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阈下拓展高校资助育人途径的初探

2017-12-26 01:39赵思文宋朋涛易振辉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需求

赵思文+宋朋涛+易振辉

【摘 要】近年来,高校中贫困大学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部分高校在资助大学生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而容易忽视他们包含精神在内的其它需求。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高校资助育人政策相结合,能进一步地帮助贫困大学生在社会中找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同感、尊重感以及个人的价值感。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高校资助育人途径相结合的初步尝试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需求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一步步完善,我国每年的大学招生规模都在稳步增长。与此同时,越来越多贫困地区的学生开始享有高等教育的机会。国家也相继在各高校实施了以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资助体系,拓宽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面以及资助力度。然而,部分高校在资助贫困大学生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生理需求,但却或多或少的忽视了他们的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通过借鉴一些国外优秀高校的经验,我国部分高校将资助育人政策与马斯洛需求的层次理论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资助模式,宣传并号召一些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加入到高校开展的志愿与实践活动中,增强贫困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回报社会的意识,同时拓宽他们的视野,扩大交流空间,使他们能尽快融入集体生活。

一、当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是目前高校不断扩招所产生的一个特殊人群,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跨过高考的门槛步入大学的殿堂。与此同时,贫困大学生在高校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笔者通过对心理测评数据分析以及跟辅导员、学生干部、贫困生多方面访谈,发现贫困大学生心理上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自卑心理

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不仅存在于生活上,还存在于学习上、人际交往上。他们往往比较敏感多疑,在某些事情上,动不动就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同时,同学之间贫富差距悬殊的对比,很容易磋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自卑感增强。同时由于上大学前后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贫困大学生在知识面、信息量以及实践能力方面都比其他同学稍逊,使得贫困大学生自尊心容易受到极大的打击,陷人极端的自卑之中。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二)孤僻心理

特殊的家庭背景以及生存境遇会使部分贫困大学生在跨人大学后非常敏感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性格往往比较偏僻、内向,渴望与其它同学或老师交流,但又缺乏勇气。在面对经济和精神等多重压力时,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思维就很容易走向极端。最后要么是自我封闭,要么就抱怨不公、仇视社会,当他们这种不平衡心态持续一段时间,就会逐步形成孤僻、抑郁心理。

(三)焦虑和恐惧心理

据相关资料显示,有不少贫困大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太幸福的家庭:或是父母离异失去依靠,或是父母残疾生活窘迫,或是天灾人祸经济拮据等。他们其中的大部分家庭甚至无法担负起基本的学费以及生活费。因而有绝大多数贫困学生把上大学的目的定位在毕业找个赚钱的工作好过上“人上人”的生活。极的功利性往往使贫困大学生的思维相对比较狭隘,一旦学习成绩比不上其他同学或发生大的变动时,就容易產生焦虑、恐惧心理,精神往往极易崩溃。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高校资助育人途径相结合的初探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初步引入

马斯洛需求有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同时,层次结构受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影响。了解学生的需要是应用需求层次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帮助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不同的背景下、不同时期的学生的需求充满差异性,而且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而经常变化。因此,高校在资助育人时应该经常性地用各种方式进行调研,弄清当代贫困大学生未得到满足的需求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给予学生经济与精神上的双重呵护,促进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高校资助育人途径的初步尝试

以我校控制工程学院为例,成立了以贫困大学生为主体的控制工程学院蒲公英支教团,支教团成员主要以在校贫困大学生为主,并设立学生管理机构,由学生自主管理,辅导员进行指导。并将团员分为文科组、理科组、文体组,充分地发挥了团员各方面的才能,并集中进行岗前培训、集体备课等,增强了贫困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及回报社会的意识。同时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学生干部和辅导员助理帮助贫困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扩大交流空间,使他们能尽快地融入到集体生活。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高校资助育人途径相结合的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在教育方面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目前国家以及各高校已经有较为成熟的资助方式,资助工作比较深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系列的资助政策为高校的教育公平做了物质化保证,为先天教育资源匮乏的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后天教育资源和成长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学生家庭的生活压力。

通过研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基本生理需求后,他们情感以及精神方面需求尚待解决。他们开始寻求在集体中的认同感和尊重感,以及在社会中的价值感,他们实现自我理想的愿望愈加强烈,此时同学或者老师的及时疏导特别重要。以高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为例,通过组织义教团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整体活动中奉献自我,充分获得自我价值感、满足感,从而增强自信。因此,作为以德育人的高校,应该坚持以育人为本,将资助学生的途径多样化,重视学生生活、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颖.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阈下的高校资助育人途径—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J].管理观察,2014,(21).

[2]陈丽旦,桂伟,郭业频.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农业考古,2007,6.

猜你喜欢
贫困大学生需求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