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基本特性分析

2017-12-20 03:23林海王志刚鄂志国庞乾林
中国稻米 2017年6期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达标率

林海 王志刚 鄂志国 庞乾林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通讯作者)

2016年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基本特性分析

林海 王志刚 鄂志国 庞乾林*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通讯作者)

分析了2016年我国水稻品种的审定情况及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水稻品种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2016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492个次(有13个品种通过两个及以上省份审定),其中,籼型常规稻36个、籼型两系杂交稻137个、籼型三系杂交稻166个、粳型常规稻87个、粳型杂交稻25个(其中19个为籼粳杂交稻)、不育系41个。区试平均产量籼型常规稻为501.36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3.86%;籼型两系杂交稻为592.54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5.46%;籼型三系杂交稻为552.96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5.16%;粳型常规稻为624.94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7.48%;粳型杂交稻为651.96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8.91%。品种品质表现是粳稻好于籼稻,常规稻好于杂交稻,优质达标率粳稻为51.79%、籼稻为43.95%,常规稻为56.91%、杂交水稻为41.77%。并列举了一些对单个病害抗性表现较好的品种。

水稻;审定品种;产量;品质;病虫害抗性;2016年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生产和消费大国,水稻年种植面积约为3 000万hm2,占全球水稻种植面积的20%左右。品种区域试验是指通过统一规范的要求进行试验,对新育成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进行全面的鉴定,根据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表现,结合抗逆性鉴定和品质结果,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是评价品种的科学依据,也是品种审定推广品种科学布局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各通过审定品种在农业部和各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品质、抗性等数据为基础,对2016年我国水稻品种审定情况及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以为水稻优质高产育种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性等数据来源于农业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区试审定公告。主要分析方法:对2016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组合)进行类型划分,对其产量、品质和抗性表现进行小结(糯稻品种因品质的特殊性,不列入品质性状指标的统计分析,不育系不列入产量和品质统计分析),并与前5年(2011-2015年)的结果[1-5]进行比较。品质分级参照国家标准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和农业部行业标准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将主要品质指标达3级以上(含3级)标准的品种数占通过审定品种总数的百分率称为优质达标率。由于水稻各病害致病生理小种复杂,对抗病性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笔者不作具体分析,只列出一些对单个病害抗性表现较好的品种。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6年我国水稻品种审定基本情况

2016年我国通过省级及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组合)共492个次(其中有13个品种通过2个及2个以上省份审定)(2015年审定487个次,2014年审定469个次、2013年422个次、2012年392个次、2011年382个次),具体品种名称见表1。在这492个水稻品种中,国家审定66个(其中有13个品种走绿色通道),广东审定61个,安徽审定56个,海南审定38个(含15个不育系),江西审定37个(含3个不育系),湖北审定34个(含8个不育系),湖南审定29个(含8个不育系),福建审定28个(含7个不育系),云南和广西各审定18个,黑龙江和浙江各审定16个,贵州审定12个,江苏和吉林各审定11个,河南审定10个,四川审定9个,上海审定6个,内蒙古审定4个,山东和重庆各审定3个,河北和宁夏各审定2个,天津和山西各审定1个。

表1 2016年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

从表2可见,在通过审定的451个水稻品种(组合)中(41个不育系未列入统计),籼型常规水稻36个,占通过审定品种数的7.98%(2015年34个、占7.25%,2014年 36个、占 7.93%,2013年 20个、占4.82%,2012年 28个、占 7.14%,2011年 33个、占8.64%);籼型两系杂交水稻137个,占30.38%(2015年105、占 22.39%,2014年 94个、占 20.71%,2013年 84个、占20.24%,2012年67个、占17.09%,2011年65个、占17.02%);籼型三系杂交水稻166个,占36.81%(2015年 209个、占 44.56%,2014年 185个、占40.75%,2013年 180个、占 43.37%,2012年 181个、占46.17%,2011年192个、占50.26%);粳型常规水稻87个,占 19.29%(2015年 101个、21.54%,2014年 122个、占26.87%,2013年113个、占27.23%,2012年102个、占26.02%,2011年77个、占20.16%);粳型杂交水稻(含籼粳杂交稻)共25个,占5.54%(2015年20个、占4.26%,2014年17个、占3.74%,2013年18个、占4.34%,2012年 14个、占 3.57%,2011年 15个、占3.93%)。可见,近6年我国通过审定的籼型两系杂交稻从数量和占比上来说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他品种类型年际间有所起伏,但变化趋势不明显。

