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体育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2017-12-26 02:05徐宏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创新探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徐宏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新形势背景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着的挑战与的机遇并存以及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专业需求变化入手,对新形势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新形势背景下结合体育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并根据社会需求,构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旨在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我国体育师资方面的培养历史悠久,在建国初期,我国设立了以体育师资为主体的体育学院,并在部分师范院校设置了体育教育专业,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了素质高、质量高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并对其他学科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创办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数量正在剧增,专业建设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导致这一专业正在趋向饱和的状态,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需求量相对减少,导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从而阻碍体育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深入探索,在新形势背景下创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才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多样化需求的体育复合型人才。

一、新形势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日趋功利化

大学是由学者以及相应的课程组成的,致力于真理探索的场所。之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学逐渐适应现代发展的需求,注重学生能力以及学术研究方面的发展,体育教育专业也不例外,社会需要学校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供给,这一专业也需要社会的支持进行发展。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开始趋于功利,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分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实践教学,对于理论教学仅仅是一笔带过,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有效指导;其次就是课程设置单一、僵化。大部分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的项目都是相似的,形式较为固化,并没有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进而导致其人才培养水平不高。三是体育设施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各个专业都开始进行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体育设置投入的减少,这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设施更加少。体育教学的关键就是在于实践,若是相应的场地以及设施都无法满足,这将会大大影响到其教学质量提高。

(三)培养人才缺乏社会适应性

随着我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体育教育专业每年的毕业生成快速增长趋势,而与此相对的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呈大幅度下滑趋势,大量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积压,进一步增加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压力,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准确的心理定位,不愿去农、偏、边、山等地区从业,致使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另一方面是部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的人才明显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社会竞争力弱,致使待就业数量不断增多不断积压,导致社会對体育教育专业的实用性提出质疑,新的体育就业难,学体育无用论逐渐显现。

二、新形势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适应市场变化,适时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压缩必修课程时数,调整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教育专业课三类课程的结构,建立优化的“核心课程”;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增加课程的灵活性,使之成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的“扩展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之成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隐形课程”,进而形成一个由核心课程、扩展课程和隐形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新体系。

(二)建立人才培养与市场“一体化”融合模式

虽然说学校是进行人才培养的基地,但是人才标准的判定,归根结底在于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这是专业建设的根本所在。在进行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学校的办学质量,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只有深入了解社会对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才能够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召开包括用人单位在内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讨会。并定期对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本人进行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方面的调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瞄准现代教育和体育发展的前沿,不断完善专业教育体系和育人过程,努力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体育教育人才”,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建立人才培养与市场“一体化”融合模式。

(三)推进课程改革,建立课程综合化模式

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应结合用人单位岗位的需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应该将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理论教学要注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应用为目的,实践教学则是根据理论的剖析和定位,有针对性的学习社会需求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能力教学则应注重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提升其社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个人发展教学则是要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程改革应围绕学生能力培养进行,培养学生面对实际岗位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岗位(群)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把职业综合能力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分项能力,建立技能模块表,再根据每个能力模块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进行课程组合,建立课程综合化模式。

参考文献:

[1]孙义良,王兵,周贤江,唐宏贵,高治.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05(21):61-65.

[2]李芳,刘红霞,高萍.全媒体时代体育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06(11):33-36.

猜你喜欢
创新探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体育专业课教学中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