即使练成了神童,又是一种怎样的成功呢?古今中外多少名闻天下的少年天才、少年神童而今安在哉?早就“泯然众人矣”。

少年早成,难成大器。虽不敢说:早成、早熟者必定早衰、早夭,但在自然界中,越珍贵越有价值的东西发育得越迟却是至理。有经验的森林工人知道:越是质地优良的木材成长越慢。在动物界,哺乳动物成熟时间最长的是人类,人到一岁时还不如一小虫,而一岁的马儿早可奔驰如飞,然而成熟得最晚的人却是万物的灵长。《西游记》中所刻画的蟠桃树要三千年才一开花,三千年才一结果,再过三千年才成熟的,但吃了却可以长生不老。故事之理,推于人事亦然。

人也是有个体差异的。甘罗十二拜相,姜尚八十遇文王。但甘罗早夭,留给后世的只是一个少年天才的传奇故事;姜尚活了一百多岁,留下的却是彪炳青史的千秋伟业。姜尚八十,犹是盛年;甘罗十二,已臻老境。老子说:大器晚成。从这层意义上来讲,我更喜欢输在了起跑线上的姜子牙。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早”也许并非全是好事!那么我们这种“早”错在何處呢?

我们的这种早,错就错在我们不“懂时”、不“守时”。早与晚的界限是“时”。时令未到,提前行动的后果是很严重,农家播种收割,必遵时令,果未熟就早早摘了,谷未熟就早早割了,此人不是疯子,必是蠢人。而在社会生活中——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的,也是有其时令的,现在许多人往往不遵时令。经常看到电视台许多童星的成人化的表演,我不再是赞赏,而是反感。让我想起武则天的专横,她在冬天写了这么一道上谕: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武则天的“百花早放”的政策给百花带来的就是灾难。

我们的“早”错就错就在不遵循事理。不循序渐进,而是热衷于“跃进”。天地万物,均有其理,谓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也有其发展规律,凡事不可逆规律而行。比如,我们要建高楼,为求效率盲目地一层层加高,却完全忽视了根基的稳固才是最重要的。在生活中,我们也往往不加分析地默许那种超前思维:刚刚有一个鸡蛋的家当,我们就早早考虑如何办一个养鸡场;大雁还没有打下来,我们就早早在争论是要清蒸还是红烧。这种“早”的思维往往让我们陷入虚幻,陷入狂热,从而做出悖理的事来,受到生活的惩罚。

我们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呢?别那么早,不行吗?要知道只要审时度势,慎思力行,则一切永不为迟!

【评点】

我们如今每一个学生个体,怕是从小到大都经历过“早教班”“速成班”这样的“魔鬼”训练。而作者正是针对“早”这一现象带来的危害进行了深入的辩证分析,角度新颖。论证过程中,既有甘罗和姜尚截然不同的经历来作对比,也有从历史及神话故事中提炼出的细节,结合自然界动植物发展的规律,有力地阐释了“只要审时度势,慎思力行,则一切永不为迟”这一观点,充满了哲理性和思辨性。这对于我们当下的教育亦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因为老师和家长的一味求“早”,很有可能早早地榨干孩子们对于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得不偿失。endprint

猜你喜欢
慎思时令神童
慎思·慎言·慎行
时令湖——艾尔湖
用时令美味开启清凉一夏
华淮
慎思择言
神童特工拯救世界
赞大棚栽培技术
慎思
夏日么么茶
都是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