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长者情感支持分析

2017-12-21 17:22王建萍
现代交际 2017年24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分析

王建萍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长者开展情感支持问卷调查,从社会工作角度了解长者的生活环境和服务需求状况,分析农村长者情感支持的特点,提出建立农村长者情感支持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 农村长者 情感支持 分析

中图分类号:C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4-0063-02

据广州老龄网统计,截止到2014年年底广州市户籍人口总数为83994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的长者为14065万人,比2013年增加了761万人,表明每100位居民当中就有将近17名长者。[1]广州长者人口出现老龄化程度高、增量大、速度猛、家庭养老功能退化、高龄化趋势明显、女性长者比例更高、长者抚养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疾病缠身等特点,且农村长者的基数大于城市长者。因此,关注农村长者的情感支持尤为必要。

G镇是广州市首批重点建设的五镇之一,区内户籍人口高达11万人,外来人口超过10万人,60岁以上的长者达到数万人。老龄化成为G镇人口的常见特点。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既要满足长者的生理、安全需要,又要满足长者的情感和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和感受。所以,正确对待G镇长者的情感支持需要尤为重要。

目前,学术界对农村长者的精神慰藉等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如张艳阁提出农村长者情感需求的满足度与家庭成员提供情感慰藉的数量有很大關系。[2]李文琴认为农村长者普遍孤独,失落和疏离,缺乏安全感,无法满足精神需求等。[3]包福存发现因为子女外出,导致农村长者的情感需求(渴望亲子互动、孙辈沟通、配偶陪伴和亲属关怀)难以满足。[4]综上所述,以往对农村长者情感支持的实证研究相对不足。本文认为可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分析农村长者的情感支持。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G镇8个村和1社区的长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旨在了解农村长者的情感需求和情感支持状况。共计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6份,有效问卷136份,有效率约为91%。其中,男性占3015%,女性占6985%。年龄在55-59岁的有22人,60-70岁的有46人,71-80岁的有43人,81岁以上的有25人。

二、农村长者的情感支持现状

在了解农村长者情感支持过程中,先要对长者的基本状况有一定的认识。他(她)们的经济来源方式较广,如子女补贴(4118%)、务农(3309%)、个人积蓄(2794%)、退休金(1471%)、低保(1029)等。其中,有56位长者表示子女补贴难以维持自己生活、医疗等开支,但他(她)们考虑到子女需要照顾自己的家庭,所以内心不会太过介意子女给予的金额。在136位长者中,有1765%的身体非常硬朗,精神状态不亚于青年一代。4485%觉得自己身体健康,唯有2647%认为自己身体一般,1103%的长者向社工表示自己体弱多病,主要患有高血压、白内障、腰痛、风湿、关节炎和肾病等多种疾病,当中有7位长者完全不能生活自理,全靠家人亲力照顾;10%以下的长者勉强能照顾自己;86%以上的长者能独立照顾自己。G镇长者与子女居住(4118%)为主,也有部分长者属于独居(2647%)或与老伴两人居住(2353%)。在调查中,社工发现有些长者存在婆媳关系不良、子女关心不足和照顾不周到,给予赡养费较少、亲子矛盾严重等问题,个别长者甚至一度向社工哭诉自身遭遇:自己将所有积蓄为儿子盖房娶妻,最后却得不到子女的悉心照顾,子女不够孝顺,还嫌弃自己是累赘,令自己感到悲凉和心酸。由此可见农村长者的情感支持较为缺乏。

在倾诉烦恼方面,3676%的长者愿意主动诉说自己的烦恼来获得大家的支持和理解。除非邻居主动询问,1765%的长者才将心中烦恼说出来。1324%的长者只向关系密切的朋友倾诉。其余长者没有明确表示。但有6位长者碍于面子,从不向任何人倾诉。G镇长者对倾诉烦恼这个话题各持己见。103%的长者认为相互倾诉烦恼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从而降低担心频率。882%的长者发现倾诉可以扩大交际圈子,让更多人了解自己,满足心灵。9375%的长者选择倾不倾诉都无所谓,但同等比例的长者认为在了解、尊重的基础上,相互倾诉烦恼会让邻里关系更和谐。最后,4706%的长者觉得倾诉烦恼意味着能找到人聊天、陪伴,减轻自己的孤独感。以上说明了G镇长者渴望与人建立良好沟通,分享生活经历,得到社会尊重和支持,满足情感交流的需要。

农村长者普遍对社工一不了解、二不认识、三很陌生,经过不定期电访、探访、宣传服务活动,长者们了解到社会有社工,专为居民开展服务。但大部分长者主要在态度上支持社工服务,说明G镇长者对社工保留了一定看法。

G镇的长者生活和娱乐方式较为单一。8162%的喜欢在村里散步,或看电视,或忙于种田、卖菜、带孙子。2279%左右的长者希望开展健身舞、太极教学、乒乓球和手指操运动。G镇农村社区难以找到专门针对长者精神生活、情感支持的物质设施,如长者图书馆、棋牌室等,所以长者的精神生活普遍单一。

