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要素在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影响研究

2017-12-25 00:11师丽芳身份证号410522199402016842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人口人力资源

文/师丽芳,身份证号:410522199402016842

新中国成立5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民族经济中人力资源要素在质量上及数量上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如此仍同东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在其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这一方面亟待解决。

1 人力资源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能够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那部分劳动人口。人力资源具有质和量两方面的属性。人力资源的数量是构成人力资源总量的基础性指标,它反映了人力资源量的特征。人力资源的质量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中运用的劳动能力水平的高低程度,可以用构成劳动能力的健康、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及劳动态度来衡量。

2 民族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要素发展现状

2.1 劳动的量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解放前,大部分以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为主要特征。少数民族人口长期停滞, 有的呈下降趋势,甚至濒临人口灭绝的边缘。如蒙古族, 在1771年——1945年的174年间, 人口减少约15——20万; 西藏人口在634年有1000万,1737年减至800万,到民主改革时已降至119万。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国家实行少数民族人口兴旺政策以及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少数民族人口显著增加,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是少数民族人口在数量方面取得的进展。

2.2 劳动的质

经济发展落后致使政府财政收入匮乏, 直接导致政府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能, 无法在教育、科技方面提供数量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各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普遍偏低,尤其西藏教育经费只占北京教育经费的5.22%。这是本身在教育质量上存在的差异。不仅如此,即使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出了一部分人才,但是随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经济水平的差距日益扩大,民族地区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也转移到了中东部地区,民族地区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外流现象。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区域现实具有的生存环境相对恶劣,交通条件不甚发达以及引致的经济性不发达的现实特征,现实性地导致了这些地域中的本地性人才群体表现出了极其明显性的外流性特征,这些后果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都面临着不利的后果,因此,我国人力资源质量对少数民族来说有相当不利的处境。

3 民族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问题分析

3.1 人口数量增长缺乏控制

人类自身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民族地区大都处于边疆,幅员辽阔,但自然地理条件恶劣,人口自然承载力较低。因而不能将民族地区人口与中、东部人口数量进行简单的比较,就认为广大民族地区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增加人口数量,这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其次,在人口质量问题上,显然,民族地区的人口质量不高,无法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实现人口有计划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质量提高相适应。

3.2 教育结构不合理

西部民族地区目前存在着现有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的问题,使民族地区教育和人力资源没有在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基础教育薄弱,进一步发展难度大。(2)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实际需要相脱节,文史类相对过剩,工科类专业不足。(3)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实用型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3.3 人力资源中存在着二元结构现象

在少数民族中,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人往往在城市一级,而受教育少的人大部分集中在农村一级,人力资源的使用上存在着二元结构。这种二元结构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源要素在经济中发挥作用,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4 对民族经济中人力资源要素发展的建议

4.1 实现人口有计划增长

数据显示,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在解放之后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如果人口只是纯粹的只增长,不与人口质量提高相适应的话,那么单纯的人口增长只会给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平添负担而已。因此,必须做到人口有计划地增长。要做到人口有计划增长,不仅要制定有关的政策,做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 更重要的是需要伴随经济上的重大变动而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与开发。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计划生育进行有目的的节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口增长。

4.2 重视教育、科技事业发展,改善教育不合理结构

把加强基础教育作为关键性任务,使西部人力资源瓶颈得以突破。在高等教育方面,如果说基础教育只是扫除文盲的话,那么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才是培养少数民族地区高级人才的主要方式。为此积极发展高等教育,要扩大西部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增加东、中部重点院校在西部的招生数量,尤其是硕士、博士学位学生的招生数量。要加快民族地区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设立当前急需、新兴和实用性强的学科和专业。在完善了基础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当地受教育的情况,设立应用性较强的职业教育学科,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步伐。民族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各类职业技术人员,而大量职业技术人员的存在,对于人力资源中二元结构改善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不仅需要中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和引导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步伐。民族地区也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多渠道发展职业教育。

4.3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重视本地人力资源利用和开发,防止人才外流

在完善了各种类型教育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防止培养的人才外流,为此,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要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留在少数民族地区,为民族地区而服务,这不仅包括经济方面,也包括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立足于培养本地人才,合理配置本地区人力资源。在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中要着重创造和谐发展的环境,注重现有人力资源利用与再利用,这样不仅可以遏制人才外流,还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中来。

[1]马秀萍.论制约我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A].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2):76-77.

[2]高晰.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分析[A].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46-49.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人口人力资源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少数民族的服装
驻马店市锦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