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绘本阅读在心理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26 00:00杨红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35期
关键词:心理课绘本阅读

杨红丽

〔摘要〕表达性艺术辅导是一种新兴的心理辅导方法,它除了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当中,也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一课中,教师运用绘本阅读的六个阶段,即投入、认同、投射、净化、领悟、应用组织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表达性艺术治疗;绘本阅读;心理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5-0021-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加大,而各种心理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和接受,表达性艺术辅导就是当下非常受欢迎的治疗形式。表达性艺术辅导是一种新兴的心理辅导方法,它通过游戏、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艺术媒介,以一种非纯口语的沟通技巧来介入,释放被语言所压抑的情感体验,处理当事人情绪上的困扰,帮助当事人对自己有更深刻的对不同刺激的正确反映,重新接纳和整合外界刺激,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对比,表达性艺术辅导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一是表达性艺术辅导具有非语言的沟通特质;二是艺术的形式创造了安全自由的氛围;三是艺术的表达具有时空整合性;四是艺术辅导的实施便捷有效。表达性艺术辅导除了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当中,也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教学与咨询实践中,我尝试运用表达性艺术辅导的方法。本文以将绘本阅读这种表达性艺术辅导形式运用于“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阐释。

一、绘本阅读的优势

阅读治疗技术是表达性艺术辅导中的一种治疗技术,它是指在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以当事人的日常生活行为、生活处事的态度以及人生成长的问题相关主题的文学作品为媒介,在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中释放自己的情感,改变自己对问题环境的态度,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以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基于阅读治疗的绘本阅读即以绘本为媒介,当事人在专业人士的协助下促进心理健康,走出心理困境,获得个人成长的心理力量。

绘本作为一种阅读治疗技术的媒材,除了具有表达性艺术辅导的特点外,还有着自己的优势:

(1)绘本图书的设计符合青少年的思维特点。学生阶段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对视觉图形等讯息反應灵敏,常凭直觉判断事物和分类,思考方面富有想象力,倾向以记忆中的视觉图像为主。记忆可分为语言记忆和非语言记忆,后者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和情感,一般说来,非语言记忆比语言记忆强烈。所以以图画为主的绘本设计符合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

(2)绘本故事主题贴近青少年生活。所谓主题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也是作品所要揭示的主要理念,更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识思想和情感”。绘本中藉由情节、人物角色及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绘本往往可以按照其创作主旨与故事内容的不同划分为各个主题类型,青少年通过绘本主题建立其对外界的认识,将日常的生活照应在绘本故事中。

(3)绘本语言非常精炼且浅显易懂又不失内涵。绘本图书的画面非常精彩,有的不带任何文字叙述,甚至只有相当简短的文字作为画龙点睛之用。他们能够借着图所表现出来的情境,去揣摩、构建自己心中的故事情节,并能结合自己的经验,拥有更多自行诠释解读的空间,这样青少年较容易进入绘本的世界,深入到绘本所描写的故事中人的悲哀和喜悦中,进而理解故事深刻的涵义。

二、采用绘本阅读的设想

我在日常的教学和观察中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对温柔的老师,学生很愿意跟他们亲近,但往往会在课堂上显得没有纪律,不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或其他任务;在严厉的老师面前,学生上课都很乖,不敢放肆,但同时他们也不敢跟老师讲心里话,甚至少数有个性的学生会用无声的行为来反抗老师。而师生关系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社会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那么,老师究竟应该怎么做,学生又应该怎么做,才能够让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于是,我开始思考上一节有关师生关系的心理课。如果是很直接地让学生讨论师生关系,很多学生可能会不太愿意讲真话、讲实话。如果在课堂上直接说老师的不好,万一被老师知道了怎么办?如果直接说老师的好,又可能会被其他同学笑话拍马屁。于是他们只好说一些假大空的话,对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师生关系中的问题并不会有太大的帮助。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才能够让学生放下顾虑,有话可说,去讲一讲内心真实的想法呢?我想到了表达性艺术辅导。

在选择表达性艺术辅导的方法中,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绘本阅读。因为,绘本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尼尔森老师不见了》这个绘本,非常符合我关于师生关系的主题需要。那么,究竟该如何运用好这个绘本故事呢?我开始了探索与尝试。

一是对绘本进行分解。绘本的阅读可以作为整节课的开头进行导入,也可以只选取其中的一段进行导入,最后我选取了其中一段,主要是基于这个绘本的故事内容比较长,作为导入有点拖沓,而且想要给学生留下悬念,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是对绘本进行改编。改编的第一处是对绘本中出现的名字进行了改动,将尼尔森老师改成了“温老师”,将斯旺普老师改成了“严老师”。改编的第二处是如何在绘本故事中融入师生冲突的话题,在原本的绘本中并没有这样的内容。而讲师生关系,必然需要涉及师生冲突,于是我在整节课中加入了绘本第二部分《严老师与小乐同学》,并以心理剧的形式对这一部分进行了呈现。

三是对绘本进行删减,整节课加上导入和绘本结局共有四个部分,我将绘本的最后一部分进行了删减,只呈现绘本的结局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样就节约了时间。这样,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就形成了。

三、绘本阅读在课堂中的应用

绘本阅读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即:endprint

(1)投入,当事人投入阅读故事中,专注故事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2)认同,来访者对故事中人物、故事情节、社会背景产生认知,并通过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環境、经验进行诠释,产生感同身受的体会。

(3)投射,来访者试着通过自己的主观经验和认知水平诠释故事所遇到人物的事和行为态度,并投入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智慧,和故事人物同在,一起解决问题和走出困境过程。