三、构建农村长者情感支持的建议

根据和长者访谈得知,大部分人早期经历过抗战、解放、改革三个阶段,见证社会的动荡和发展,长年累月为家庭和社会奉献自己,到了老年期,他们坦然面对生活经历,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由于子女外出工作,同村友人的相互交流和情感关怀成为长者们社会角色转变适应的重要支柱,这也成为长者们更好地适应晚年生活的方式。他(她)们对人身安全、外来事务仍保留一定好奇心。如农村长者对政策、居家安全较为关注。一是医疗保障(4338%),二是养老政策(2721%),三是财产处理(368%)。部分长者觉得政策虽好,但不适用,或者自己已上年纪,国家保障自己吃好、住好、穿好,就不再奢求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照顾。他(她)们通常比较关注防盗防骗(3015%)、用电用气安全问题(25%)、浴室防滑(1397%)、紧急求助(平安钟、老人机)(882%)、行走辅助设施[拐杖、轮椅(662%)],4853%的长者觉得不用过于杞人忧天,顺其自然,开心度日就好;或因事务忙碌无暇顾及居家安全的问题;或认为只要涉及居家安全的问题都应该关注,平时也会通过看电视和报纸、与友人聊天来了解居家安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在医疗方面,超过50%的长者希望参加义诊检查,义诊成为他们最信任和支持的活动项目。20%-30%的长者因为身体原因,希望能参加养生保健(2941%)和疾病知识讲解(5294%)等讲座,了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白内障和消化道疾病等知识。有长者觉得自己身体健康硬朗,平时多注意锻炼,保持心态开朗、饮食清淡、作息有规律的良好习惯即可。有些还希望通过社工、村委、社会人士的支持获得医疗信息,以助自己能获得医疗保障、医疗补助和医疗照顾。882%的期望了解、申请居家养老服务,以便获得对等照顾和陪伴。294%的希望能参与美食制作,或学习手艺,或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大家分享美食的喜悦。

在走访村落中,社工们发现长者相互结伴在树下、石墩上、士多店门口、老人活动中心等地方聊天、说事和谈心。他(她)娱乐活动较为单一,的确难以实现精神生活多元化,主要包括多方面因素:(1)自己要种田、卖菜,或者照顾家人,帮忙带孙子,没有额外时间和精力丰富精神生活;(2)身體状况不允许从事中高难度的活动;(3)喜欢安静;(4)兴趣程度较低,喜欢保持观望。另一方面,G镇老龄化使得本就匮乏的养老资源捉襟见肘,养老服务只能单一停留在物质供养上,无法扩展到长者的精神需求方面。

G镇目前的养老体系,对长者的物质赡养体系已初成规模,而对其精神赡养体系的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农村长者的情感支持处于空白阶段:既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也缺乏长期稳定的非政府性社会力量参与,如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团体的介入。因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以构建农村长者情感支持的路径:

(1)政府从宏观层面上,营造有利于长者精神生活的氛围,建立政府支持系统。首先,他们多为留守老人,是中国二元结构下的特殊群体。[5]从短期目标来看,应着力落实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促进G镇发展,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空间上缩短务工人员的迁移距离,使其离土不离乡,便于他们更好地照顾长辈。还应逐步建立一套完善长者情感支持的政策,有助于满足长者精神需求,为社会百姓谋取福祉。

(2)发挥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长者情感关怀的社区支持系统。首先,继续推进村风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社区开展有利于丰富长者精神生活文化的活动。继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帮扶力度,免费为其增设长者健身房、康复室、活动室等,为长者的人际交往、娱乐休闲提供平台。针对长者的年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需求,开展有意义的公共文化活动,如联络“文化下乡”、组织广场舞、练习太极拳和宣传农耕文化等,提高社区参与意识,从中获得精神慰藉和情感支持,增强长者幸福感和归属感。

(3)引入社会力量,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如借助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资源和力量,以社会工作者身份介入农村长者群体,以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等综合多种方法和技巧,重点帮扶特殊困难长者,如孤寡独居、罹患重大疾病、丧偶、失独等。然后帮助困难长者排解孤寂情绪,敢于面对问题,建立社会支持帮扶系统,重新追求新的精神生活。可以联结社工和志愿者进驻农村社区,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专业服务;联结一些优秀的社会组织、志愿团体建立有效的创新服务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将其用于为长者开展优质服务;筹建长者协会,挖掘长者骨干,构建长者与长者、社区与家综、长者和社区与家综之间的帮扶体系。

参考文献:

[1]2014年广州市老年人口数据摘要[EB/OL].广州老龄网,2016-01-11.http://gzll.gzmz.gov.cn/gzsllgzwyhbgs/xxfb/list.shtml.

[2]张艳阁.子女流动与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以z村为个案[D].浙江师范大学,2013.

[3]李文琴.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需求的困境与化解[J].思想站线,2014,40(1):104-107.

[4]包幅存,李娅娅.农村留守老人的情感需求问题研究[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5,22(1):101-103.

[5]甘灿业.农村留守人群面临的困境、原因及对策[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24(2):72-73.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