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姑息放疗的临床研究

2017-12-23 05:54王科张弓谢丛华周云峰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姑息生存期放化疗

王科 张弓 谢丛华 周云峰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姑息放疗的临床研究

王科1张弓2谢丛华2周云峰2

目的 探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姑息放疗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是否可以提高生存期,并分析不同放疗剂量和治疗方式于患者的获益情况。方法 收集2007.1-2011.12就诊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209例Ⅳ期NSCLC患者资料,建立数据库。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并随访。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09例Ⅳ期NSCLC患者中,所有Ⅳ期NSCLC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7个月,总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 53.1%、18.2%;姑息放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及1、2 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未行姑息放疗组(分别为15个月,62.9%、22.9%;12个月,43.3%、13.5%,P<0.05)。结论 Ⅳ期NSCLC患者中,局部病灶行姑息放疗在缓解症状同时还可以提高生存率。

Ⅳ期NSCLC;姑息放疗;生存率

肺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城市恶性肿瘤之首[1]。约40%的病人确诊时发现有远处转移[2]。另外多项研究表明肺癌的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越多的研究着眼于关注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

目前对于一般状况良好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以铂类为基础的双药联合方案是标准治疗模式,但疗效不尽人意[3]。随着放射治疗技术不断的进展以及近年来Ⅳ期NSCLC综合治疗模式的变化,使我们不得不思考Ⅳ期NSCLC患者在系统化疗获益的同时进行胸部原发部位和(或)转移病灶的放疗,是否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在缓解症状的同时是否可以延长生存期?不同的放疗剂量对生存期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对病灶的主动放疗干预和被动治疗疗效是否存在差异?这些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

本文通过对209例Ⅳ期NSCLC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姑息放疗与其1、2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对以上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收治并经病理学或者细胞学诊断为Ⅳ期NSCLC的患者共计 209 例,分期标准参照2009年UICC第7版肺癌TNM分期。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及病理诊断为晚期(Ⅳ期)的NSCLC患者;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已接受含铂类的双药联合方案化疗至少2周期。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合并心血管、脑血管等严重内科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

二、研究方法

通过病历收集患者的资料,记录患者是否行姑息放疗,放疗剂量及其它治疗方式等,进行电话随访,存活病例末次随访时间为2014年6月。记录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及1,2年生存率。

三、 统计处理

收集上述资料,所有数据录入SPSS 13.0软件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患者是否行局部病灶姑息放疗,分为姑息治疗组和未行姑息治疗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亚组分析不同放疗剂量患者的获益。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Log-Rank显著性检验比较生存差异。

结 果

一、临床资料

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Ⅳ期NSCLC患者共209例,均接受含铂类的双药联合方案化疗至少两周期,在209例患者中多发转移126(60.3%)、单纯骨转移34例(16.3%)、单纯脑转移21例(10.0%)、对侧肺转移转移13例(6.2%)、单纯肝转移8例(3.8%)和单纯肾上腺转移7例(3.3%)。其中,男性143例,女性66例,年龄33-80岁,中位年龄56岁。(见表1)。患者的基线特征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09例Ⅳ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分布

二、随访结果及生存情况

在209例Ⅳ期NSCLC患者中,行姑息放疗者105例,未行姑息放疗者104例,其中位生存时间,1,2年生存率,(见表2)。行姑息放疗患者的1、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行姑息放疗者(P<0.05)。

所有Ⅳ期NSCLC患者中,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纯化疗组71例(34.0%),放化疗联合组(不含靶向治疗)76例(36.4%)和靶向综合治疗组(靶向治疗联用化疗或放化疗)62例(29.7%),各组中位生存时间,1,2年生存率,(见表3)。靶向综合治疗组的生存率高于放化疗联合组,两者均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09例Ⅳ期NSCLC患者生存率比较

表3 209例Ⅳ期NSCLC患者不同治疗方式生存率比较

研究中,所有入组病例209例,其中行姑息放疗105例,占50.2%。在姑息放疗组中,将对无症状患者进行局部病灶的姑息放疗称为主动干预;患者因局部病灶出现症状,为缓解症状而进行的局部病灶放疗称为被动处理。主动干预组和被动处理组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见表4)。主动干预组的生存率高于被动处理组,但两者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105例姑息放疗者生存率比较

不同放疗剂量患者的生存情况也存在差异,(见表5),其中40Gy、40-49 Gy、50-59 Gy组为转移灶放疗,60-69 Gy、≥70 Gy组为原发肺部病灶放疗。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生存率呈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总体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放疗组生存率相对较低,可能与其为转移灶放疗,局部转移症状较重,病情相对偏晚有关。其中肺原发灶放疗60-69 Gy、≥70 Gy组中,因为病例数少,未得出有意义统计学最佳剂量数据。

