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域下社区融合新路径:从睦邻中心到睦邻家园

2017-12-20 22:40刘宪娟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9期
关键词:现代性

刘宪娟

摘要:现代性社会下,社区作为生活共同体的属性日渐弱化,居民之间彼此成为“旁观者”,缺乏沟通与交流,成为“互不相关的邻里”,为了促进社区融合,打造温度城市,杨浦区探索了以睦邻中心为基点建设睦邻家园的道路。本文正是在现代性的视域下,介绍了睦邻中心在社区融合方面的作用,探索如何通过睦邻家园的建设促进社区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现代性;社区融合;睦邻中心

一、现代性视域下社区融合的必要性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住宅供应体制从集体供给转向市场供给后,原有基于血缘、地缘因素建立的社区,其共同体的属性在逐渐消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居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社区也越来越难以发挥其共同体的作用,因此很多人认为城市社区已经不再是同共体,或者说即使保留有共同体的框架,却也无法发挥共同体的作用。因为倘若“社区是共同体,其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会比较高,居民之间的互动与联系会比较多,同时,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也将会比较高。”[1]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即使居住在同一个社区,空间上的近距离接触并没有使居民在情感上近距离接触,反而是社会的“现代性”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现代社会,人人都是社会生活的“旁观者”,而不是行动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旁观者:我们不仅知道我们需要做一些事情,也知道我们做的远远不够;而且,我们并不渴望做的更多或更好。[2]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个旁观者的制造工厂,每天把大量的人变成他人生活、社会生活的旁观者,不去参与他人生活,不参与与自身无关的社会生活,尽量不与身边无关的人或事发生联系。这是一个强调个体的社会,从生活到娱乐,从工作到教育,从意识到制度,从社会福利到社会流动,都从“个人”出发,社会制度、社会服务的完善在无形中促使人们误以为可以依靠自己组织安排各自的生活,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关心,依靠自己就可以很好的生活。社會的现代性使个体在形式上可以脱离群体,但并不意味着个体不再需要群体。事实上在很多社会调查中,人们都表现出对邻里互识、朋友结识的强烈兴趣。当人们作为旁观者通过很多途径直接或间接的,主动的或被动的得到一些不幸的信息时,大多数人会选择保持自己“旁观者”的态势,部分旁观者会做出一些间接的反应,通过一些机构捐赠一点自己的“良心”,但也仅限于此,多数人会冷漠的忘记这件事情,并不会去追寻这些不幸产生的根源或者如何根除这些不幸。

现代社会是一个缺乏沟通的社会。人们倾向于认为,他们个人安全的危险和外来人的闯入是有关联的,而我们的不受威胁的安全和保障,也与净化有着必然联系。[3]因此从心理上人们排斥与陌生人的接触与交流,当陌生人企图加人们已有的“集体”时,他们会试图从这一集体中将他们剔除出去。“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仅变成成人对孩子的一个警告,现在也变成了成年人的常规戒律。科学技术及信息化工具的不断发展,使时间越来也具备瞬时性,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存共处的模式,改变了人们参与集体事务的方式,它们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但实际上使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网络”使人们首先想起了一张联系之网,但恰恰是不联系或隔绝,分开了各种新型的人际关系。[4]人们之间依靠网络或者信息化的手段很轻易地建立起社会纽带,但却忽视了这一纽带的“易断性”,纽带的建立与断裂同样容易。人们利用手机方便的建立起庞大的社会关系纽带,但手机同时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摆脱了物理空间的束缚,人们可以自由的去任何地方与谈话者进行交流,而不必要面对面。显然手机与其他电子媒介一样,“使面对面的交流变得不再重要,而且可能随时被破坏。”[5]手机有助于人们同周边近的令人不舒服的环境或者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助于避免做出承诺或建立纽带。看似密集牢固的纽带实际上恰恰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现代社会中,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作为地域性生活共同体的作用越来越弱化,家庭作为社区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其功能已经单一化,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物理空间的量化。鲍曼认为家庭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量化,“它代表着由相互联结在一起的机构(邻里、村庄、庄园、教区、行会)构成的复杂的网,在这个网中,家庭的住所紧紧地交织在一起。”[6]这个网是人们生活在一起、相互交流互动的必要条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转向“商业制”以后,以社区为单位组建的生活共同体既没有建立这个网络的精神基础,也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商业化的社区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个体导致了社区居民结构的复杂化,在没有共同的情感基础和物质基础的情况下,建立一个可供个体之间相互交流、互动的网络也难以实现。因此当下的社区居民之间虽然在地理位置上是邻里,但实际上是“互不相关的邻里”。

