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云南产业实际,深耕纤维这片热土

2017-12-20 01:22滕启跃
中国纤检 2017年8期
关键词:纤检局纤检茧丝

滕启跃

云南地处边疆,民族众多,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要地,也是我国与东南亚国家贸易的桥头堡。云南纤检局立足产业实际,将纤检工作的开展与产业发展、群众需求紧密结合,获得了从百姓到地方政府的普遍好评。

为民惠民,百姓赞赏

养蚕缫丝,云南自古有之。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的东桑西移战略实施,云南茧丝产业大规模发展,目前茧丝产量稳居全国前三。云南蚕种,蜚声全国,不久前更是与神舟十一号飞船一起升天,进行太空试验。

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茧丝绸产业可以吸引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同时搭配旅游观光、高原特色农业,更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今年,云南省纤检局为实现对茧丝质量的更有效监督管理,特别成立三个督查组。由局长王从强和两个副局长亲自带队,在茧丝主产区进行全覆盖质量监管,并将这种做法形成一个常态化的机制。

“从去年开始,商务部取消了干茧收购许可证制度。这在活跃市场的同时,不免会给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些茧贩子为了牟取暴利,极容易造成毛脚茧、劣质茧泛滥。”王从强说。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规范市场秩序,云南纤检局检查组深入田间地头、大小干茧收购点,对茧丝质量进行了无死角的监督,取得了良好效果。

“茧丝绸产业可以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很多年轻人从东南沿海吸引回当地工作,解决我们日趋严重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守护好这一方产业,不但是一笔经济账,也是一笔民生账。”王从强说。

今年,云南纤检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联合农业、科技、发改等多个部门,牵头制定“云南桑蚕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和产业规划”,为茧丝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打下牢固根基。

父母子女,人之大伦,然而由于经济原因很多家庭却不得不离散两地,父母不能孝敬,子女无法照顾。云南纤检通过守护茧丝产业健康发展,带动当地就业,实实在在的做到了惠民为民。

护航产业,企业认同

随着国家的西部开发和产业政策转移,在云南蓬勃发展的不只茧丝产业。以纺织产业为例,保山市轻纺园区建成第一年,就有36家企业建成、投产,并且当年见效。云南纤检局在产业发展中,对企业进行质量监督,提供标准服务,切磋工艺手段,帮助进行品牌培育,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同。

“纺织服装企业愿意与纤检接触。我们与企业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监督被监督,更是一种服务合作的关系。目前在云南,和纺织企业对口合作最多的部门就是我们纤检。企业很多时候有现实需要,可是这些诉求又不知道向谁去反映,这时候我们就会尽量给他们提供帮助。”王从强说。

去年,质检总局出台《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云南纺织企业建议,希望纤检机构在实施过程中更多地以产品质量为主线,从原料、加工工艺、检验到市场供给,全链条的监管。“这与我们的思路不谋而合。企业也在呼唤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才能不让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发生。”王从强说。

目前,云南纤检对絮用纤维制品采取二维码监管,对通过批次检验合格的产品,发放企业二维码标识。普通消费者可以在每一件产品上找到二維码,只要扫描二维码,通过上网就可以了解产品信息,包括检验报告、原料信息等。

“很多纺织服装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思路,可以增加品牌在消费者中的公信力,希望能够运用到服装制品上。目前我们也在朝着这个方面努力,将这项创新制度更加完善。”王从强说。

云南纤检,立足为产业办实事、办好事,得到纺织企业认可,而这种融洽的关系,也为纤检机构的质量监督工作提供了方便之门,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有为有位,政府信任

有效开展工作,实现对纤维及其制品的有效监督,不能靠单打独斗,离不开多部门联动配合。

目前,云南省纤维制品质量监管,已经形成了由纤检主导,教育、工商、民政、公安等多部门协作配合的良好机制。今年,云南纤检局联合省政府“双打办”掀起了几次打假高潮。省政府更是将对于纺织品的监管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的第四位。

这种良好局面的形成,离不开云南纤检局的努力争取。

“一是突出对纤检工作的宣传,通过见诸报端、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将纤检日常工作展现出来,并将工作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暴露,让社会了解存在的问题;二是要主动汇报,积极与教育、民政、卫生部门进行接触,开联席会,在取得一定共识的基础之上,再一起向省政府汇报。”王从强说。通过这种形式,纤检机构给地方政府留下深刻印象,工作得到了认可。

今年,云南纤检局牵头制定了云南本地的“校服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和“桑蚕产业规划”。

在纤维及其制品的管理方面,云南纤检局切切实实地站在了主导地位。

严格治军,强化队伍

云南纤检队伍结构相对比较老化,这在带来丰富工作经验的同时,也容易造成知识更新慢,滋生懒散情绪等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云南纤检局内部每周一都要进行一次集体学习。其中会安排案件讨论,检验情况分析,法制法规学习,各个部门要对上周工作情况做详实汇报。通过周一例会集体学习,做到了上情下达、统一思想,队伍建设的目的。

“这种学习不是简单地念念文件,走走形式。而是真正落到实处。开展了什么工作?发现了什么问题?需要其他部门怎么配合?下一步准备怎么做?都要切实地进行交流。”王从强说。

此外,在局务管理中,云南纤检局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

“作为局长,我首先要对局里工作全面负责,无论是业务工作,还是作风建设、队伍建设。同时分管副局长,又要在本分管部门、分管行业,落实主体责任。中层领导,要对自己的科室负责。”王从强说。通过层层落实,签订岗位责任书,每个人的工作都落到了实处,工作效率大大加强。

云南纤检局在日常的执法工作中,同样建立了颇多符合法治化进程的规章制度。譬如在行政执法中执行的“一表一卡”制度,在当地评价颇佳。

“一表”是“云南纤检执法情况登记表”,“一表”由执法人员发放给行政相对人,对纤检机构执法中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价,然后寄回到省纤检局的人事监察科;“一卡”是“廉政监督卡”,目的是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包括是否尊重程序正确,是否出示证件等细节,同样由行政相对人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评价,最后寄回省纤检局。

通过一系列措施,云南纤检局建成了一支高效的团队,为工作上取得良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纤检局纤检茧丝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纤检》
家蚕高品位茧丝新品种“夏81×春12·春22”的选育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内蒙古:纤检局针对实际需求制定相关标准
两广二号茧丝力学性能调查与分析
鲜茧丝与干茧丝在梭织纬线上的使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