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

2017-12-26 01:41王艳黎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工匠精神

王艳黎

【摘 要】工匠精神是在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产生于手工业时代,是手工劳动者的精神遗产。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高度认同、敬业乐业的精神,专注专一、全情投入的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尽管手工业时代早已成为过去,但手工劳动在当代社会生产体系和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并起着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特别是随着现代工业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发展,机器生产正在重复手工业时代的某些特征,从而为工匠精神的存在和發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关键词】工匠精神;历史传承;当代价值

随着这几年国家主流媒体播出的“大国重器”、“大国工匠”节目,以及罗永浩等“锤子精神”的发扬,中国在逐渐形成“大国尚技”的浓烈社会氛围,“工匠精神”一时声名鹊起。但工匠精神产生至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它的价值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一、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

工匠精神在中国自古有之。早在4300年之前,便出现了有史可载的工匠精神的萌芽。相传舜“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记录了舜早年在河滨制陶时,追求精工细作,并以此带动周围人们制作陶器也杜绝粗制滥造的事迹。自舜帝时期开始,再到夏朝的“奚仲”,商朝的“傅说”,春秋战国的“庆”,工匠开始大量出现在史书之中,其演变历史也随着我国古代政治、文化、商业、科技等领域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由此形成了我国独特悠久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我国工匠群体从历史时间轴的起点伊始,不断积聚着力量和惯性,凝集着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一步一步跨过时间的长河,留下了令世界惊叹的造物技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持续着对中华文明的尊崇,掀起了经久不衰的“东方热”。除了中华文化本身博大精深之外,最直观的莫过于那些令人惊叹、精美冠绝的中国器物,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等产品曾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和富裕阶层最受追捧的宠儿。天工开物,随物赋形。我国古代工匠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一门职业,执着于一件技艺,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这种精神附着于精美绝伦的作品,世代相传,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也给中华文明打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烙印。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兴起,工厂化机器化等近代工业制度消弱了传统工匠伦理,某些传统工匠技艺走向衰落乃至失传。但无可否认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然而中国却不是一个制造强国,我们的制造工艺、产品质量、品牌价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今的后工业革命时代,追求个性、特色的差异化生产的手工定制成为新宠和时尚,由工匠们手工打磨制作的名包、名表成为世界名牌,作为奢侈品受到中国消费者的竞相抢购。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马桶盖,虽然后来说这些马桶盖本来就是中国制造,但还是反映出国人对于国内产品质量缺乏信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不断创新支撑,也需要千千万万能工巧匠的亲手打造,我们需要唤醒、培育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灵魂

虽然机器化大生产取代了手工作坊,但是手工生产在人类历史上积淀下来的工匠精神依然绽放出耀眼的光彩,越来越成为制造业的灵魂。事实证明,工业制造强国都重视工匠精神的价值。

(二)工匠精神是高品质生活的保障

工业化大生产提供了大量标准化、单一化的产品,国民的消费已经由数量型向品质型转变,供给侧必须适应需求侧的新要求。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三)工匠精神有助于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指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我对社会作出的贡献,而后社会和他人对贡献的一种肯定关系。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具备两种实力:一种是硬实力,主要指主体所具有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另一种是软实力,主要指主体所具有的职业精神。技术技能人才如果缺少软实力支撑,犹如断弦之弓,很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

(四)工匠精神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唯利是图的价值观仍然存在,假冒伪劣产品仍不时现身于各种市场,社会对中国制造的认可度不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亦较低,所以才造成了国内老百姓组团到境外抢购洋奶粉、马桶盖的事件。

三、工匠精神的培育

一流的制造需要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技术则需要一流的精神。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则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支撑。虽然工匠精神诞生于古代,但其仍然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培育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应当打破就业体制,改革就业观念,提高工匠职业威望,树立杰出工艺大师、工人技师榜样,引领工匠精神示范,保护工匠、技师合法利益,借用现代手段拓展技艺传承。通过传统手工艺生产演示与精美产品展示,传达工匠精神。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双元制、双导师制培养工匠技师,加强职业资格认证,实行职前宣誓,将工匠精神社会化、具体化。更好的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

总之,工匠精神不是仅对工匠提出的素质要求和殷切希望,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对职业有分工不同,无高低贵贱的深刻认识,更是多元文化下的个性化消费的内在要求。工匠精神不能简单理解为手工业者应该具有的精神品质,它应该是所有技术技能人才应该具有的,以产品或服务为媒介的,用心工作,精益求精,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弘扬工匠精神,用心服务社会和他人,打造优质产品和服务,有利于树立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有利于民族品牌的成长;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汪中求.工匠精神核心就是追求完美 做到极致[N].佛山日报,2016.(03).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工匠精神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