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完素玄府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2017-12-26 02:16盖红肖张再康
中医药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腠理玄府医家

盖红肖,张再康,3*

(1.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7;2.河北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200;3.河北省心脑血管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200)

学术探讨

刘完素玄府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盖红肖1,2,张再康1,2,3*

(1.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7;2.河北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200;3.河北省心脑血管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200)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玄府为汗孔,可称为狭义玄府。《金匮要略》将玄府从汗孔拓展到了三焦,但部位还有些局限,具体位置还不十分明确。刘完素首次明确了广义玄府的概念,系统阐述了玄府学说理论,对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金、元、明、清以及近代医家对刘完素玄府学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承袭或发展。现代医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微循环、离子通道、细胞间隙、生物电荷、脑微环境和周细胞、水通道蛋白等角度,进一步深化了刘完素玄府学说,使刘完素玄府学说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刘完素;玄府学说;现代研究

刘完素是寒凉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六气皆可化火、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著名观点,不仅如此,他还完善发展了广义玄府学说。刘完素广义玄府学说的提出,丰富了中医解剖学,充实了中医微观病机说,完善了中医的治疗方法。本文对一些古代医籍和现代文献中有关刘完素玄府学说的内容进行了搜集和整理,以期对刘完素玄府学说的继承与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

1 刘完素玄府学说的概念

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中说:“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一名腠理者,谓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也;一名鬼神门者,谓幽冥之门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骼、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1]。

根据刘氏的论述,可知玄府是遍布人体各个部位(如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骼、爪牙等)的通道,是气液、血液、荣卫、精神升降出入的道路门户。分布于人体上下内外的玄府,如果能保持通畅,则气液、血液、荣卫、精神宣通无阻、周而复始,人体各组织器官皆得其营养而维持正常的功能状态。否则,若玄府郁闭,则诸病由生。以上就是刘完素的玄府学说。正如刘完素所说:“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若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闻臭,舌不知味,筋瘘骨痹,齿腐,毛发堕落,皮肤不仁,肠不能渗泄者,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密而致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随郁结微甚,而察病之轻重也”[1]。

刘完素玄府学说与《黄帝内经》玄府学说不同。《黄帝内经》玄府学说仅指汗孔,可称之为狭义玄府,其玄府学说可称之为狭义玄府学说。玄府学说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2];《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篇》曰:“汗空疏,腠理开”等。上述所论均属于狭义玄府学说,仅局限于人体的卫外屏障,即皮肤腠理或者汗孔毫毛。

刘完素玄府学说与《金匮要略》玄府学说不同。《金匮要略》的玄府不仅指汗孔,而且指三焦的通道,可称为广义玄府,但部位有些局限,具体位置还不十分明确。如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3];《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4]。刘氏扩大了玄府的内涵和外延,部位上不仅指《内经》所谓的汗孔和《金匮要略》所指的三焦,而且大至脏腑、肌肉的道路门户,小至筋膜、爪牙的道路门户,皆有物质及信息的内外交流。功能上也由从《黄帝内经》调节汗孔、荣卫敷布,从《金匮要略》的“血气所注”拓展到了“气液、血液、荣卫、精神的升降出入”,完善了玄府学说的理论体系。

2 古代医家对刘完素玄府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自刘完素提出玄府说后,金元、明清以及近代医家对刘完素玄府学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承袭或发展。

金代张元素《医学启源·六气病解》曰:“怫热结滞而气不通畅也。所谓热甚则腠理闭密而郁结也,则如火炼物,反相合而不离也,故热郁而闭塞不通畅也”[5]。金代张从正《儒门事亲》曰:“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若此之补,乃所以发腠理,致津液,通血气”。元代朱丹溪《脉因证治卷上·疟》曰:“夏暑舍于营卫之间,腠理不密,遇秋之风,玄府受之”[6];《丹溪治法心要·卷一·咳嗽》曰:“风寒,行痰开腠理,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桔梗之类”;《金匮钩玄·附录·三消之疾燥热胜阴》曰:“消渴小便多者,盖燥热太甚,而三焦肠胃之腠理怫郁结滞,致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渗泄浸润于外,以养乎百骸”[7]。由此可见,玄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外相互联通、相互影响,若风寒袭表、入里化热,则人体内外玄府皆为之郁闭,怫热结滞,气液不得宣通,疾病由生。

