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新理念意义探析

2017-12-24 22:58邓洪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5期
关键词:银山新理念金山

◎邓洪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新理念意义探析

◎邓洪

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我国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意义重大。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又明确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新高度,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首次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逐渐完善和系统化,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最新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人民群众普遍富裕起来。但是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

目前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仍处于2000万吨左右的高位;城市空气质量上78.4%的城市未达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占全年的3.2%;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国陆地面积55%,荒漠化和石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近20%;城市黑臭水体大量存在,湖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部分流域水体污染较重;全国土壤电位超标率16.1%,耕地土壤电位超标率19.4%,工矿废弃地土壤污染问题突出。(新华网数据新闻部2015年)

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期待,彰显执政担当,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视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融入治国理政宏伟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新理念及其意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振聋发聩。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两座山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9月7 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词)——为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指明了方向。

2005年8月24日在《浙江日报》特色栏目“之江新语”中,习近平写到“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通俗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2013年9月7 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习近平指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阐明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当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发生矛盾冲突时,必须毫不犹豫地把保护生态放在首位,而绝不可再走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的老路。

这就为各级政府如何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指明了方向。最近几年各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就最大程度的实现了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也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就是生产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阐明了如何正确处理好生产力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和实践水平的提升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而自然生态对人的全面发展又极具重要性,因此要把生态环境优先性作为生产力发展必须遵循的前提条件与客观规律。

习近平多次谈到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

从思想上让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以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来思考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及环境保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提出了建立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通过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陆续发布实施,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通过,并于2016年元旦开始施行;立法机关正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前期工作紧锣密鼓开展。中国生态环境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加严。中国坚决向污染宣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被称为“气十条”和“水十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先后发布实施,各有十个方面35项具体措施,为打赢治污攻坚战提供了充沛“弹药”和真金白银。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部署。《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并将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内涵,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新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一定能让美丽的家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奇迹”,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银山新理念金山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抢险当金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翠挂金山
RIGIDITY OF COMPACT SURFACES IN HOMOGENEOUS 3-MANIFOLDS WITH CONSTANT MEAN CURVATURE∗
新理念下再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