表2 2011-2016年我国审定的各类型水稻品种数

图1 2011-2016年通过审定品种的选育单位占比

从品种选育单位统计数据来看,2016年单由企业育成并通过审定的品种数为209个,占通过审定品种数的 42.48%(2015年该比例为 36.34%,2014年为38.55%,2013年为 32.94%,2012年为 32.65%,2011年为34.29%);由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联合育成并通过审定的品种为135个,占通过审定品种数的27.44%(2015年该比例为27.52%,2014年为22.69%,2013年为 26.54%,2012年为 25.26%,2011年为 18.59%);单由科研、教学或推广单位育成并通过审定的品种为148个,占通过审定品种数的30.08%(2015年该比例为 35.52%,2014年该比例为 37.88%2013年为39.57%,2012年为41.58%,2011年为44.76%)。2016年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中企业参与选育的品种比例达到了69.92%,与近5年的统计数据(2015年为63.76%,2014年为61.44%,2013年为59.48%,2012年为57.91%,2011年为52.88%)相比,这个比例逐年上升(图1)。

2.2 通过审定品种(组合)的生育期及产量

2016年通过审定的籼型常规稻平均全生育期122.8 d,平均株高102.33 cm;区试平均单产501.36 kg/667 m2(2015年平均单产为 466.44 kg/667 m2,2014年为 479.02 kg/667 m2,2013 年为 463.35 kg/667 m2,2012年为 461.77 kg/667 m2,2011 年为 460.74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3.86%,比2015年高7.51%,比2014年高4.66%,比2013年高8.20%,比2012年高8.57%,比2011年高8.82%。生产试验平均单产467.72 kg/667 m2。

2016年通过审定的籼型三系杂交稻平均全生育期为130.3 d,平均株高110.14 cm;区试平均单产552.96 kg/667 m2(2015年平均单产为547.87 kg/667 m2,2014 年为 543.45 kg/667 m2,2013 年为 539.70 kg/667 m2,2012 年为 538.43 kg/667 m2,2011 年为 529.53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5.16%,比2015年高0.93%,比2014年高1.75%,比2013年高2.46%,比2012年高2.70%,比 2011年高4.42%;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37.11 kg/667 m2。

2016年通过审定的籼型两系杂交稻平均全生育期134.05 d,平均株高116.10 cm;区试平均单产592.54 kg/667 m2(2015年平均单产为575.40 kg/667 m2,2014 年为 557.84 kg/667 m2,2013 年为 557.03 kg/667 m2,2012 年为 547.59 kg/667 m2,2011 年为 525.24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5.46%,比2015年高2.98%,比2014年高6.22%,比2013年高6.37%,比2012年高8.21%,比2011年高12.81%;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91.49 kg/667 m2。

表3 2016年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居前10名的品种名称及产量 (kg/667 m)2

图2 2011-2016年各类型品种区试产量

2016年通过审定的粳型常规稻平均全生育期146.80 d,平均株高97.94 cm;区试平均单产624.94 kg/667 m2(2015年平均单产为 622.85 kg/667 m2,2014 年为 612.86 kg/667 m2,2013 年为 584.80 kg/667 m2,2012年为 585.77 kg/667 m2,2011 年为 579.09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7.48%,比2015年高0.34%,比2014年高1.97%,比2013年高6.86%,比2012年高6.69%,比2011年高8.29%。生产试验平均单产625.69 kg/667 m2。

