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防治与护理措施及效果

2017-12-20 10:20包乐伟
当代医学 2017年36期
关键词:感染率传染病病情

包乐伟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防治与护理措施及效果

包乐伟

(辽宁省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目的 探讨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防治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33例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6例)和实验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相关的防治和护理,比较两组相关知识知晓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健康习惯的养成及自我保健意识等与实验组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院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治疗需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明确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药物治疗和护理方案,以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有效控制疾病发展,缩短康复时间。

护理措施;临床防治;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指SARA、禽流感以及甲型H1N1、H7N9等临床近年来相继出现的新型疾病,其对广大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1]。鉴于上述疾病具有新发性质特点,再加上人群免疫力普遍较低,很容易在短时间内疚出现大范围传播现象,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多器官损伤、呼吸衰竭等情况,死亡率较高,进而影响社会安定,造成群众恐慌[2]。本文选取33例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3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33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6例)和实验组(17例),实验组男7例,女10例,患者年龄6~52岁,平均年龄(39.6±5.0)岁;病程6~55 d,平均病程(20.6±3.7)d。临床症状:全身乏力7例,呼吸急促5例,呕吐腹泻10例,发热12例,重症2例。对照组男9例,女7例,患者年龄7~51岁,平均年龄(40.3±4.9)岁;病程7~56 d,平均病程(21.5±3.6)d。临床症状:全身乏力3例,呼吸急促2例,呕吐腹泻6例,发热12例,重症1例。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统计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治疗,用药方法及剂量遵医嘱。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相关的防治和护理,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①制定并完善严格的隔离制度:日常隔离工作必须达到合理、有序和严格的标准。若患者初步怀疑或已经被确诊为传染病,则需将其隔离在特定场合,隔离场必须设定明确显眼的隔离标志。只有严格执行个人防护之后才可允许进入隔离区。杀菌消毒工作必须全面严格的进行,可选择化学或物理方法进行消毒,无论是人体表面还是生活用具、患者排泄物等周围的环境都必须进行彻底杀菌,以防病毒传播。明确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3]。②加强病情监测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记录。同时也要观察患者的痰液颜色、量、口唇变化等。若患者痰液较多,则需要给予抗炎、祛痰治疗,在此期间禁止使用可待因等中枢镇咳药,因为此类药物会抑制咳嗽中枢,并使呼吸道发生阻塞,加重病情。若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则需尽快进行氧疗或机械通气治疗;氧疗过程中需要对氧气输入装置、流量等进行密切注视,同时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检测,以免压力过高引起纵膈气肿或肺气肿。若患者体温≥39℃,可选择合理方式进行降温;维持呼吸道畅通[4]。③病情缓解期护理指导:继续观察患者呼吸节律、频率的变化。教会其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方法,以使其呼吸功能得到明显增强;定期为患者作胸部物理治疗,依据其肺部呼吸音情况合理选择扣背部位,每次进行10~20 min左右。对患者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嘱其多吃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必要的情况可遵照医嘱为患者进行静脉营养支持护理,以使机体抵抗力得到显著增强。④病情康复期护理指导:护理人员在患者病情进入康复期后要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嘱其保持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与患者之间保持耐心交流,实施心理疏导和宽慰,将健康知识传授给患者,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定期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根据其病情变化对护理措施进行适当调整。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健康习惯养成及自我保健意识等情况,并对其临床防治效果、院内感染率进行统计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20.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对照组与实验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习惯的养成以及自我保健意识进行统计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治愈率和院内感染率比较 实验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院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临床治愈率和院内感染率比较(n)

3 讨论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起病速度快、传播途径复杂、传染性极强等特点,其是传染病领域最主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一旦出现爆发性流行,基本上无法控制,从而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十分严峻的威胁[5]。尤其是近年来,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病种已经发展成为几十种,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的新病种,其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性。因此临床方面必须对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加大工作力度,以便有效控制疾病,尽可能减少其对社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6]。针对甲型H1NI、H7N9流感、SARS等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对其进行防治时必须遵循尽早发现、尽早隔离、尽早确诊和尽早治疗的基本原则。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适当调整护理措施,以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和心理特点对护理的各个主要环节进行准确把握;对医院内监测要进一步加强,做好控制和预防相关工作,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在护理干预全过程中融入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并在医护人员监督指引下,纠正患者错误的生活习惯,使其始终保持健康的行为,以促进其病情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愈率和院内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防治和护理工作对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作用,且可取得显著性的临床治疗效果。此外,本组研究还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习惯的养成以及自我保健意识均比对照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防治及护理,可显著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1] 李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以及防治要点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5(10):131-132.

[2] 李晓燕.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956例防治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78-80.

[3] 史孪瑛.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283-284.

[4] 黄云华,宋志欣.分析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5,5(29):251.

[5] 孔庆新.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防控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1-2.

[6] 杨芳.感染控制及护理在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32(13):98-10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6.089

猜你喜欢
感染率传染病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