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土林

2017-12-25 02:49许文舟
中国西部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元谋土柱泥土

文·图 许文舟

元谋土林

文·图 许文舟

150万年前的土林,还是一片山峦,时间挥舞着雕刀,硬是把它变成今天的样子。同样是泥土,有的经受住了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的剥离与削蚀,依旧以山峰的形式伫立,有的却经不住水的轻轻一扯。当我站在元谋浪巴铺土林的观景台,似乎那些被晚霞裹挟的土柱,还有蠢蠢欲动的样子。

这是一个无法穷尽想象的世界,它就在元谋人练习直立行走的大地,成为地球上容易让人想入非非的一块。有的像古城堡,自应有白衣飘飘的剑客与你擦身而过,当彼此的回望有了某种似曾相识的错觉,那一定是时间有意安排的一次重逢。有的是一把利剑,那种敢指天为誓的做派,显然为证明什么。太多的秘密潜藏在泥土中,没有足够的智慧你撬不开大地的嘴巴。既然有巨剑倚天,肯定也有刀脊横地,既然有展翅欲飞的雄姿,一定也有策马扬鞭的情形。

水从来就没停下对土林的切削,它切出少女非常性感的剪影,又削一条夺魂的唇线;风当了同谋,别看它只吹平沙,久而久之也能把一座高山吹成莲花,吹成拱硐,吹成竖井。如果要深究,也有阳光的因素,几百万年的耳鬓厮磨,它们不是耳语,而是争执与纠缠,最后肯定是泥土作了让步。

元谋土林里,东方人的祖先曾经在此采摘野果,学会群居。它们用简单的石质工具,获取充饥的食物,在苍茫大地穿过混沌。两枚上内侧门齿粘着土林这种褐色粘土,他们一定咬过土林里生长的野果,然后一觉就睡了百万年的时日。这两枚齿冠完整的牙齿,早在小学课本里见到过,而使用这两枚牙齿的祖先,与我相距170万年。

站在一根根土柱前,我首先想象到那两枚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的牙齿,它能屹立不倒,一定有许多迷需要它慢慢咀嚼。一万个人眼中的土林有一万种象征,但不管怎样,面对齿状的土柱,在元谋这块土地上,怎么想都绕不开学会直立行走的祖先。

那时候的土林,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枝角鹿、爪蹄兽等第3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祖先们已经掂出石头的质地,懂得投掷与冲击,因为在这片红壤里,极不协调地残落的炭屑,证明熊熊燃烧的大火已经被人类小心翼翼地捧在掌心,驱寒烤煮因此有了可能。

这时我才发现,土林其实就是一炬炬火的向天燃烧,那一抹红,不管风雨如何过滤,都没有被稀释和降解。看到土林的第一眼,我就知道那是仙鹤的丹顶,少女一脸矜持的红晕,莲花绽开的芳菲。

在土林听风,风是神嘴里悠长的唿哨,能听到似曾相识的旋律。有时长歌当哭,扯落狰狞的面罩,竟然是天与地的交流。有时悲怆长啸,踯躅于一座孤城,断然也有需要倾吐的寂寥。

是的,只有风才能让砂粒张口。土林里听风,最美的是在月夜,一会儿是时远时远的蝉嘶,一会儿是忽高忽低的鸟叫,就像清凉的风能让人放松,音域适中的鸣沙同样会把人带入旧梦。在土林,人不只有自省,还有无法掩饰的自卑,不过是散发着古老气息的一块泥土,却可以赋予我无法穷尽的想象空间。

土林适合遐想,魅惑无限的炫目色彩里,或许能邂逅唐朝赶路的驿马。赶马的人悄悄卸下烦恼,私自加带丝绸与井盐,却弄丢了腰缠的情书。如果没有时间观念,我会在这里寻找海誓山盟的下落。找来找去,注定只能找到桑氏鬣狗的脊椎与云南马的颅骨。

土林适合静思。光线有时像魔方一样驳杂,有时如蓝天一样纯粹,经过土柱折射,会繁衍出一抹幻影,成就一个更迷离的情景,这时候无端地想到宙斯与撒旦,想到香榭丽舍大街的绰约的灯火。在这里独处,其实是给自己思想松绑的最佳机会。

