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配电自动化的进展及若干建议

2017-12-20 01:28刘同同薛彦召刘天臣马仲涛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9期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发展建议发展趋势

刘同同+薛彦召+刘天臣+马仲涛

摘要:为实现电网智能化运作模式,保证电网运行能够与时代发展需求相符,国内开始推行自动化配电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果,而业内对于配电自动化发展的研究仍在继续。通过对我国配电自动化发展的介绍,预估出今后配电自动化发展趋势,并就其发展提出相应建议,旨在提高国内配电自动化发展水平,保证国家电网整体运行质量。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发展概述;发展趋势;发展建议

所谓配电,是指电力系统和用户直接相连,且会向用户提供电力能源的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配电变压器以及配电变电所等设备所组成,在电网运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往国内电网存在着配电重视程度不足以及网络较为混乱等方面的问题,在实施配电自动化后,各项问题都得到了切实解决,电力自动化系统发展进入到了新阶段。为对国内配电自动化(以下简称自动化)展开深度研究,相关人员首先应对自动化发展进程进行了解。

1、中国配电自动化发展概述

国内配电自动化起步相对较晚,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曾出现过自动化试点高峰期,但因当时国内整体配电自动化技术相对有限,无法在设备运行之前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一般都是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陆续发现各种问题,这样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同时也会对配电自动化推广形成直接阻碍,会使相关企业产生一定顾虑[1]。

随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升,国内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以及主站研究工作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国内学者开始按照时代发展需求,将网络通讯技术以及其他现代化技术融入到了自动化技术之中,进一步提高了国内自动化技术水平。

2、配电自动化发展趋势

2.1更加关注配电网优化与电能质量

由于电力市场开始向市场化模式发展,因此配电自动化技术也会随之发生相应改变,会不断深化技术改革,按照市场发展情况加大对配电网以及电能质量优化工作关注力度,会将效率管理作为今后新的工作重心,并会在完善用户服务前提下,加大电网运行性能优化方案研究,确保能够准确测量与监控电能质量,且可以对数据进行精准分析与统计,能够高质量完成配电补偿工作,进而开发出新型配电自动化系统。

2.2系统开始向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以往配件自动化系统多以直接负荷控制以及大用户远方抄表等单项性系统为主,此种系统运用单项自动化方式,容易出现数据重复以及功能叠加等方面的问题,且单相功能关联较为密切,无法达到多数用户用电需要,很难达到预期电能质量。同时在进行规模化扩展过程中,企业还需对投资合理性进行分析,操作较为复杂,今后,配电自动化系统会逐渐解决各项问题,并开始向综合化、智能化以及集成化方向进行发展。

2.3高新技术会得到迅速发展

新型技术是支持自动化系统进行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保障,因此业内学者应保持持续研究热情,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完善与开发。例如,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研发出用户电力技术(图1为用户电力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运用方式),也被称之为是“定制力技术”[2]。该项技术的运用,使电能质量问题得到了切实改善,不仅操作相对较为便捷,而且运用成本较为合理,可以达到多数用户用电需要。因此未来高新技术发展,仍然会是国内配电自动化发展主流趋势。

3、配电自动化发展建议

3.1强化配电网应急性能

通过对配电自动化技术调查发现,目前该项技术常见故障主要以配电网馈线为主。在特殊环境中,配电网可能会出现多条或单条10kv母线失压问题,若故障母线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大规模配电网停电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民众的正常生活与工作[3]。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确保国家电网结构合理性,要将电网和配电自动化技术结合在一起,切实对配电网应急性能进行强化,要保证在紧急情况发生时,配电网可以在自动化系统的带动下,自动做出应对,确保在突发状况下,配电网仍然可以保证向用户正常进行供电。

在进行配电建设时,多数问题都会发生在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所以技术人员要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对配电网进程进行优化,以保证整体电网运行稳定性。

3.2保证配电自动化和继电保护协调性

运用继电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故障所在,并对其展开相应处理,以防止故障态势扩大,最大限度降低大规模停电问题的发生。但由于继电保护安装步骤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连接的设备类别也较为丰富,因此继电保护始终没有达到大范围应用目标,运用范围相对较为局限。为此,技术人员应尝试通过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实现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的协调性配合,以达到对继电保护进行简化的目标,减少不必要的安装环节与设备连接,以确保继电保护保护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保证配电自动化能够拥有更多选择性,从而为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与优化奠定良好基础。

3.3增强配电网供电性能

(1)国内配电网的设备利用率相对较低,为保证相关准则标准,双环状电缆以及架空线路等设备的负载率都应保持在50%,而“多供一备”以及“互为备用”等接线模式的运用,也会切实提升设备利用效率,但在进行故障处理时,要按照模式化步骤进行处理,以保证设备性能发展[4]。

(2)在运用多分多段多联络模式的配电网之中,如果主干线出现问题,需要通过变电站对故障电流进行切断,自动化系统会按照人工查线结果以及故障指示器提醒,对故障位置附近故障开关进行隔绝。如果故障没有发生在出线开关附近,技术人员在进行故障维修过程中,要对出线开关进行闭合,以保证故障上部分供电。若联络配电网中的电源点出现问题,则需通过处理电源所在出现开关的方式,对问题线路进行隔离处理,并对设备进行逐一电源恢复,以达到恢复线路供电的目标。

(3)在运用多供一备模式的配电网之中,如果主干线发生问题,要经由变电站对出线断路器进行电流切断处理,且要按照人工检查以及故障系统提示,对故障位置进行确定,以便对故障所在区域开关进行隔离处理,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与上种模式配电网基本相同,如果故障没有发生在出线开关附近,则还是通过闭合方式对故障上部分供电进行恢复。但如果故障位置下部分需要恢复供电,则需通过挑选专用备用电缆的方式,排除下部分故障。

(4)如果在多供一备配电网中出现正常供电问题,这时维护人员在对故障位置以及发生原因进行确认之后,可以通过直接跳开线路出线开关的方式,对故障线路进行隔离处理,且要对上线路尾部的联络开关进行闭合处理,并通过对备用电缆的应用,完成整条故障线路再次供电,确保配电网可以达到正常运行状态,以达到切实提升配电网运用效率的目标。

结束语:

虽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对,我国配电自动化还存在着上升空间,但就总体而言,国内配电自动化行业已经得到较大进步。有关部门应结合国内综合国情以及社会用电需要,合理对配电自动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要按照整体自动化技术水平以及企业发展基础,通过强化配电网应急性能以及供电性能等手段,切实带动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保证国内配电系统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吕德松.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与进展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58-59.

[2]胡煌辉.配电自动化技术实施与进展[J].大科技,2017(17).

[3]李江華,夏丽靜,侯瑞鹏.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技术关键点及进展[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157-00157.

[4]付铁奎.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中外企业家,2014(10X):108-108.

作者简介:

第一:刘同同(1990-)女,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族:汉,职称:无,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第二:薛彦召(1989-)男,河南内乡人,民族:汉,学历:硕士研究生。工作岗位:城区配电。

第三:刘天臣(1995-),男,安徽省蚌埠市人,民 族:汉 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配电检修。

第四:马仲涛(1990-)男,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族:汉,职称:无,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压线路带电检修。

猜你喜欢
配电自动化发展建议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分析
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的构建研究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