为了传承传统睦邻文化,实现城市传统回归,修建新型社会关系,打造新熟人社会,促进城市更新与城市再造,打造温度城市,以睦邻中心为基础,通过社区营造与城市修补构建社区睦邻家园,是现代社区治理的一项重要创新。本文所指睦邻中心是指由政府出资向专业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由专业社工负责日常管理,以项目化的方式运作,承担部分原有街道、居委会负责的公益性、福利性的服务内容,在专业化的运营下为社区各个年龄段的居民提供专业的、综合的、系统的公益性服务的机构。

二、依托睦邻中心促进全方位的社区融合

杨浦区将社区睦邻中心定位为“居民家门口的会所”,为社区居民互动交流提供公共空间,为居民议事和开展自治提供平台,为社团、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提供阵地。杨浦区按照步行15分钟设一个睦邻中心的目标,计划每个街镇建4—5个社区睦邻中心,截至目前,杨浦已建成40个睦邻中心并投入运营。社区睦邻中心根据社区居民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设置服务项目,为各类人群提供丰富多彩的、有社区特色的服务,促进社区居民从陌生人向熟人转变,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睦邻中心的建设,不仅在硬件设施上融合了更多的人性化配置,还依托社会组织负责日常运作,组建居民自治理事会,吸引更多居民主动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理性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形成良性社区自治循环体系。endprint

1.功能齐全的空间体系,为社区融合提供多样化的场地。社区睦邻中心的场地均经过专业的设计重新打造,一般场地面积较大,设计新颖,功能区齐全,大部分的睦邻中心都包括:阅读室、亲子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健身运动室、茶话室、棋牌室,每个睦邻中心根据居民需求还设置了一些特色活动室,例如婆婆妈妈工作室、健康坊、老年食堂、烘焙室等,完备的功能区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满足了居民各式各样的需求,居民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居民之间交流联系也日益增多。

2.专业社会组织运营,服务更贴合居民需求。以往由居委会开展社区服务、社区活动,服务的内容缺乏吸引力、缺少专业性,很多服务流于形式,居民参与度不高。而由社会组织运营睦邻中心,专职社工负责日常管理,相较于以前零散式服务,现在持续的、针对居民需求的服务内容更能引起居民的兴趣。社会组织会针对居民需求进行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分析了解居民的需求及对睦邻中心的建议,社会组织会根据这些需求及建议调整自己的服务内容及方案。因为社会组织的运营效果要接受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评估最终得分较低的社会组织将被“请出”,更换下一家社会组织,正是这种评估机制保证了社会组织工作的有效性。

3.服务内容多样化,吸引不同年龄段的居民。为了更大范围的服务更多的居民,社会组织根据睦邻中心辐射区域内居民的实际需求,设计了包括便民服务(电器修补、送水送餐、家政保洁等)、基础服务(电影、茶话、健身、舞蹈、歌唱、琴艺等)、专业服务(医疗、法律、心理咨询等)、特色服务(创新屋、早教亲子活动、老年食堂等)在内的四大系列服务,每一个系列服务又包含了各式各样的具体服务,每个睦邻中心每一个系列的具体内容又各不相同,这些服务内容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居民,吸引了大量居民参与睦邻中心的活动。因此很多睦邻中心日常人气很高,起到了很好的居民融合的作用。

4.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居民积极性提高。睦邻中心由第三方社会组织的运营指导,由居民发挥自治功能负责日常服务、活动管理及运作。組建居民志愿队伍,利用志愿者队伍服务社区居民。大多数睦邻中心配备的专职工作人员一般是4-5个,但睦邻中心面积大,居民参与度高,仅靠专职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因此睦邻中心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大部分依靠志愿者,有的志愿者负责所有活动室的开门及管理;有的志愿者管理阅读室;有的志愿者管理舞蹈队,歌唱队等,睦邻中心工作人员及居委会更多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

三、以睦邻中心为基点,打造睦邻家园

在睦邻中心的基础上,通过辐射性的影响,将每个小区打造成“睦邻家园”,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深入融合,设充满活力、睦邻友好的居民生活共同体。

(一)睦邻家园建设三大工程

1.睦邻主题:以互动式活动为载体,培育居民交往意识,打破居民之间的互不沟通的状态。例如开展“问候行动”、“邻里见面问个好”、“敲开对家门”、“互赠友谊卡”等,帮助邻里之间消除戒备心理,搭建邻里间睦邻友好的桥梁。