明初医家楼英《医学纲目》曰:“诚哉河间斯言也,目盲耳聋,鼻不闻臭,舌不知味,手足不能运用者,皆由玄府闭塞,而神气出入升降之道路不通利”[8]。明初王履《医经溯回集》曰:“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暄热之时,火郁自内而达于外,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清代唐容川《中西汇通医学文集·医经精义·五脏所主》曰:“皮毛与肺相连,皆是从毛窍相通也”。《中西汇通医学文集·医经精义·全体总论》曰:“腠理乃分肉之外,皮肤之内,油膜是也,有绉纹,故曰腠理,内发于三焦,乃卫气所行之道路,故气足则肥”[9]。清代吴瑭《温病条辨·问心堂温病条辨原病篇》曰:“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汗出而寒,毛窍开,故汗出,汗出卫虚,故恶寒”[10]。《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曰:“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下而上,始足太阳”。《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曰:“自利者小便必短,白疹者,风湿郁于孙络毛窍”。《温病条辨·卷四杂说风论》曰:“风非害人者也,人之腠理密而精气足者,岂以是而病哉”。清代周学海认为玄府即为“细络”,所著《形色外诊简摩·舌质舌苔辨》曰:“刘河间论及玄府之功用,谓眼耳鼻舌身意,皆借玄府以成其功用者也。上言舌体隐蓝,为浊血满布于细络,细络即玄府也。所谓浊血满布,是血液之流通于舌之玄府者,皆夹有污浊之气也”[11]。

近代医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曰:“人之营卫皆在太阳部位,卫主皮毛,皮毛之内有白膜一层名为腠理,腠理之内遍布微丝血管即营也”[12]。

纵观古代医家对刘完素玄府学说的承袭或发展,对于玄府的称谓无论是汗孔、毛窍、腠理还是细络,在玄府的生理功能、基本病机和治疗大法上的认识是一致的,功能都是流通气液、血液、荣卫、精神等;基本病机都是玄府闭塞,开阖失司;治疗大法都是开通玄府,恢复其开阖之功。

3 现代医家对刘完素玄府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现代医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微循环、离子通道、细胞间隙、生物电荷、脑微环境和周细胞、水通道蛋白等角度,亦对刘完素提出的玄府学说,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使玄府学说不断发展完善,其中对于玄府至微至细、幽冥难见、无处不在、以通为用、一闭则病特点的认识是一致的。

王明杰归纳刘完素有关玄府的论述,提出其具有分布广泛、结构微细、贵开忌阖三个特点。他认为玄府类似现代医学的微循环和细胞膜。并指出玄府和经络系统中的孙络关系密切,为孙络的进一步分化,是祖国医学对人体结构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其幽微难见,又无处不在,以及进行物质与信息交流(即流通气血、津液、荣卫、神机)等特性,都和现今对微循环以及细胞膜的认识不谋而合[13]。

陆鹏等认为玄府为络脉的进一步分化,或称“细络说”。玄府和络脉紧密相连、相互补充,二者都是遍布全身上下表里的细微结构,在分布上相互补充,共同完善了中医的经络系统和整体观念,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机体气血津液和神机的运转输布。玄府的实质是络脉系统流通气液、血液、荣卫、精神的门户,二者是协同发挥作用的细微结构,以玄府——络脉体系共同构成机体的微观结构[14]。

常富业等提出玄府细胞间隙假说,认为玄府类似现代医学的细胞间隙,玄府与细胞间隙无论是从分布特点、形态结构,还是生理功能等方面均十分相同。尤其是玄府流通气血、荣卫、精神等的功能与细胞间隙可直接介导细胞间小分子物质的传递非常相似,更支持这一假说[15]。

周信华认为玄府和生物电荷有关,“玄府不和”包含现代医学的“生物电荷障碍”。他认为目精神明的基础是玄府通利,现代医学的先天性色觉异常(类似中医的视赤如白症)的病因是内络郁闭,玄府不和。现代医家利用现代科技对先天性色觉异常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视紫质是由视网膜上的化学物质视黄醛与视蛋白上的赖氨酸通过生物电荷结合起来的,当生物电荷受到障碍时,视紫质吸收光谱的敏感峰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于是便导致了色盲或色弱的发生。因此,内络郁闭、玄府不和的病机和现代医学的生物电荷障碍只是说法不同,但实质是相通的[16]。

郑国庆等指出玄府和离子通道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玄府和离子通道在人体的分布都具有普遍性、微观性的特点,都是进行物质交换、信息交流的场所,二者都必须保持通利和开阖有司。玄府开阖有司保证了气液等营养物质的正常流通,离子通道开放和关闭得当,才得以实现离子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功能[17]。

张天娥等认为玄府与水通道蛋白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医的玄府与水通道蛋白从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特点等方面有许多类似之处,尤其是玄府流通气血津液的功能与水通道蛋白介导水的跨膜转运和调节体内水代谢平衡的功能,更表明玄府与水通道蛋白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水通道蛋白可能是现代医学对玄府认识的进一步延伸[18]。