2016年通过审定的粳型杂交稻(含籼粳杂交稻)平均全生育期147.19 d,平均株高106.70 cm;区试平均单产651.96 kg/667 m2(2015年平均单产为661.66 kg/667 m2,2014 年为 617.97 kg/667 m2,2013 年为 629.95 kg/667 m2,2012 年 为 658.86 kg/667 m2,2011 年 为589.61 kg/667 m2),比区试对照增产8.91%,比2015年低1.47%,比2014年高5.50%,比2013年高3.49%,比2012年低1.05%,比2011年高10.57%;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636.96 kg/667 m2。

从图2可以看出,各类型品种区试产量在2011-2016年均呈上升趋势;在2016年通过审定的品种中,粳型杂交稻和粳型常规稻产量较高,籼型两系杂交稻和籼型三系杂交稻次之,籼型常规稻最低,这与2011-2015年笔者的分析结果类似[1-5]。将各类型水稻2016年区试产量居前10位的品种名称及单产列于表3。

2.3 通过审定品种(组合)的米质情况

据统计,2016年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优质达标率为 45.90%,2015年为 45.27%,2014年为 46.60%,可见,这几年我国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品质状况总体较为稳定。品种优质达标率籼稻为43.95%(2015年为34.93%,2014年为 39.38%,2013年为 39.08%,2012年为35.14%,2011年为30.04%),粳稻为51.79%(2015年为 74.17%,2014年为 63.31%,2013年为 58.78%,2012年为 56.03%,2011年为 55.81%);杂交稻为41.77%(2015年为 35.09%,2014年为 38.87%,2013年为 38.30%,2012年为 32.57%,2011年为 30.22%),常规稻为56.91%(2015年为69.92%,2014年为61.39%,2013年为 59.40%,2012年为 58.78%,2011年为57.69%)。其中,籼型常规稻为55.56%(2015年为45.45%,2014年为 44.44%,2013年为 55.00%,2012年为55.17%,2011年为48.48%);籼型两系杂交稻为51.82%(2015年为 36.54%,2014年为 45.83%,2013年为 46.43%,2012年为 31.34%,2011年为 35.38%);籼型三系杂交稻优质达标率为34.94%(2015年为32.32%,2014年为 35.11%,2013年为 33.89%,2012年为33.33%,2011年为28.73%);粳型常规稻为57.47%(2015年为 78.00%,2014年为 66.39%,2013年为60.18%,2012年为59.80%,2011年为61.97%);粳型杂交稻为32.00%(2015年为55.00%,2014年为41.18%,2013年为 50.00%,2012年为 28.57%,2011年为26.67%,2010年为40.74%)(表4)。对 2011-2016年通过审定品种的优质达标率进行比较后发现,2016年杂交稻品种的优质达标率有所上升而常规稻品种有所下降,籼型水稻品种品质有所提高而粳稻品种有所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2016年籼型两系杂交稻优质达标率大幅上升的缘故。与三系杂交稻相比,两系杂交稻不受恢保关系制约,无需特定的恢复基因,配组自由度大,在品质改良上具有特殊优势[6]。但总的来说,目前粳型常规水稻品质表现还是最好,籼型常规水稻次之,籼型三系杂交稻表现较差。

表4 2011-2016年通过审定品种优质达标率 (%)

