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启蒙的文化反思

2017-12-20 13:24王晓明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启蒙中国文化

王晓明

摘要:相较于西方启蒙,中国启蒙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中国的启蒙不是简单按照西方模式和思想路径进行的。这也决定了中国启蒙的历程必然伴随着“启蒙”与“救亡”、“富强”与“文明”、“解构”与“重建”的矛盾。

关键词:中国文化 启蒙 現代反思

中国文化启蒙的发展历程,始终围绕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在启蒙的语境中,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化浪潮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中国文化启蒙历程也呈现一种西风日盛、中学渐衰的发展趋势。反观中国启蒙的历程,由于受到救亡图存的窘迫形势和谋求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免功利的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启蒙问题依然是很值得反思的文化现象。相较于西方启蒙,中国启蒙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启蒙”与“救亡”

中国的现代启蒙与西方启蒙运动发生的历史语境存在根本不同。西方现代化是从自主发生的商品进程出发的,是从西方社会内部自主发生的,体现为鲜明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与西方商品经济下的启蒙话语不同的是,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是一个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封建经济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导经济形态,社会个体的自我意识在客观上并不具备。缺乏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在外部因素作用下的启蒙话语自然就带有极大的非自主性质。因此,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力虽然也来自于中国社会内部,但它的诱发原因毕竟来源于外部力量,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现代化进程,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毛泽东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己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虽然在深层的意义上,中国早期知识精英们注意到了中国需要启蒙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他们无法真正跳出“救亡与启蒙”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因此,在真实面对当时中国的问题时,就只能按照西方启蒙的逻辑和框架来打量中国的社会现实。他们试图模仿西方来实现救亡图存和国富民强的目的,以求恢复或者提升其在世界中的地位。中国社会由此经历了一系列以救亡图存为目标的现代化探索之路:洋务运动、戊戍变法“立宪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主被动交织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但由于许多内外部原因,这些运动不但没有取得显著成绩,反而在内外交困的环境中丧失了国家统一这个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因此“救亡压倒了启蒙”成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更为迫切的现实问题。

“救亡压倒了启蒙”的社会历史境遇提醒我们,一种由外部因素推动下的启蒙注定是被动的、不完整的,因而也就很难成功。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自由主义思潮所主导的启蒙与现代性运动没有成功,而由马克思主义所主导的社会主义启蒙却最终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二)“富强”与“文明”

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毛泽东指出:“在一个半殖民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①因此,中国现代性启蒙也要放置于挽救国运、求得国富民强的大背景之下去理解。“富强”更多关涉的是国家的崛起,而“文明”问题即安身立命的问题则关涉到人类历史演化中生存方式和意义系统的更新诞生,它关乎“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与否。“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追寻强国梦之中,富强压倒文明始终是中国的主旋律。……以寻求富强为中心,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崛起。……在富强这张脸谱上,中国已经步入‘现代,而‘现代的代价却是‘中国的失落——不是国家主权意义上而是文明主体意义上的中国”。②

关于这方面,很多学者在反思新文化启蒙运动的时候已经意识到,“科学”和“民主”的启蒙理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工具理性”层面。“工具理性”是一种目标定向理想,也就是说它以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控制作为最终目标,人仅仅被视为其实现目标的手段。就 20 世纪中国的现代性启蒙来说,“工具理性”的体制化运作大举侵占了生活世界的领域,科学知识成为独断性的知识取代了智慧培养,工艺技能压倒了人生学问。人沦落为实现国富民强的手段,人的“价值理性”完全被淹没,这已经偏离了启蒙精神的本来目的。余英时先生曾尖锐地指出: “中国现代的表面变动很大,从科技、制度,以至一部分风俗习惯都与百年前截然异趣。但在精神价值方面则并无根本突破。”③因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有感于“富强”情境下“人文精神”的失落,提出“重建人文精神”的口号。这其实是对现代启蒙精神的一种回归。

(三)“解构”与“重建”

晚清到民国以来的百年中国,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发生危机并逐渐解体的过程,也是现代文明体系建构的过程。对传统文化的“结构”与“重建”本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其基本意义乃是从中古僧侣阶级及烦琐的经院哲学的侄桔中解放出来,热烈向慕希腊古典文明,它的基本动向是“复古”,而其作用则自觉地不自觉地变为“开来”。它在一切知识领域中同一切旧的权威和势力作斗争,但不仅仅是否定和破坏;相反,它是在清除旧时代的垃圾,在旧的废墟上建立起了新的更加坚固的知识大厦。所以,启蒙运动的任务不仅仅在于破坏,而更重要的在于建设。

从晚清到民国初期的启蒙运动表现为一个循序渐进的三部曲,由洋务运动追求 “富国强兵”,到 戊戌变法主张“兴民权”、“开民智”,再到新文化运动要求改造国民性和全面的文化更新。在这个不断深入的启蒙过程中,“西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中学传统则危殆日深。这个启蒙三部曲的最终也是最偏激的旋律就是五四运动的“全盘西化”。五四运动的先驱们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是彻底的、全面的,特别是对以传统封建道德的批判,几乎达到了今人也无法企及的程度。然而,“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立”。只有在旧的废墟上建立起新的大厦,“破”才更有意义。令人遗憾的是,五四运动的先驱并没有完成“立”的任务,他们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那样,在否定旧思想的同时建立起一套新的完整的思想体系。

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倡“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等观点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提供了一条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独特路径。然而,建国以后对传统文化的偏激改造,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陷人了价值沦落和道德枯萎的无序状态中,最终所滋生的一种结果便是在中国这个国度里文化失范导致了社会的混乱。

可以看到,中国的启蒙运动基本上是沿着一条不断摈弃传统的道路前进的,日益加强的“西化”倾向和急功近利的变革心态使得中国的启蒙历程未能像西方启蒙运动那样把传统与更新辩证地统一起来。作为一种“外发型”的现代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不同的斗争、抗拒、融合、认同中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双重功能始终推动或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但从传统到现代不是一个历史的断裂,而是传统上的现代化变迁过程。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交替过程中,解构和重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现状看,解构已经趋于完成,重建须待时日。

参考文献: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页。

许纪霖: 《中国如何走向文明的崛起》,载《知识分子》论丛第 10 辑《何种文明?中国崛起的再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年。

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第110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启蒙中国文化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再论中国近代史上的启蒙与救亡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正字起步,初墨启行
言意共生,语文的“启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