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制度供给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研究

2017-12-26 11:33杭慧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

【摘 要】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教育制度供给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不公平现象,基于教育制度供给视角研究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剖析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对策,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视角。

【关键词】教育制度供给;新生农民工;身份认同

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离开农村、主要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但是由于身份和户籍的制约,他们在城市缺乏归属感,产生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基于教育制度供给的视角剖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缠身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路径。

一、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内涵解读

通说一般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主要可以划分为自我认同、人际认同、未来归属选择三个方面。其一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认同,这是农民工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和基础。正是在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肯定的基础上,新生代农民工才愿意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去,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取报酬,增加个人和家庭的收入。为了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愿意离开农村,在城市打工,寻求自我的更好的发展。其二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际认同。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他们生活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是远离农村的,但是他们的人际认同却又离不开农村;他们来自农村,身边生活的圈子成员主要也是来自农村,由于受到学历制约,他们所能得到的工作机会也主要局限于体力劳动,很难融入到城市同龄居民的生活和朋友圈子中去。其三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归属认同。这也是目前困扰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难题。由于在城市属于流动人口,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年轻的时候还可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一旦老去,找不到工作,他们面临的是传统农村家庭居家养老,他们的未来只有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制度供给的现状及原因剖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制度供给的现状

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以教育供给的视角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城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缺失。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村未成年获取教育的机会,降低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质量,限制了新生代农民工成长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导致贫穷的更加贫穷。而城市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供给不足,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仍然集中在繁重的体力劳工,他们获得教育培训机会提升自身劳动力能力的机会很少,无法通过教育制度供给实现自身的就业能力提升和职业技能水平。

(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制度供给缺失的原因剖析

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身份的认知呈现出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内心的矛盾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制度供给缺失的最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户籍制度一诞生,就带有浓重的命令经济色彩,我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仅仅是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区别,更重要的是附着在户籍上的各种不平等的社会待遇,伴随着特权、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市差距、身份歧视、省籍歧视、就业歧视等诸多问题,教育制度供给不均衡是其中的重要表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所能够获取的教育资源大相径庭。尽管我国已经在2014年开始实行统一的居民身份管理,但是实际上机遇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而且在今后一顿啊时间内仍将长期存在,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就业和发展产生各种影响。

三、加强教育制度供给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加强教育制度供给,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的重要路径。必须从根本上消除二元户籍制度的不良影响,切实采取措施,统一居民的教育制度供给。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让更多的农村未成年人获得接受优秀教育资源的机会,从而得以提升自身能力以便将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这是一项长期和基础的工作,是从根本上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发展机会和身份认同的根本保证。只有从基础教育入手,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保障,为农村未成年成长提供受教育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教育资源,这是保障农村劳动力资源供给和人才成长的基础制度供给。另一方面,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制度供给,推进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区承办、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共同努力,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创造优质的制度供给和成长氛围。其中政府主导是根本,这是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资源供给的关键;企业参与是动力,只有广大中小企业广泛参与,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实现,才能切实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社区的组织运作是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落到实处的现实保障,只有社区积极行动,认真落实,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和社区融入、身份认同才能落到实处;农民工自身也是教育资源供给实现的重要因素,他们的自身努力和改变生存状态的追求,是教育供给制度切实得以实现的主观要素。

四、结语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也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他们在进城务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提高了经济收入,但是在身份认同方面却出现了危机。为增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身份认同,必须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其保障问题。缩小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增强农民工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实现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教育制度供给视角剖析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能够从文化和个体的视角寻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和突破,对于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杭慧(1981-),女,江苏镇江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学。

参考文献:

[1]王晓莹,罗教讲.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社会参与和身份认同[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02).

[2]潘泽泉,李挺.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社会资本、同群效应与社会距离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州学刊,2017(03).

[3]周超.社会工作视阈中的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17).

[4]史学斌,熊洁.家庭视角下外来农民工身份認同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重庆的调查[J].中州学刊,2015(07).endprint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
无间地狱中的“泣儿”
试论中美体育电影中的身份认同
云想衣裳花想容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英语专业定向生交友圈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