董丽等认为脑之玄府与血脑屏障存在相关性。经研究发现,玄府与离子通道水通道蛋白在很多方面存在一致性,而血脑屏障作为脑内各离子通道及水通道蛋白的整合体,是玄府在脑中的一种形态体现,验证了脑之玄府与血脑屏障在形态结构上的相似性[19]。

葛源森提出玄府与脑微环境在结构与功能上存在许多共性内涵,在大脑中周细胞帮助维持血脑屏障,是大脑微环境中重要的细微物质,可能在玄府的开阖功能中扮演司使的角色。现代医学认为血脑屏障与微血管是脑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微小,肉眼难见,且中医上的细络亦是结构微小,肉眼不可见,通过大脑之玄府调节气血运行并濡养脑腑。由此可见,玄府与脑微环境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致的。同时周细胞又是脑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周细胞能使内环境保持稳定,其可能是存在于玄府体系中的一种精微物质,调节玄府开阖,扮演司使的角色。在玄府与脑微环境中起着联通的作用[20]。

综上所述,自刘完素首次明确玄府概念及玄府学说理论后,对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对刘完素玄府学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继承与发展。金元、明清以及近代医家承袭或发展了刘完素玄府学说。现代医家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微循环、离子通道、细胞间隙、生物电荷、脑微环境和周细胞、水通道蛋白等角度,进一步深化了刘完素玄府学说,使刘完素玄府学说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目前玄府的现代微观结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有待进一步研究。

[1] 刘完素.刘完素医学全书[M].胡国臣,宋乃光,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102.

[2] 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7.

[3] 张仲景.伤寒论[M].钱超尘,郝万山,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6.

[4] 张仲景.金匮要略[M].何任,何若苹,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

[5] 张元素.张元素医学全书[M].胡国臣,郑洪新,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30-31.

[6] 朱丹溪.脉因证治[M].郭建华,杜小花,高纪珍,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 3:17.

[7] 朱丹溪.金匮钩玄[M].竹建平,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39.

[8] 楼英.医学纲目[M].赵燕宜,于燕莉,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35.

[9] 唐容川.唐容川中西医汇通医学文集[M].张立光,整理.北京: 学苑出版社,2014:98.

[10] 吴瑭.温病条辨[M].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9.

[11] 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M].李晓云,赵怀舟,李红梅,整理.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121-122.

[12]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柳西河,李朝辉,董印宏,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21.

[13] 王明杰.玄府论[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5(3):1-4.

[14] 陆鹏,由凤鸣,胡幼平.玄府—络脉体系概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1):29-30.

[15] 常富业,王永炎,高颖,等.玄府与细胞间隙的比较[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24(2):1-3.

[16] 周信华.对玄府在色盲上的新认识[J].中国针灸,1995,15(1):56.

[17] 郑国庆,黄培新.玄府与微循环和离子通道[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4):13-14.

[18] 张天娥,罗再琼,张勤修,等.玄府与水通道蛋白的比较[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7):1110-1111.

[19] 董丽,李波,白雪,等.脑之玄府与血脑屏障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13,54(22):1969-1970.

[20] 葛源森.从”玄府之司使-周细胞”新视点探讨缺血性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2):71-274.

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ofLIUWan-su'sXuanfuTheory

GE Hong-xiao1,2, ZHANG Zai-kang1,2,3

(1.GraduateSchoolofHebeiMedical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17,China; 2.Hebe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Shijiazhuang050200,China; 3.HebeiKeyLaboratoryofTCMPreventionandControlofCardio-cerebrovascularDisease,Shijiazhuang050200,China)

Xuanfu was firstly regarded as sweat pore inYellowEmperor'sCannonofInternal, which can be understood in the narrow sense.SynopsisoftheGoldenChamberextended the meaning of Xuanfu from sweat pore to the triple energizer, but the specific location was not very clear. LIU Wan-su firstly made clear the concept of Xuanfu in the broad sense, which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the theory of Xuanfu, and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both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science. Physicians of Jin dynasty, Yuan dynasty,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as well as modern medical scientists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Xuanfu. Modern medical practitioners used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ays to further deepen LIU's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icrocirculation, ion channels, intercellular space, biological charge, brain microenvironment and peripheral cells, as well as water channel proteins, so that the study of Xuanfu reached a higher level.

LIU Wan-su; Xuanfu theory; Modern research

R22

A

1002-2392(2017)06-0001-04

2017-08-21

2017-11-18

河北省心脑血管疾病科研团队项目(7002016012025)

盖红肖(1991-),女,硕士研究生,专业: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慢性肾病。

*通讯作者:张再康(1967-),男,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慢性肾病。

猜你喜欢
腠理玄府医家
腠理部位当属半表及腠理病的治疗探析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燕赵医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刘完素玄府学说初探※
基于玄府理论对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开通玄府法在缺血性脑白质病治疗中的应用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