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增强文言文教学趣味性

2017-12-26 02:38李涛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趣味性文言文老师

李涛

【摘 要】文言文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占有不少的篇幅,学习文言文是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培养中学生文学气质的重要方法。增强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致,养成爱上文言文课的好习惯。

【关键词】文言文;趣味性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课文中占有重要地位,每本书上基本上有几篇文言文。内容涉及内容丰富,展现了我国古代文明和历史文化。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素养,培养文学气质。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不喜欢上文言文课,一是由于文言文与现今的白话文相比,语言深奥难懂,表情达意委婉,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觉得文言文难,产生了畏难心理。二是一些老师的上课方式古板,缺乏激情,讲解文言文基本上就是对着书本翻译,毫无新意。学生觉得乏闷,提不起精神,产生反感心理。这两种现象的产生均对学生文言文的学习产生阻碍,影响了文言文的课堂效率。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笔者总结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教学方法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设计生动有趣的导入

课堂导入生动有趣可以决定整节课的基调,如果老师采用的导入方法较为新鲜,则可以勾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开开心心地进入学习状态。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致也较为高涨,学习效率自然较高,因此老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开启文言文学习的大门。比如学习《核舟记》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中国古代能工巧匠不胜枚举,雕刻是其中一门常见的手艺。大家常见的雕刻都有哪些?学生答:石刻,木刻,玉雕……大家见过米粒上,头发丝上,甲骨上甚至是桃核上的雕刻吗?下面给学生播放几张米粒上刻字、头发丝上刻字和桃核上刻画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微型雕刻的艺术之美。这样一来便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热议,活跃了班级气氛,这时教师可以话锋一转,切到本节课要讲的 “核舟”上来,一起去感受“核舟”设计之巧妙,想象这件艺术品的巧夺天工之美。巧妙地设计课堂导入可以自然过渡到教学内容中来,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技巧,提高文言文課堂的趣味性。

二、构建巧妙适宜的提问

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是“学讲方式”课堂要求的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和学生熟悉的事物相关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如果问题过于古板、难度系数过大,则不宜提出,因为这类问题不能让学生开口说话,反而让学生产生回避的态度,不乐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比如学习《爱莲说》一文时,为了促进学生对于几种花的理解,我设计了几个问题:1.从哪篇课文里我们学习到陶渊明喜爱菊花的?2.《花开富贵》这幅画大家见过吗?里面是什么花呀?因为学生对这两个问题比较熟悉,很好回答,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看出陶渊明对菊花的喜爱,对隐居生活的安然自得。《花开富贵》画的是牡丹,牡丹是富贵的象征,备受大家的喜爱。这样一来为下面诠释全文奠定了基础,通过“菊”和“牡丹”的对比,学生更能深入理解“莲”的特点。便于学生在对比中读懂莲的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进而轻松理解全文要表达的主旨:体现了作者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推崇,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的情操赞美。这两个问题恰到好处,促进课堂教学更好地进展。

三、组织高效自主的合作

小组合作交流是“学讲方式”要求下常见的教学方法。老师将班级按照学生成绩及兴趣爱好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就某问题一起讨论交流交换意见,这种方式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一改往日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变成学生自主思考,共同讨论来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老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时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走进学生中间,参与每个小组的谈论情况,给与适当指导。比如讲授《狼》一课时,笔者并没有按照传统,逐字逐句的翻译给大家。而是将翻译任务交给了小组,每小组翻译一段,由老师随机分配。接着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思考下怎么翻译,并且将自己不会的地方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讨论交换意见。下面的翻译进行就比较顺利,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他们知道下一个叫起来的说不定就是自己,一定要为小组争光。小组合作的效果比老师翻译效果更好,因为激发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老师把学习主体的位置还给学生,发挥好引导的作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设形象逼真的情境

创设与文本相似的意境可以轻松的把学生带进课文学习中,同时能产生更为深刻的感受。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具的使用,使得学生上课时能有更丰富的环境和氛围,与以往的课堂相比,趣味性增添不少。比如学习《桃花源记》时,文中描述的世外桃源具体什么样子学生也无法想像。笔者下载了几张桃园的图片,图片上桃花看似汪洋似海,看不到尽头。一叶小舟泛在桃花从中的溪流里,看不到打鱼人,却能看到船桨处散开的涟漪。图片意境优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想象桃花源的样子,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还有学习《蜀道难》时,可以花时间找了几幅进入川蜀之地路途险峻的图片,帮助生长在平原地带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蜀道有多难”,进而也能更好的理解李白口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这些体会不是老师用语言能表述出来的。创设这样的意境,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喜欢学习文言文。

综合来看,虽然文言文较其他文体略显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老师通过精心的安排,在课堂导入,问题设置,小组合作及创设情境方面多加努力,不但可以让学生爱上文言文课,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增加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深刻内涵,感悟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吴夏莉,郑东辉.课堂反馈有效性的探讨——以小学语文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4,10(08):46-48,60.

猜你喜欢
趣味性文言文老师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六·一放假么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