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化助力城市安全”的建议

2017-12-19 10:37潘晞晨
检察风云 2017年21期
关键词:公共安全信息化信息

潘晞晨

城市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中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聚性和人口流动性。一旦突发火灾、地震、爆炸、毒气泄漏等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惨重的财产损失。近年发生的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直接原因都是当地政府未能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与数据,未能进行事件预防,事件发生后也未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正确应对。因此,建立科学的公共安全应对机制是每个城市的重要任务。

在智慧城市时代,信息与智能技术无疑是主要手段,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及时准确地获得信息、甄别信息、分析信息并快速作出决策,对于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至关重要。对于特大型城市而言,大数据能针对人流量超载发出预警,避免踩踏事件发生。在公安交通管理中,通过视频图像智能分析的信息化手段,能大幅提升公安系统“打、防、管、控”等方面的实战能力和工作效率,比如“智能装置采集”+“人工甄别处理”的交通违法查处新模式。

“十三五”期间,随着上海持续提升国际化都市的形象,政府对社会综合治理重视度不断提升,信息化手段对城市安全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对此,我提出三点建议:

一、倡导信息互通,建立协作统一的管理平台。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大数据机遇从数据信息流动的角度看,公共安全治理的过程是一个数据搜集、数据整合、数据提炼、数据挖掘、安全分析、安全情势判断、安全监测、发现风险的过程。然而,依靠人工手段和传统信息处理技术,政府部门很难做到快速反应与正确决策。广义上的公共安全主要指生产安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但涉及的具体事件包括自然灾害、生产事故、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地下空间、社会治安、金融安全、国家安全等30多种有关政治、社会、经济和自然方面的安全防范内容,涉及几十个部门。目前政府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共安全管理协调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分属不同系统和不同的领导,日常管理中往往缺乏管理資源和信息的共享,没有统一的预警机制和协调管理平台。因此建议建立常设协调管理机构,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促进各职能部门的有机衔接,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各基层各区布点,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从战略角度来看,大城市需要有效的和可靠的监控与周边控制系统,以解决城市安全问题,包括高度集成的、地理上分散的视频监测、访问控制和防入侵系统等。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城市,必须以更迅速、更先进的方式进行创新,需要进一步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将数字交换植入到楼宇、特定区域和各个社区,再提高数字化连接的实用性,从而迈向智能化。保障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多方数据,共同挖掘数据价值。

三、完善信息应用法律法规,确保数据安全。大型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在提供数据服务的同时,也隐含泄露用户个人隐私的安全隐患。当前在大数据运用方面缺乏法律规定,仅凭大型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来对大数据进行管控无法保证数据运用的安全,需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定和制约。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共安全信息化信息
靖江市启动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在公共安全面前别任性
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与公共安全结合的理论研究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