讨 论

目前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4],约40%的病人在确诊时已存在远处转移。随着疾病的进展,远处转移也是肺癌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不仅有肺癌本身引起的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更有转移灶引起的疼痛,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Ⅳ期NSCLC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是远处转移引起的器官功能衰竭而死,同时也有局部病灶未控制导致的肺功能衰竭死亡。理想的治疗模式是既控制已出现的原发病灶和转移灶,同时也控制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从而延缓已有病灶发展过程和减少新病灶的发生。Ⅳ期NSCLC的治疗通常以化疗为主,以铂类为基础的双药联合方案系统化疗可以使一般状况较好(ECOG 0-1)的患者在生存质量和生存期中获益,被认为是标准的治疗模式,而放疗只作为姑息减症的治疗手段。然而,随着目前一、二、三线化疗的有效率逐渐的降低(从40%左右逐渐降低至0%-4%)[5],综合治疗模式也逐渐被人们重视。Ⅳ期NSCLC表现多样化,治疗方式也不是单一的。单纯脑转移和单纯肾上腺转移病例采取局部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可提高生存率,从而使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生存[6-7]。另外,IIIB期NSCLC患者的同步放化疗,在提高局部控制率同时也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8-10]。因此,可以推断对于Ⅳ期NSCLC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同样重要,而放疗作为一种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必须引起重视。近几年来,ASTRO、WCLC等会议的专业文献也多为放疗减症的报道,对Ⅳ期NSCLC系统放疗的报道很少,也少有放疗对生存时间影响的研究。本文对Ⅳ期NSCLC的放疗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探讨姑息放疗对生存期的影响等。

表5 105例姑息放疗者不同剂量组生存率比较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局部姑息放疗与Ⅳ期NSCLC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本组资料显示209例Ⅳ期NSCLC患者中,姑息放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及1、2 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未行姑息放疗组。由此可以看出,对局部病灶的局部处理在缓解症状的同时也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国内亦有文章报道改善局部肿瘤控制率可降低肿瘤远处转移的发生,进而提高了患者生存率[11]。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纯化疗组、放化疗联合组、靶向综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及1,2年生存率依次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研究数据表明,Ⅳ期NSCLC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生存率明显增高。对进行姑息放疗的患者分为没有临床症状的主动干预组及有症状的被动处理组,主动干预组的生存率高于被动处理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而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对生存率的影响本研究亦未得出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癌姑息放疗最佳剂量的探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综上所述,对于Ⅳ期NSCLC患者,只要患者的一般状况尚可,应该鼓励患者积极接受姑息放疗,不应轻易放弃。采用系统全身化疗、局部放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段相互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远处转移,从而提高生存率。

[1] 韩仁强,郑荣寿,张思维,等.1989年-2008年中国肺癌发病性别、城乡差异及平均年龄趋势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3,16(9):445-451.

[2] 康艳虹,马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4,35(4):524-527.

[3] 程颖,李鑫,刘文超.现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5):1014-1019.

[4] 程刚,李琳.2013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论文集[C].中国抗癌协会,2014:54-58.

[5] 黄诚,林根.分子靶向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三线治疗中的应用[J]. 肿瘤学杂志, 2012,18(12):888-894.

[6] 欧阳励.非小细胞肺癌同时伴单发脑转移瘤11例的外科治疗[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11): 65-66,69.

[7] 谢卫民,陈仙,胡正超,等.手术联合辅助性化疗治疗孤立性肺癌肾上腺转移瘤的疗效分析[J/CD].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4):267-271.

[8] 石磊.同步放化疗联合诱导及巩固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析[D].哈尔滨医科大学,2008.

[9] 任统伟.同步放化疗3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5):729-730.

[10] 吴书庆.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9,21(6):403-405.

[11] 任群,余建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10,25(1):10-12.

Clinical research of palliative 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stage Ⅳ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WANGKe,ZHANGGong,XIECong-hua,ZHOUYun-feng

OncologyDepartment,TaiheHospitalAffiliatedtoHubeiMedicalUniversity,Shiyan,Hubei442000,China

Objective To determine if it could improve the overall survival (OS) to receive palliative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V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while it could improve the healthy-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QROL, an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clinical outcomes with different choice of treatment and total does of radiotherapy. Methods From Jan. 2007 to Dec. 2011, 209 patients of stage IV NSCLC were included in this analysis. Their information and treatment of radiotherapy were recorded and followed-up. SPSS 13.0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atient's survival. Results Among the 209 cases,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MST) was 13.7 months of all the cases, one-year and two-year overall survival (OS) rates were 53.1% and 18.2%. The MST of one-year and two-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s in the palliative radiaotherap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treated group (15 months, 62.9% and 22.9% vs. 12 months, 43.3% and 13.5%,P<0.05). Conclusion For the stage Ⅳ NSCLC patients, the palliative therapy not only can relieve symptoms,but also can improve their OS.

stage IV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lliative radiotherapy; survival rate

10.3969/j.issn.1009-6663.2017.01.005

1. 442000 湖北 十堰,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肿瘤科 2. 430071 湖北 武汉,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放化疗科

张弓,E-mail:zhanggong01@163.com

2016-04-06]

猜你喜欢
姑息生存期放化疗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决不姑息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边侧性、分子亚型及治疗响应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联合放化疗治疗乳腺癌对患者内脏损伤分析
维持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影响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