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洋务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017-12-25 11:07张艺瀚重庆市云阳高级中学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洋务运动影响文化

文/张艺瀚,重庆市云阳高级中学

引言

19世纪中后叶,专制腐败的清朝政府对外闭关锁国,卑躬屈膝;对内横征暴敛,残酷镇压,内忧外患使晚清政府统治地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了挽危救亡,清廷内一部分封疆大吏出于“御外夷、平内患”的双重目的,发动了引人西方科技,“求强”、“求富”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由于倡导和主持洋务运动的封建官僚不能克服自身障碍,也由于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和制约,洋务运动在持续了35年之后终于难以维系,1895年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洋务运动作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要阶段,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中国近代化的作用。特别是在文化方面,给中国社会留下了大量可贵的成果。正如洋务派张之洞的弟子张继煦所评论的:“虽为公(指张之洞)所不及料,而事机凑泊,种豆得瓜”。(见《张文襄公治鄂记》)“种豆得瓜”的洋务运动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对中国的变革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尤以对中国的文化教育的影响最深。

1 开办“新学”加速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崩溃并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

新学的开办,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而且在教育体制的统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02年之前,中国尚没有全国统一的学制,也没有全国统一的系统的教育体制和学校体制。随着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洋务运动的主持者们开始积极推进学校体制的统一和规范。随着“洋务运动”而兴起的各类“新学”,基本上是模仿了资本主义教育体制建立起来。尽管在开办之时,“洋务运动”的主持者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规定了教育宗旨,强调:“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稗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渝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但这种新学毕竟采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改变了千百年来重文轻理的教学弊端,使得运行逾千年的沉闷死板的“科举制”迅速崩溃,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文化教育制度上奠定了基础。

2 留洋求学,培养和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各类人才

为了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同时为了满足洋务事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要,洋务派开始注意到进行留学教育的问题,因为他们花费巨额金钱从西方进口了大批先进武器装备,但引进后却发现没有会操纵和使用这些武器装备的人,于是开始选拔成绩优秀者去欧美等国留学。

选募学生出洋求学的积极成果,应归功于洋务派的积极倡导,以洋务运动为起始,出国留学渐成风气。至甲午惨败后,留学教育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戊戌变法期间,许多维新派人士,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和谭嗣同等,都积极提倡留学教育。尤其是做为赴美专科学校的清华学堂的设立,掀起了20世纪中国青年学子的第一次留美高潮,先是留日热,再是留美热,再是留法热。这些留洋学生,胸怀抱负,他们所探求的,已不光是先进的科学与技术,更有代表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近代中国许多颇有影响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几乎都是从这些留学生中产生的,他们以自己的实绩,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3 办刊译著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扩大了中西文化在思想层面上的交流融合

洋务派在大力办学兴教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开始编印报刊,成立出版机构,大量翻译西方著作。在“洋务运动”存续的35年里,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以及江南制造局的译书馆,是当时翻译西书的中心,译书经历了由单纯的西方科技著作和书籍,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著作并重,甚至后者略占上风的过程,特别是进人20世纪后,西方的文艺作品及其他思想文化学术著作被大量翻译过来,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变革。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是晚清翻译西方著作数量最多、成绩最著的机构,它罗列了众多的学者译家和一些外籍传教士。

除了大量翻译西方的著作之外,当时还出现了大量报刊和一些有名的出版机构。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禁止外国人在中国办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取得在华办报特权。教会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曾对维新派人士产生重要影响。随后外国商办报刊也发展起来,其中最著名者为《申报》,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历时最久的报纸。

洋务运动兴起后,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出版机构也开始出现,成绩最显著是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我国近代出版机构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巨的当推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创设于上海,出版了大量有影响的书籍;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教科书和儿童读物是中华书局的出书重点。这两个出版社,至今仍为我国著名的出版机构。大量西学著作的翻译出版及近代中国报刊和出版机构的出现,打破了中西文化的壁垒和传统文化的坚冰,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4 洋务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感想

短短35年的洋务运动,在带给人们酸涩、苦痛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中国人借此深层次地接触西方、了解西方、学习西方,从而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可以说“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在文化教育上的积极影响更可视为我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页。洋务运动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次转变,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直接的、深远的,我们在了解它的同时更应该以此激励我们更加努力的学习,不断探索。

[1]柳诒徽:中国文化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6.

[2]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8.

[3]邵荣昌,吴家林:勿忘百年国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8.

[4]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8.

[5]刘登阁,周云芳: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

猜你喜欢
洋务运动影响文化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浅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浅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三十年来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洋务运动评价内容的演变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