一条河流还摆在时间的褶皱,正是流水把大地剥离成山峰与低谷。这里适合牵一匹马散步,那是我渴慕已久的气度。作为见证,土柱比我看到更多,比如流星坠地,萤虫漫游。

很久以前,元谋土林在我心中戳心的神秘,它让我想到倾圮的楼兰古堡,尘埃落定的古格王朝,被绿树淹没的大小吴哥。当我站在土林面前,只有以合适的仰角,才能看清,土林就是土林。

它比我想象中要丰富得多,甚至能在这里窥见梦里才能穷尽的深邃。不就是一尊土,它往那一站,就让人陷入思考,其实绞尽脑汁也未必能解。也许,土林已有很多的提示,只是在这些提示面前,人类还缺少足够的智慧。

2008年8月31日下午,几十米高的土柱在地震的瞬间晃荡了一下就轰然倒下,一百多万年的群雕,原来经不住几秒的折腾。生命不能复生,倒下不会站起。而倒下的土林,就不用担心什么了,“一个人不披戴任何冠冕,连上帝也奈何不了他”。人们这才发现,细碎的泥土里居然有剑齿象、中国犀、剑齿虎的信息。正是这样撕破给人看的面相里,一百多万年前的土林身份才渐渐明晰。那些躺在大地的土林,又回归到一百多万年前的睡姿,让阳光洒下青草的种子。人们再一次仰看依旧挺立的土柱,很容易想起那就是大地值得尊敬的胸脯。

离开土林,有雨落下,土林间淌起红色的水流,这就是土林秘而不宣的血浆,肯定会让一些人眼睛模糊。我不懂朝觐的礼数,只能大大咧咧地来,又稀里糊涂地离开,但我确实在这土林里学会了沉默。

比起土林的深沉,我的沉默其实也很可笑。

到元谋土林游玩,最好的落脚点是附近的村庄。土林不知什么时候学会了沉默,更多的故事在村庄里的老人嘴里,他们一捻胡须,就会有土林的故事。

就在元谋县大那乌村山麓,两颗元谋猿人石化程度很深的牙齿就在那里发现。同时发现的还有17件石头制品,几小节被火烧过的骨头。能燃起生活炊烟的地方,就是村庄,那么大那乌林的山麓,就应该算是土林周边最古老的村庄吧。当然,这只是个遗址,不会有人站出来,给我指出土林的真实寿限。

在离浪巴铺土林不到10公里的一个村子里,一位老人对我说,他小时候曾在土林附近放牛,有一天听见风骤然间发出怪声,他循声望去,只见一条大蛇正从一尊土柱飞往另一尊土柱,蛇周身磷光闪烁,嘴吐着红色的信子,他吓得丢下牛就跑。另一位老人说,他小时候曾到土林附近砍柴,结果遇上了前来喝水的彩虹。在旁的人纠正说,彩虹吃水司空见惯,老人急了说,不是一般的彩虹,彩虹吃完土林里的水,继而升空,原来经常流淌在土林间的小溪从此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其实土林就是元谋大地能把沧桑展现给人最为直观的部分。什么都不会停在原地,什么都只是过程。一百万年后的土林又是一百万年后的样子,我看见的土林,不过是我这一个生命的时间段里的状态。事实上,土林没有被时间冻僵,也没有陷在岁月的深层。

土林需要静下心来翻阅,你会知道没有永远的山峰,也没有永恒的低谷。

这一点明了,就不枉到此一游。

(责任编辑/吕文锦 设计/毛豆)

猜你喜欢
元谋土柱泥土
降雨条件下植物修复分层尾矿土壤重金属迁移的模拟分析
泥土
元谋,寻根的地方
分层土壤的持水性能研究
磺胺嘧啶在原状土柱中的运移特征及模拟*
翻开一块泥土
2010年元谋MS5—2地震前地磁极化异常研究
元谋干热河谷强侵蚀区水涮窝的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
泥土中的功臣
不同灌水量对2种盐碱土的洗盐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