(4)净化,来访者对故事中人物产生移情,放下自己的角色,走进故事人物的情节发展,站在故事人物的角度,去观察、聆听、思考和感受人物情绪情感的变化,体会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关系,觉察故事人物的情绪情感对人物关系的影响。

(5)领悟,来访者将自己和故事中的人物对比,调适自己行为态度观念,并产生新的观念。

(6)应用,来访者产生新的观念后,在头脑中产生新的行为模式,对自己塑造新的形象,构建自己的生活场景和行为态度。来访者在真实情景中探索行动,将自己的领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这一课中,我是这样来处理和达到绘本阅读六个阶段的目标的。

(一)在绘本阅读中投入课堂

在投入这一阶段,我是这样来处理的:首先,教师PPT播放绘本《温老师不见了》,并配以轻音乐,然后请一个学生朗读绘本第一部分到“孩子们开始想念温老师”。在这一部分,从学生专注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个故事十分感兴趣,因为绘本中所讲到的温老师、严老师还有一群调皮的孩子与他们的生活有着太多的共同点。比如孩子们的调皮行为:207教室的孩子们闹得不可开交。沾着唾沫的纸团儿粘到了天花板上。纸飞机在空中飞来飞去。 他们是整个学校里表现最差的学生。他们窃窃私语,咯咯怪笑。他们扭来扭去,挤眉弄眼。他们从来不肯好好做功课。

用简单的几句话再加上生动的画面就把孩子的调皮形象地展示出来了。而这些行为与我们日常学习中那些调皮的孩子是多么神似。

(二)在思考与交流中产生认同

绘本第一部分播放完以后,教师提问: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遇到过温老师或严老师这样的老师吗?你更喜欢哪种类型的老师?为什么?请同学自由发言。结果发现有的同学喜欢温老师,因为温老师对学生很温柔,让人觉得很亲切。还有的同学喜欢严老师,因为严老师管得住学生。

在这里,同学们虽然表达的是绘本故事中自己对温老师或严老师的认同,但其实这与他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究竟是喜欢温柔的老师还是喜欢严厉的老师是一致的。然后教师总结,而我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与老师之间的师生关系。那么,作为学生,我们究竟该如何与老师交往和相处,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从而导入课题《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

(三)在角色扮演中进行投射与净化

接下来进入绘本第二部分《严老师和小乐同学》,老师请三位同学上台表演具体的一次师生冲突的事件,把学生带入到师生矛盾当中。而这个场景来源于我对学生的采访调查,大部分学生都说道:与老师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况一种是老师冤枉了我,另一种是老师偏袒成绩好的同学。于是,我设计了这一场景。学生将情景剧表演完以后让他们定格,并再请三位同学上台站在三个同学的身后,示范此时此刻严老师、小乐和旁观同学内心的声音。示范结束后,同学们再小组交流这三个不同的角色还有哪些内心的声音,交流结束后,请每个小组再派三位代表上台扮演三个角色内心的声音并表达出来。

通过这样的设计,同学们可以站在不同的人物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情绪、感受以及想法,把自己投射到这个角色当中,产生共鸣。在他们表达完以后,继续让学生思考:当你听完了三种不同角色内心的声音,你有什么感受?

有的学生说,听完了三种内心的声音,我想我们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和想法。有的同学说老师那么严厉,可能是因为之前这个班级很乱,需要有严厉的措施才能让孩子们变好,有的同学说每个人都是有脾气的,严老师当时那么生气也是可以理解的,相信过后她也会反思自己,并跟小乐做一个沟通。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达到了净化的效果。

(四)在续编绘本中获得领悟

在表达完内心声音之后,进入绘本第三部分续编绘本:接下来小乐同学与严老师又会怎么样?通过小组讨论并续编绘本,让学生寻找解决师生矛盾冲突的方法。

在此环节,我还将绘本中的一些人物如温老师、严老师、小乐同学及其他同学等角色做成了贴纸,让学生根据剧情需要创作绘本。

有的同学说小乐同学主动向老师认错,老师也把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跟小乐进行了沟通。还有的学生说,过了几天,温老师突然回来了,而孩子们也变得比原来乖了。而这个结局与我们的绘本故事正是吻合的。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那就是师生之间达到相互的理解,共同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五)在绘本结局中延伸思考与应用

最后,教师播放绘本第四部分:孩子们想要找到温老师,但他们找了很多地方也没有找到,没有想到的是,正当孩子变得十分沮丧时,温老师回来了,而绘本的最后揭示温老师和严老师是同一个人。

这样的结局让学生们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似乎在情理之中。然后我让学生课后继续去思考:看完这个绘本故事的结局,你有什么启发?

有的学生说,只有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所以当温老师在的时候,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行为,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还有的学生说,一个老师是可以有两面的,既有严厉的一面,也有温柔的一面,当班级纪律不好的时候,就需要严格管理,而当同学们变得自觉以后,可以再温柔一些。所以,作为学生,需要有所改变,老师也自然会展现出更美的一面。

在“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这节课中,除了运用绘本阅读的技术,我还运用了心理剧、绘本创作等其他的艺术辅导形式,但绘本的阅读是作为贯穿始终的一个纽带,将一节师生关系的心理课很好地串联起来。在今后的心理课教学中,我还将继续探索绘本阅读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作者单位:上海市西延安中学,上海,200335)

编辑/巨明珠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课绘本阅读
浅谈团体心理辅导在初中生心理课上的应用
同课异构
心理课片段教学技巧探索
教师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学校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的探索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于光影中休整心灵在故事中解读人生
如何构建真实有效的心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