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过少如何补充?

2017-12-22 01:51顾潇第四军医大学妇产科医学博士编辑英华设计侯宇
妈妈宝宝 2017年9期
关键词:羊膜胎膜羊水

文/顾潇 第四军医大学妇产科医学博士 编辑/英华 设计/侯宇

羊水是怀孕时充满在子宫羊膜腔内的液体,它是孕期维持胎儿生命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羊水为胎儿各个系统的发育和正常生长提供了一个非限制性、无菌和恒温的环境。羊水可谓是胎儿的生命之水,胎儿和羊水犹如鱼儿和水。可是,如果发现孕妈妈羊水少了,该怎么办呢?

羊水来自哪里?

羊水的来源随着胎儿的发育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妊娠早期,羊水的成分主要来自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妊娠中期以后,随着胚胎器官的发育,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主要来源。到了妊娠晚期,胎儿肺部发育成熟,参与了羊水的生成。胎儿通过吞咽使得羊膜腔内羊水的量趋于平衡。

妊娠足月时羊水的比重为1.007~1.025,PH值约7.20,含98%~99%的水分,无机盐及有机物仅占1%~2%。足月羊水中还混有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毛发、胎脂等悬浮物,羊水中还含有大量激素和酶。羊水不仅是胎儿的外围保护,可以防止胎儿受到外力的挤压,还能有效地保护母体,减少胎动引起的不适感。羊水过少可引起胎儿畸形、 胎儿窘迫、 羊水粪染等,使剖宫产率、 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明显上升,影响母儿预后。

羊水量如何判断?

●羊水量随着孕周不同而不同

一般来说,羊水量会随着孕周增加而增加。妊娠8周时为5~10毫升;妊娠10周约30毫升;妊娠20周平均为400毫升;妊娠36~38周时达高峰,可达1000~1500毫升;此后羊水量逐渐减少,妊娠足月时羊水量约800毫升。过期妊娠羊水量明显减少,可降至300毫升以下。临床上羊水过少的定义为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毫升。

●B超是诊断羊水过少重要的方法

羊水量的测量是孕期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B 型超声是诊断羊水过少不可缺少的辅助检查方法。超声测量“羊水指数”和“羊水最大暗区垂直深度”是临床最常用的判断指标。

何为羊水指数?

羊水指数的测量是以脐水平线和腹白线为标志,将子宫腔分成左上、右上、左下和右下4个象限,测量各象限最大羊水池的垂直深度,四个象限数值之和即为羊水指数(AFI)。

AFI小于8厘米为羊水过少的临界值,小于等于5厘米可诊断为羊水过少。

何为羊水最大暗区垂直深度?

羊水最大暗区垂直深度 (AFV) 又称最大垂直羊水池,是选择单一的最深羊水池测量其深度,正常值范围3~7厘米。AFV小于等于2厘米就可以诊断为羊水过少,小于等于1厘米为严重羊水过少。

妊娠期羊水量随孕期而发生变化, 且个体差异较大, 超声测量是用二维的形式来反映三维的、不规则的羊水池。加之测量过程中胎动和脐带的位置均会影响羊水量的测量,目前认为用AFI测定羊水量相对准确,比单一的羊水池深度更客观。

羊水过少与什么有关?

羊水过少主要与羊水产生减少或羊水吸收、外漏增加有关,部分羊水过少的病因仍不明确。近年来,羊水过少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且孕妈妈年龄越高、孕周越大、工作压力越大, 羊水过少的发生率越高。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并且围生儿死亡率高。羊水过少发生的常见原因如下:

●胎儿畸形

胎儿畸形可以引起羊水过少,主要是以泌尿系统畸形为主,如胎儿先天性肾缺如、 肾发育不全、尿路梗阻等,致使尿少或无尿,胎儿无尿液生成或生成的尿液不能排入羊膜腔而引起羊水过少。有些染色体异常的胎儿也会引起羊水量的异常。

●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由母亲本身疾病引起,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肾炎等导致胎盘供血不足,引起胎盘血流阻力增高,血液灌注量下降,使胎儿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宫内慢性缺氧引起胎儿血液循环重新分配,主要供应脑和心脏,而肾血流量下降,致使胎尿生成减少。所以羊水过少可看作是胎儿在宫内缺氧的早期表现。

