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金融保险企业集团化风险管控

2017-12-25 00:11陈颖浙江宁波中国银行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保险业保险公司风险管理

文/陈颖,浙江宁波中国银行

1 风险产生的原因

1.1 经营主体自身潜在的风险

市场上有部分的保险公司为了达到经营目的,不惜违反市场规定和相关制度,为了获得短期利益而损害公司的长期利益,这是保险公司存在的主要道德风险,而导致这类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和保险公司实行的绩效考核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传统的绩效考评法中经营指标的份量很大,这会导致业绩冲动而存在潜在的道德风险。同时,行业的非理性竞争必定会增加公司间的道德风险,这种看似是个人行为导致的经营风险,实际上是保险公司内部的控制制度缺乏完善。我国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层级繁杂、管控力不强导致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1.2 全面的风险管理环境缺乏

有效的风险管理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管理风格、行业文化等的影响,其中行业文化十分突出。文化因素对于风险管理的效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先进的行业风险管理都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文化可以在管理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落后的风险管理文化也会成倍的缩小风险管理效能的作用,如果从环境角度来考虑,就能找到其中的原因。因此风险管理不仅仅要考虑流程、技术、组织,还要考虑到文化因素。而目前整个行业都比较急功近利,对市场进行过度的开采,没有较好的培育环境。

2 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的现状

2.1 风险管理水平比较低

保险公司应该将保险业风险进行分层考虑,并且针对每一层次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保险企业的风险应该被看作系统的、彼此联系紧密的,而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管理水平较低,且缺乏一定的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职能还没有较好的融入保险行业,保险经营基本上还是财务性控制的经营制度,在风险管理上,缺乏有效地决策依据,更多的是盲目性决策。保险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不够高,风险评估、保险信用等级的评定没有有效的评定标准,风险控制的方式十分有限。许多保险公司甚至没有防灾部门来防止风险损失,虽然部分企业有防损部门,但也没有足够的人员。在保险风险控制的过程中,事后控制成了主要解决办法,并没有重视风险的事前控制。

2.2 注重显性风险管理,忽视隐形风险管理

在业务发展上,比较重视规模和速度的发展,注重业务增长量的发展,却忽视了保险发展的本质。由于我国的保险公司在设立分支机构时主要是根据保费收入的增加额度为评估依据,保险法规和监管部门过分强调保险费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大商业保险银行将追求保费的额度作为主要目标。保险公司在实际业务的开展中,重视保费的收取,却忽视了理赔额度。在保险市场的竞争中,有些保险企业以保险价格来进行恶性竞争,盲目担保或者劣质承保,在保险险种的开发上,占取市场份额成了主要手段,对保险产品风险的管理程度十分不够。

在保险发展的导向上,某些方面还有着保险决策和保险经营中的短期行为,这对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险公司发展战略的长远性研究很不足;在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方面,保险业没有充分意识到恶性竞争带来的后果、保险中介的制度也十分混乱,尤其是保险欺骗给公众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在制度建设方面,保险业对保险发展的环境和法律建设重视不够,一方面表现在保险法在某些层面不够完整,存在着缺陷,另一方面保险法并不能适应目前保险业的发展,直至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保险法律体系;在保险文化建设方面,保险公司的文化建设比较落后,保险文化缺乏创新意识,保险公司的形象急需增强。

2.3 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保险经营是在大量可保风险的前提下用大数法则对可保的风险进行分散,各类的风险数据、损失数据都是保险经营的基础数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风险数据和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基本保障和重要资源。保险经营主要就依据这些资源来从事保险业的工作,通过扩展保险业的资源,能够提高不需要的经营水平和事业开展范围。因此,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中,都要求保险公司能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并对这些数据资源进行保护,然后利用专业人员进行数据开发。我国大部分的保险公司都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信息系统,这样可能导致保险经营在做决策时缺少依据,使得保险业的经营缺乏合理的数理基础,这样可能增加风险性。

在中国以往的金融体制下,许多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国内的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对风险承担的主体和边界并不明确。在产权控制制度下,中国保险业并没有有效地实施风险管理制度,这都使得保险公司和众多投资者成了风险的承受者。但是近些年来,保险行业对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务都有了一定的重视,风险管理的思想也开始以多样化的形式出现,对风险认识的程度不同,进而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法,最后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3 关于保险企业风险控制的建议

