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可持续的才是有价值的

2017-12-25 15:44杨光
中外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时间轴可持续性软件

杨光

站在300期节点展望“中国管理2025”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新节点,《中外管理》迎来了自己的第300期。

300,并不是一个很显赫的数字,特别是在中国,又特别是在当前。但结合—本月刊的寒来暑往,绵绵不绝的墨香已传承了整整26年;结合一场论坛的年年不辍,经久不息的掌声已响彻了整整26届时,我们会发现这300,和背后的26,其实都殊为不易。又特别是这300期,这26届,所对应的1991-2017,正是与开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同步的26年——于是,这300,这26的重要含义,便远不只是两个貌不惊人的数字所能涵盖。

时间才能验证金钱

在刚进入21世纪,互联网热潮首次涌起时,我就曾有过一个思考:什么是丈量组织价值的最佳标准?不是上市估值,不是粉絲营收,不是财富公益,不是员工数量,不是融资规模,甚至也不是最靓品牌或最佳雇主的名号,而是时间。以上一切价值,只有用时间轴去衡量,才会真正显露和辨别出来。也就是可持续性。常言说时间就是金钱,殊不知时间更验证金钱。当时,我就曾提出:如日中天的雅虎,未必比已然百岁的通用电气,更有价值。如今时过境迁,果然如此。而后,海尔张瑞敏提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其本质也是在拷问和挑战企业可持续创新的时间魔咒。

2017年,“可持续性”更成为了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的一个关键词。因为这一年,我们有机会先后亲眼见证了87岁的巴菲特和85岁的稻盛和夫。巴菲特每年20%多的收益率算不得什么,稻盛和夫的个人财富更名落孙山,但当巴菲特的年收益可以横跨半个世纪,当稻盛和夫的持续盈利可以穿越各个经济周期时,他们便为人类创造了高山仰止般的价值丰碑,而成为举世公认的“神”与“圣”。因此,我们不难判别:“井喷”不及“长流”,“风口”弗如“翅膀”。

当我们以“可持续性?来衡量:审视身边的自己和周边的世界时,心中的忐忑与焦虑便会减少,淡定与自信会油然而生。而要想获得时间的认可与加持,我们唯有拥有长远的心态与眼光。硬件彰显当下,软件决定未来

为此,我们在2017展望2018,不能走这一步只看下一步,而需要基于未来至少5到10年乃至更长远的长线趋势来作为支撑。企业家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工匠精神不是浅尝辄止,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才刚刚开始……这些进入党报告的关键词,没有一个可以速成,没有一个不是需要志存高远,而坚持不懈。于是,我们在“十九大”的大时代里,与“300期”的小节点上,打破了我们当年恳谈会面向下一年的主题惯例,而是直指2025,而且聚集于配套“中国制造2025”的“中国管理2025”。

历史照见未来。顺着时间轴回望150年前,大清王朝在2000年未有之时代大变局面前,做出了当时的果敢创新壮举,开启洋务运动以图强,一时成绩斐然。但可惜,清廷当时只注重了“硬件”提升的亦步亦趋,而忽略了“软件”建设的与时俱进。于是我们虽然拥有了洋枪炮舰,企业矿山,而指导这些洋枪洋务的治国治军治企理念,依然是士大夫之乎者也。于是1894年,中国惨败于在“硬件”与“软件”果敢同时实现了“时代化”的日本。之后,痛定思痛的中国也看到了自己“软件”层面的薄弱以图变法。但可惜我们却又忽略了“软件”变法绝不是无中生有、从天而降,而必须由内而外、破土而出。于是1898年,中国在百日喧嚣人头落地后,彻底错失了在19世纪跟上全球时代脚步的机会。没有“软件”管理支撑的“硬件”风口,注定是昙花一现。历史如此,未来亦如此。

“三化”决定“可持续”空间

如今已然云泥之别,中国以全球经济总量第二的地位屹立于世界之上,中国企业以全球数量第二的规模跻身于全球500强之中。未来50年中国企业的使命,就是从“大”转而到“强”。为此,管理作为企业转型“软件”的升级,必然配套着治国新理念的高效贯彻,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强势来临,而成为我们可以在时代进步的时间轴上笑到最后的“不二法门”。

而未来10年的企业管理升级,据我观察,我们离不开管理的智能化、本地化、创业化。智能化带给我们速度,本地化带给我们深度,创业化带给我们活度。而这“三化”的综合与融合,将决定我们中国企业未来在做强、做久的时间轴上,究竟——能够“持续”走多远,空间有多大。

远望方觉风浪小,凌空乃知海波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时间轴可持续性软件
时间轴上二阶非线性非自治延迟动力系统的振动性
禅宗软件
时间轴里的“共和国记忆”
软件对对碰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关注商业的可持续性
时间轴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减贫的可持续性问题的探讨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