●胎膜因素

有些羊水过少是由于胎膜因素引起的,比如孕妈妈发生胎膜早破时,羊水漏出的速度大于生成的速度,也可出现继发性羊水过少。

●孕妈妈自身因素

妊娠中期,羊水主要由胎儿的尿液生成,母体、胎儿和羊水三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其中任何因素异常都会引起羊水量发生异常。孕妈妈如发生脱水、血容量不足、服用某些药物时都可引起羊水过少。

警惕羊水过少

羊水过少是胎儿危险的重要信号,易出现羊水粪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与正常妊娠相比,围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发生在妊娠早期的羊水过少,使羊水的缓冲保护作用减弱或消失,子宫紧裹胎儿,造成胎膜与胎体黏连,易发生胎儿畸形甚至肢体短缺。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会使子宫的压力直接作用于胎儿,引起胎儿肌肉、骨骼畸形。临产后羊水过少可在脐带受压或产时宫缩时直接影响胎盘的血液循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甚至造成胎儿窒息死亡。

羊水过少,预防为先

羊水过少是妊娠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围产儿的不良预后,增加母婴的生命危险,一定要引起重视。

●适龄生育

现在孕妈妈生育的年龄越来越晚, 30岁以后生育的女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研究显示年龄越大,妊娠合并羊水过少的发生率就越高,大于33岁的孕妈妈羊水过少的发生率高达 14.4% ,比30岁以前特别是27岁以前生育者明显增高。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孕妈妈应保证居住环境的安静、舒适、整洁与卫生,避免喧闹,孕妈妈需要充分休息。饮食上要以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适当食用含纤维丰富的食物,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多呼吸新鲜空气,避免到污染严重的区域活动。孕妈妈要学会自我监测,注意胎动变化,休息时多采用左侧卧位可增加子宫胎盘血流的灌注量。

●多饮水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常常因忙碌而自觉饮水减少,造成人体出现没有明显症状的轻度脱水。脱水时母体血容量下降、血粘稠度增加,导致胎盘血液灌注量下降,羊水生成减少。孕妈妈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即使不感觉口渴。一旦怀疑羊水过少,可以尝试饮水疗法,需要短时间内多量饮水,尽量保持饮水量每日在2000~2500毫升以上。

●消除负面情绪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大,孕妈妈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和疲惫中,会促使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多, 血管处于收缩痉挛状态,胎盘供血不足,进一步引起胎盘功能下降,导致羊水过少。孕妈妈要调节好情绪、学会减压、放松身心,保持愉快的心情。

羊水过少,该如何补?

●静脉补液与适量饮水联合应用

孕妈妈出现羊水过少时,可以采用静脉输液加适量饮水治疗。通过补液增加母体血流量,使经过绒毛间隙进入胎儿的循环血量增加,渗透压下降,胎儿肾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加,从而使羊水量增加。再者,补充液体的成分为平衡液,与羊水的性质非常接近,也起到了增加羊水量的作用。这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补充羊水期待治疗

若胎肺发育不成熟,胎儿无畸形,可进行羊膜腔输液补充羊水,尽量延长孕周。具体方法是在B超的监护下行羊膜腔穿刺,将37℃0.9%的氯化钠溶液200毫升,以每分钟10毫升的速度灌入羊膜腔。通过羊膜腔输液可缓解脐带受压,提高阴道安全分娩的可能性,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但多次羊膜腔输液有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等并发症的可能。

羊水过少要适时终止妊娠。一旦确诊胎儿畸形,应尽早终止妊娠,多采用经腹羊膜腔穿刺注入药物引产。如胎儿已足月,并伴有胎盘功能不良、胎儿窘迫等,孕妈妈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分娩的,应立即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如胎儿一般情况良好,母亲具有阴道分娩条件的,可在严密监护下行缩宫素引产。

猜你喜欢
羊膜胎膜羊水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临床分析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分析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
羊膜载体对人子宫内膜细胞HGF、MMP-9、VEGF表达的影响
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