表5 2011-2016年通过审定水稻品种米质主要指标优质达标率

2016年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品质达国标3级以上的有207个(含宣粳糯1号、皖垦糯2号、糯两优561、黔糯优11、信优糯5533、紫玉糯、大丰糯等糯稻品种);达国标2级以上的有76个,分别是农香24、莉苗占、粤美占、华航48号、中深1号、文稻16号、美香新占、黄齐占、中广丝苗5号、粤黄广占、黄广丝苗、鄂香优华占、T 香优 557、韶优 766、荃优 822、安优 520、银丰优华占、泰优航1573、泰优871、深优9527、天优华9、兆优 5455、和丰优 6377、鹏优 6377、隆晶优 2 号、龙两优110、两优华363、隆两优899、广两优2388、惠两优7408、隆两优黄莉占、晶两优534、隆两优1206、晶两优 1377、两优 1318、天两优 953、两优 831、两优 5916、两优6031、两优585、两优8098、两优906、丰两优3948、玖两优黄华占、和两优332、粮粳10号、松辽838、云粳 43 号、龙稻 24、龙稻 25、松粳 22、龙稻 26、龙庆稻6号、牡丹江35、北稻1号、龙粳50、龙粳51、龙粳52、龙粳53、龙富1号、龙庆稻5号、黑粳10号、沪旱61、吉粳 303、垦育 118、晋稻 16号、浙粳 70、泗稻 15号、盐粳16号、武运粳32号、常农粳10号、晚粳W328、天隆优619、浦优 201、甬优 1140、交源优 1号。

从表5可以看出,2016年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主要米质指标优质达标率相比前5年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且均以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表现较差。垩白粒率、垩白度仍是制约我国水稻特别是杂交水稻品质提高的主要因子。

2.4 审定品种(组合)抗性表现

据2016年审定品种抗病性统计结果表明,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等主要病害综合抗性较好的品种不多,但有些品种对单个病害或几个病害的抗性表现较突出。对稻瘟病抗性表现较好(抗或高抗)的品种有:吉优360、和两优3398、Y两优305、黄齐占、黄广华占1号、粤黄广占、莉苗占、黄广丝苗、裕优 098、谷优 1263、丰田优 1179、和两优 332、龙优766、圳优21、顺两优民占、龙丰优9802、丰田优618、丰田优116、丰田优553、深两优828、永丰优8653、长优 736、韶优 766、野香优 688、五优 736、吉优736、卓优217、恒丰优1179、大丰糯、华航 48号、粤美占、甬优 4550、群优 766、裕优美占、裕优 116、深优5113、卓优2号、五优粤禾丝苗、鹏优6228、吉优186、早优736、南桂占、粤新油占、荣优华占、天隆优619、松辽838、晶两优534、隆两优534、隆两优1212、千乡优416、内优 683、毕粳优 3 号、株两优 831、C 两优 817、五山丝苗、隆两优899、Y两优1500、龙稻24、龙稻 25、松粳22、龙庆稻6号、牡丹江35、北稻1号、龙粳53、龙粳54;对纹枯病抗性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泗稻15号、苏垦118、常农粳10号、晋稻16号、汴稻1号、新稻69、Y两优 800、科两优 9、Y 两优 886、Y 两优 808、Y 两优 188、广两优9826等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泸优0627、上农粳2号、皖垦糯2号、未两优211、两优160、上农粳2号、文稻16号、会粳17号、云粳42号、云粳43号、楚粳41号、楚稻2号;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金粳667、淮稻20号;对稻曲病抗性表现较好的品种有:徽两优858、隆两优899、早籼 618、早籼 108、早籼 110、两优 2016、两优906、丰糯1246、广粳糯2号、株两优899、龙两优110、正香优 217、两优 9526、两优 818、两优 3057、C 两优198、两优 9919、辐优 8 号、两优 799、两优 160、上农粳2号、Y两优1500、五山丝苗、深两优571、安两优166、Ⅱ优 050、隆两优 866、两优 8098、G 两优 1719、两优8025、两优 1105、宣粳2号、当育粳0717、晚粳 W328。

通过对这些品种选育单位分析后发现,对稻瘟病抗性表现较好的品种主要由广东、浙江和黑龙江选育,特别是广东,在其通过审定的61个品种中有43个达到抗或高抗水平;对纹枯病表现较好的品种主要由江苏、河南选育;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表现较好的品种主要由江苏选育;对白叶枯病抗性表现较好的品种主要由云南和安徽选育;对稻曲病抗性表现较好的品种主要由安徽选育,其通过审定的56个品种中有32个表现为抗或高抗,还有14个品种的抗性在中抗~抗之间。

