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六合生态园区建设模式

2017-12-20 21:30宋金辉李伟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9期
关键词:龙江县建设模式生态园

宋金辉+李伟

摘要:本文从立地条件特征、设计技术思路、技术要点与配套措施、模式成效以及适宜推广区域五方面叙述了龙江六合生态园区建设模式,为三北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实体。

关键词:龙江县;生态园;建设模式

1 立地条件特征

杏山乡位于黑龙江省龙江县西南部,距县城56公里,西靠内蒙古扎赉特旗巴彦扎拉嘎乡,东接头站乡,南隔绰尔河与扎赉特旗相望,北接景星镇,属合并乡,由原杏山乡与东华乡合并而成,属丘陵漫岗地带,全乡幅员面积528平方公里,耕地42.5万亩,有行政村17个,68个自然屯,总户数10200户,40100人。乡政府驻地杏山村。

杏山乡地貌具有多样性,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杏山乡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半山区,东部为平原区,土壤种类较多,多以黑钙土为主。杏山乡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河卵石、粒砂、白浆土,还有一定储量的金和矿泉水。杏山乡农业耕地面积大,土质较好,旱田占总耕地面积的99%,水田主要在东华村境内。主要种植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杂豆、瓜菜等。境内有国家投资兴建的六合生态园区,园区按照“山水林田草,路村井电畜”进行整体规划,并有省长张左己亲自栽种的公仆林,园区内街道整齐,规划错落有致,可用“小桥流水人家”去形容,园区内林草丰茂,共有退耕还林5000多亩,森林覆盖率为26.8%,人工种草3000亩。

龙江县杏山乡六合生态园区位于龙江县西南部,处于大兴安岭余脉丘陵与平原过渡区,土壤主要由暗棕壤、碳酸盐草甸土组成,荒山荒地大部分为风化石,PH值7.0~7.8。该区属于半干旱风沙区,最低气温-36℃,最高气温38℃,无霜期120d,日照时数2700~2800h,年降雨量200~420mm,年蒸发量1600~1900mm。六合村为全县首批小尾寒羊养殖基地村,并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该村的六合屯以生态建设、舍饲养羊、退耕还林和人工种草而闻名全省。

在特色经济发展上。几年来,经过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扶持,形成以下特点:牧业经济:近几年来,畜牧业发展一直是乡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多方努力,目前全乡畜牧业发展形势喜人,饲养规模、品种均有很大改观,正逐步取代种植业成为乡域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成为农民增收奔小康的主渠道。杂粮种植:杏山乡农民历年来有种植杂粮的习惯,面积稳定在8万亩以上,近年来在其它大粮价格下跌情况下,杂粮市场看好,价格攀升,经过政府引导、扶持,农户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且优化了品种,同时,充分利用我乡东河口村杂粮批发市场的拉动作用,促进了农产品销售。生态建设:经过四年的引导建设,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和县政府倾斜扶持政策,全乡退耕还林面积达到35450亩,这一政策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群众积极性非常高,每年以1万亩的速度向前发展,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增加了农民收入。龙江县杏山乡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民春孵春养鸡、鸭、鹅三禽工作,帮助养三禽户优先贷款购买种蛋,简化信贷手续;组织专家技术人员走村串屯搞春孵春养三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运用科学方法搞好春孵春养,保证成活率;畜牧部门负责搞好苗禽的防疫灭病工作。到目前全乡广大农民已投入种蛋50多万枚,搞孵化的农户达400多户,从而推动了全乡鸡、鸭、鹅三禽养殖业发展。

2 治理技术思路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生态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旱区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走出了一条农牧结合,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建设之路。抓住国家实施“三北”四期和退耕还林还草的良好契机,大搞山水林田草综合整治。以林茂、粮丰为目标,以调、退、养为手段,建设生态园区。走以生态抗旱为先导,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整村推进综合治理模式之路。

3 技术要点与配套措施

按照“山水林田草,路村井电畜”综合治理的原则和“4、3、2、1”(耕地占40%,林地占30%,草地占20%,其它占10%)的比例进行了重新规划,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山”即对所有山头进行植树种草;“水”,即新上各种抗旱设备,挖农田泄洪沟,建设旱涝保收田;“林”,即实施退耕还林;“田”即按等高线改造坡耕地,调减人均占有耕地;“草”,即恢复草场,实行禁牧;“路”,即对村屯和农田路进行全面整修;“村”,即全面开展文明村屯建设;“井”,即增打各类抗旱井;“电”,即实施农网改造,实现动力电向大地的延伸;“畜”,即大力发展畜牧业。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在生态优質的原则下,对过去的顺山垄、浸头地、跑水又跑肥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沿等高线进行重新打垄,全面耕暄并大量增施农家肥,着力改善土壤结构,建立“土壤土库”,使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集水、集土、集肥”的“三保田”。使全村规划前的825.8hm2耕地,调减到460.5hm2,下降44.3%。治沟6条,5400延长米;修筑谷坊162座,挖截流沟2.7万延长米,修排水沟2000延长米,修过水路面40延长米,一般干路6700m,农道桥1座,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标准。特别在比较平坦,水源条件好的地块,还辟建了133.3hm2的农田喷灌区,共打喷灌配套井20眼,架设输电线路78km;修防洪坝300延长米,使喷灌区成为旱能喷,涝能排的丰产田。同时,在喷灌区内设置500m×500m的农田林网26个,林带总长4.2万延长米,栽植杨树60hm2;在改垄处再隔40~60m,植一条1.4m宽的生物带,共种植210条,12.4hm2。人工种草200hm2,围栏11900延长米。植树295.2hm2,其中,退耕还林222.8hm2,户均造林1.3hm2,人均造林0.36hm2。退耕还草和封育草场299.5hm2。

4 模式成效

通过综合治理,六合整村推进工作初见成效。人均收入可由整治前的1275元增加到4200元,一举实现整体脱贫目标。森林覆被率达到42.1%,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农业经济将得到长足发展。

5 适宜推广区域

该项模式适宜在龙江县漫岗丘陵区及省内同类地区推广。

作者简介:

宋金辉(1978—),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生产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龙江县建设模式生态园
当周生态园
扬帆远航正当时——记龙江县白山镇中心学校校长 王学伟
中德生态园的“活力”示范
生物菌肥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在玉米上的应用
浅谈龙江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现状
阿尔乡沙漠生态园
适应于智慧城市的通信接入管道建设模式探讨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对我省的启示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