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城空间的高职《国贸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2017-12-25 14:09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大学城实务资源库

文/薛 璇,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基于大学城空间的高职《国贸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文/薛 璇,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在进入21世纪后,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教学环境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导致了原有的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网络化、信息化的教学软硬件建设,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扩大了教育受众,同时也加速了教学模式的转变。

本文摘要:在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下,高等教育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 世界大学城空间的建设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为网络化教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专业的教学课程可以充分利用世界大学空间,构建课程教学资源库。尤其是在《国际贸易》实务的大学城空间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实现了高素质的教学资源共享,同时还加速了网络化、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的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建设背景、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教学理念、建设思路和教学资源库的相关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为其他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大学城空间;国贸实务;教学资源库建设

1 《国贸实务》课程数字化建设基础及背景

《国贸实务》作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第一门省级精品课程,早在2009年就已经实现了所有课程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在世界大学城空间设有《国际贸易实务》省级精品课程专题空间,并由此开始了开始网络资源课程建设进程,引进大学城空间等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同时,该课程也是国际贸易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国际商务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的核心建设课程。截至目前,该课程已经历了从院级优质网络资源课程到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下属的世界大学城网络课程资源库核心建设课程的阶段。

多年的课程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极大地提升了该课程的教学实施效果,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强化了该课程在全省的示范引领作用,从数字化资源的使用维度来看,

也由单向的课程资料网络化转变为多向的课程网络教学;从网络教学模式来看,也由初期的由单一网络学习转变到目前网络考试、网络评价、师生共建、自主学习全方位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课程教学资源结构来看,则从单一的教学课件、文本发展到现在的涵盖音频、视频、图片、仿真案例、微课等多媒体碎片化教学资源。目前该课程已基本实现了在全校所有开设班级的大学城空间教学模式,所有课程的授课、考评、作业交付均通过大学城空间进行。

2 《国贸实务》课程空间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及应用

2.1 《国贸实务》课程空间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空间教学资源库通过迎合高等职业教育中“注重实践”的教学特色,建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并结合专业建设和信息网络化教学需要,以综合学习模式为指导,分析每个工作岗位的特点,逐一完善工作任务中的知识、能力和品质要点,在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中布置具体的工作要求,明确课程建设任务。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则和课程安排构建《际贸易实务》课程结构,形成模块化的课程单元。再通过超链接的形式将资源整合成单位课程计划,再在课堂上组织教学。在大学城空间的资源建设中遵循形式多样化,内容标准化,应用模块化,资源简单化的教学要求,在大学城空间里建立知识资源库,案例资源和辅助资源,通过生成动画、图像、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丰富教学信息资源,实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信息网络教学空间中的学习要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互动,进行协同学习。

2.2 《国贸实务》课程空间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

根据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该专业学生的核心入职岗位主要是中小型外贸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等一线技能型岗位。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熟悉进出口业务流程,完成如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交易善后核心工作任务。结合《国贸实务》的课程内容,解构业务流程,重构《国贸实务》课程框架,该课程空间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案例库、习题库、图片库、视频库、课件库及试题库等六大模块及网上互动模块。以案例库为例,由视频、动画或音频等形式的50个教学案例构成,如“ClF术语在纺织品出口业务中的应用”。所有案例均是真实而典型的工作任务中含有问题的业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制作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而网上互动模块则主要通过私信、留言、评论及讨论群组等方式实现师生即时在线互动交流,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老师将每次练习及教学要点按班级发放给每位同学,而学生则可以通过每人单独的大学城账户进行留言,或者在讨论群组中在线与所有学习者进行交流沟通。

3 《国贸实务》课程空间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

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观念在网络课程资源库所代表的网络课程趋势的推动下起了积极的作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其课程建设也体现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贸易实务》大学城空间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网络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从“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室过渡到“高效”信息时代平台的转变,也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网络空间教学资源库的规划建设将继续加强课程平台的信息化、自主化和协调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不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加速扩建现有的网络课程资源,在空间内增加视频、音频和动画比例,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实现教学资源的可编辑性,加强课程资源平台评估和考核体系的广泛性和实用性,使课程教学网络平台扩展到学生能自主进行课前预览、课堂学习和课后考核。二是优化现有的学时结构,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协同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比例进行优化。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将自主协作学习作为课程学习的主要模式。三是继续加速教学队伍的建设,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资源库为平台,从教师个人教学到团队组织教学进行变革,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从而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1]贺军,李喜梅. 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的空间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21-23+31.

[2]韦娟. 《世界大学城空间制作》课程建设与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9):182-183+201.

[3]赵杰. 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的《国贸实务》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03):85-87.

猜你喜欢
大学城实务资源库
关于《民法典》中不动产登记实务要求的新变化新思考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小学影视教育的开展现状与实施路径——以济南大学城地区为例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五女拜寿》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