3 小结与讨论

2016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492个次,其中,籼型常规稻36个、籼型两系杂交稻137个、籼型三系杂交稻166个、粳型常规稻87个、粳型杂交稻25个、不育系41个;粳型杂交稻和粳型常规稻的产量表现较高,籼型两系杂交稻和籼型三系杂交稻次之,籼型常规稻最低,但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籼型两系杂交稻。对2011-2016年通过审定品种的优质达标率进行比较后发现,籼型水稻品种品质有提高而粳型水稻品种品质却有所降低,杂交稻品种品质有所上升而常规稻品种品质却有所下降。2016年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的品质提升较多。垩白粒率、垩白度仍是制约我国水稻特别是杂交水稻品质提高的主要因子。吉优360等品种对稻瘟病抗性较好,这类品种主要是由广东、浙江和黑龙江省选育;泗稻15号等对纹枯病抗性表现较好,这类品种主要由江苏省和河南省选育;金粳667、淮稻20号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表现较好,系由江苏省选育;文稻16号等品种对白叶枯病抗性表现较好,这类品种主要由云南省和安徽省选育;徽两优858等品种对稻曲病抗性表现较好,这类品种主要由安徽省选育。

2011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扶持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中央财政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为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立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免征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种子生产经营所得税,在兼并重组方面给予税收优惠等,对种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种业企业的研发力量进一步加强,选育出的品种数量越来越多。2016年企业参与选育的品种比例达到了69.92%,与前5年(2011-2015年)的统计数据相比,这个比例逐年上升,说明种业企业将成为品种选育的主要力量。

[1] 林海,庞乾林,阮刘青,等.2011年我国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J].中国稻米,2012,18(5):8-11

[2] 林海,庞乾林,王志刚,等.2012年我国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J].中国稻米,2013,19(6):7-10.

[3] 林海,庞乾林,王志刚,等.2013年我国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J].中国稻米,2014,20(4):33-37.

[4] 林海,庞乾林,王志刚,等.2014年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特性分析[J].中国稻米,2015,21(6):7-12.

[5] 林海,庞乾林,王志刚,等.2015年我国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基本特性分析[J].中国稻米,2016,22(6):4-9.

[6] 卢兴桂.两系法杂交水稻理论与技术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9-12.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Varieties Registered in China in 2016

LIN Hai,WANG Zhigang,E Zhiguo,PANG Qianlin*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 310006,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492 rice varieties,including 36 conventional indica rice,137 two lines indica hybrid rice,166 three lines indica hybrid rice,87 conventional japonica rice,25 japonica hybrid rice,41 sterile lines,were registered by Crop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in China in 2016.Average yield of conventional indica rice was 501.36 kg/667 m2,increased by 3.86%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two lines indica hybrid rice was 592.54 kg/667 m2,increased by 5.46%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three lines indica hybrid rice was 552.96 kg/667 m2,increased by 5.16%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conventional japonica rice was 624.94 kg/667 m2,increased by 7.48%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japonica hybrid rice was 651.96 kg/667 m2,increased by 8.91%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The quality of japonica ric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indica rice;the quality of conventional ric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hybrid rice.The quality compliance rate of japonica rice was 51.79%,indica rice was 43.95%,conventional rice was 56.91%,hybrid rice was 41.77%.Some varieties with good resistance to single disease were listed.

rice;registered varieties;yield;grain quality;resistance to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China

S511.3

A

1006-8082(2017)06-0001-07

2017-08-20

中央级公益性行业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4RG007-5)

猜你喜欢
两系杂交稻达标率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神农传人
——农民邓祚荣曾绘的水稻“两系”育种神话图谱
移栽密度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来安县两系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粤北地区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营养素摄入情况调查研究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