2.助邻主题:以提高社会责任感为目的,培育居民责任意识,实施“助邻工程”。宣传褒扬居民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好邻居”,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见贤思齐,真正发挥“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结亲情对子,每年开展以扶贫济困、邻里互助为内容的“亲情邻里行动”,通过睦邻亲情共结对为辖区空巢老人、困难家庭、弱势群体主动提供服务。

3.乐邻工程:现代社会由于生活压力、工作压力比较大,很多社区居民的“欢乐指数”普遍较低,有一些居民可能会因为生活、工作的压力长时间心情抑郁,这不仅对个人不好,也会影响到邻里关系的和谐。因此可以通过打造“以邻为乐”和“快乐邻居”系列文化互动,建立祥和快乐的睦邻关系。例如我们在社区里征集平时比较乐观开朗、幽默的居民组建一个志愿者队伍,成立社区版“笑傲江湖”,定期在社区内进行表演,可采用相声、小品等方式。

(二)睦邻家园整体规划

1.空间体系重组:很多居民区原有的空间建设已经包含了丰富的睦邻元素,例如小区内的广场、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但从睦邻的角度讲,这些还远远不够,因此睦邻家园的建设首先从空间体系的重组开始,通过空间重组为睦邻家园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空间重组的原则是促进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居民创造、提供更多交流互动的场所。例如在小区里搭建一处童趣小广场,通过地面游戏图案绘制吸引儿童聚集在一起玩耍,增加儿童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小区环境优美的角落增加便于交流的桌椅,将小区花坛、绿化以及其他容易受到破坏的公共设置实施认领制,由认领者负责日常的管理及维护等。

2.服务体系转型:很多小区原有的娱乐活动、体育活动、便民项目、公益活动等服务内容丰富,也很好的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但大多数情况是原有的服务和活动居民参与度不高,或者参加的居民仅限固定了一些人,无法吸引更多居民的参与,也没办法很好的发挥睦邻的功能。睦邻家园的建设以睦邻中心为载体,由专业社会组织根据居民需求设置满足各个年龄段居民的活动及服务内容,从而吸纳更多的居民参与进而建立熟识熟悉的关系,使居民之间形成互帮互助,和乐友好的睦邻氛围,把小区打造成有温度、有温情的暖心社区。

3.治理体系提升:睦邻胶原的建设必须打造以居民为主体的治理体系,建立居民自治队伍,并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设计保障自治组织的规范化发展。以往依靠居委会提供各项服务和活动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居委会人力物力有限,而居民的需求多樣化,因此必须转换观念,由居委会指导,形成居民良性自治组织。实施居民自治,不仅可以扩大居民社区服务的参与度,更重要的是居民自治使各项服务和活动的设计更能贴合居民的实际需求,更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4.打造专业化志愿者队伍:社区睦邻家园的建设离不开志愿者队伍的奉献。如何进一步扩大志愿者队伍,如何让志愿者队伍更好的发挥作用,这是居委会及睦邻中心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重要工作。对志愿者做系统的、专业的培训,建立志愿者服务站,依托社区资源,在“志愿者服务站”的统一协调下,将睦邻中心作为志愿者培训、服务、宣传的阵地。加强对志愿者达人的宣传,通过“睦邻达人”活动的举办推选出社区内志愿者达人,进行宣传,引导居民树立主人翁意识,为社区建立及居民之间的睦邻友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桂勇,黄荣贵.城市社区:共同体还是"互不相关的邻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第45卷第6期,P37。

[2][4][5][6].[英]齐格蒙特·鲍曼著,郇建立译.被围困的社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21,153,154,65。

[3].[英]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译.流动的现代性[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1,第170页。

[4].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第45卷第6期,第36-42页。

[5].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陈宗章,城市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性解构及其重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 4月第 2期,第75-77页。

[7]王小章,王志强.从"社区"到"脱域的共同体"[J].学术论坛,2003,(6),第40-43页.

[8]童星,马西恒."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合[J].社会科学研究,2008.1,第77-83页。

[9].孙雷雷,周庆翔.现代社区共同体建设中的困境和问题研究 [J].社会视点,2017年3月刊(总第 561期),第175-176页.

[10].方蒙蒙.社区睦邻中心发展问题的个案研究--以安怀村社区睦邻中心为例[Z]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11].赵佳丽.南京市社区睦邻中心发展个案研究--以X社区睦邻中心为例[Z]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性
建筑设计中的现代性观念
北京晚清园林中的现代性线索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牛仔少年的孤独:论《骏马》中现代性对西部空间的争夺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也谈现当代诗词“入史” 及所谓“现代性”问题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