3.1 实现保险业经营方式的根本改变

要想实现保险业的根本性改变,首先必须实现从粗放式经营的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的经营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拜托注重增长速度、轻视质量的恶性循环,将保险业的发展引上稳健的轨道,进而逐步的增强我国保险业的综合实力,还要制定出一套稳健的保险产业发展政策。也只有在转变保险业经营方式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出符合我国经济形势的产业发展政策。稳健的产业发展政策是促进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前提。首先,保险产业的政策制定必须建立在中国特色的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上,只有在这种角度来培植公众的保险意识,构造出一个完善的保险制度环境,尽力加强保险法律制度。开发保险业的资源潜力,满足公众对保险的需求,才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保险业发展道路。其次,保险行业的政策必须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地开发出中国的保险潜力,才能实现重速度、轻质量的经营方式转变到集约型的经营方式,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能逐步树立公众对保险业的信任和忠诚度。再次,中国的保险业政策还应当把经营管理和战略管理融为一体,政府要以较高的战略眼光来看待保险业的发展,保险业在社会上占有十分特殊的经济地位,政府应当对保险业实施优惠政策,改变目前保险业负税较重的现状,对于一些投资性的产品开发可以考虑一定的税收优惠或延缓叫谁期限,对于外资保险公司的税收政策要考虑到有利于民族保险业的发展,还应保证中外的保险业可以公平竞争;保险业应当坚持风险管理和经营管理相结合,实现保险为社会服务的宗旨;保险产业还要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可以考虑建设区域性的保险产业政策和统一的保险产业相结合的政策体系。

3.2 培植健全的保险意识,完善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设

保险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一种风险衡量、风险控制的技术,风险管理制度还是一种保险制度的安排,因此对风险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持十分有必要。培育出健全的保险意识也是构成良好的中国保险制度的基础,要想培育出良好的保险意识,一方面需要保险公司能够规范公司的经营作风、积极的社会形象,来体现出企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应当重视保险意识的传播,这样有利于保险意识的增强。风险管理的制度基础是法律制定,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大小决定了管理水平的高低和保险业的绩效。目前更应当着手解决保险发展与保险立法不相协调而滞后的矛盾,完善《保险法》中的不足之处,同时还要抓紧时间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国保险法体系。

3.3 实施全方位的保险管理制度

中国的保险业全方位风险管理包含许多方面,例如行为风险和心理风险、制度风险和人为风险、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外在风险和内生风险、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和风险预警系统的管理等。在注重风险核保管理的同时,还应当注重控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在注重保险产业风险管理发展的同时,应特别注意控制决策风险,要克服目前在保险发展中存在的短期行为和短见心理。在控制制度风险时,要坚持内控制度、监管制度和同业制度三管齐下,在控制人为风险时,既要控制好内部的人为风险,也不能忽视外在的风险。总之,在整个保险产业的发展中,保险制度的建设十分重要,尤其要重视风险管理制度,这将会对保险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4 强化风险管理的理论建设

中国保险业的风险管理现状和中国保险业的理论假设时息息相关的。因此,应当加强对风险管理学科的理论建设和科学调研,并适当参考国外的风险研究理论,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和保险业市场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的经济状况,准确找出我国保险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构建出适合我国保险业实际发展的风险管理理论,是我国的研究理论得到实施,进一步融合研究机构和保险企业。也就是说,要在风险管理的理论指导下实施对中国保险业的管理,在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的实施中还要不断丰富管理理论。除此之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机构应该将培养顶尖研究人才作为己任,例如高等院校和保险管理机构都应开设相应课程选出人才,对保险公司的管理人员也要适时进行业务培训。严格把控保险业人员上岗制度,对保险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资格证进行核准,帮助各个保险公司组建风险管理部门,保证保险公司能按时按期的实行风险管理计划,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风险警示系统。最终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将中国保险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升一个档次。

[1]高圳堤.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2]刘新军.保险公司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3]黄旻.T寿险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保险业保险公司风险管理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香港保险公司过往5年部分产品分红实现率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