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漫长地等待

2017-12-26 20:37周红梅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海母亲作业

周红梅

在我的几年教学生涯中,接触过许多形形色色的家长,也接触过个性不同的孩子。但对于孩子,天底下的老师、父母都是一样的——爱,不过有一种爱,需要我们漫长地等待……

◆ 案例描述:来自妈妈心底的“爱”

“这次作业你怎么写得又这么差啊!重新写过!”面对这慢腾慢腾的小海(化名),小海妈妈的气更是不打一处,随手拿起小海的作业本,撕成了两半。“我看你是不想读书了。走!”说罢,妈妈拽起小海的耳朵往教室外走去……

在路上,不时传来妈妈的责骂声和小海的哭声。听着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在一旁的有哪个听了不为之动容呢?像这样对待孩子,小海的妈妈已经不止一次了。听同学们和小海妈妈自己介绍,小海做作业速度非常慢,别人十几分钟的作业量对于小海来说至少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完成。面对这个情况,小海妈妈在家基本是一刻不离地督促着孩子。然而,小海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慢腾慢腾”的习惯,“望子成龙”的念头被时间所磨灭了,“恨铁不成钢”的念头在原本慈祥的母亲内心萌發了。小海妈妈失去了耐心,变得越来越暴躁,慈祥的母爱慢慢演变成了体罚和变相体罚。据同学和小海妈妈自己描述,她不止一次地在凌晨把小海从梦中叫醒补习她认为不满意的作业;她不止一次将孩子关在门外,让孩子反省为什么作业会比大部分同学慢;她不止一次大冬天让孩子睡在敞篷车里,来警示他学习不够认真……

就这样,时间早早地带走了小海脸上的童年。原本内向的小海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和他一起玩耍的孩子们在他妈妈的催赶下慢慢离开了……快乐,成了孩子内心的奢侈品!

◆ 案例分析:爱,是漫长地等待!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像儿童的样子。我们如果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引自卢梭)

一、爱≠揠苗助长

小海妈妈的爱丝毫没有换来孩子学业上的进步。相反,对于母亲的回报,孩子送给她三次离家出走。每次都是在母亲伤心欲绝的情况下,孩子才若无其事的回到家里。面对这一特殊案例,作为班主任老师多了几分感触。

1.“爱”——母亲意志的缩影

张开咱们的双手,每根手指错落有致,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各自不同的用处。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喜欢做把“小手指”锤成“大拇指”的工作。

小海妈妈没读过几年书,对于孩子的期望明显高于一般的家长。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走自己打工的老路。当看到别的家长给孩子买复习资料的时候,她会毫不犹豫地给孩子买上几份,带回家督促着孩子去做。但是她一直没有想过,小海不像一般的孩子,每天学有“余力”。

2.“爱”——母亲监督的枷锁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对于孩子来说,童年应该是嬉戏玩耍的年代。

为了让孩子能完成家庭作业,以及课外作业。小海妈妈基本限制了小海的人生自由。曾有几个同学去找小海玩,但都被他妈妈赶走了……渐渐地,小海变得孤僻起来。课间的时候,他握着手中的笔,静坐在位置上,不时地停下来,看着快活得奔跑的同学们,流露出无比的羡慕。

二、爱=耐心地等待

一次偶尔机会,看到龙应台写的一部作品——《孩子你慢慢来》,不由得让我对小海的教育有了认识。

1.爱——是对孩子个性的尊重

“孩子的童年那么短暂,以后有的是时间去写作业,现在就应该拿来玩。在玩中,孩子的创造、探索精神会被发掘出来,而且也能更快地学会分享、感恩。”龙应台曾是这么教育孩子的。对于母亲和老师来说,没有比给孩子快乐更重要的东西了。

在对小海的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是很想和同龄人玩的。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不时停下笔来,眼神中充满着对自由的渴望。这一细小的发现,我和小海的妈妈进行了交流,要求她能在傍晚的时候给予孩子一个小时玩的时间。

第二天,孩子的妈妈兴奋地和我说:“老师,我家孩子昨天玩疯了,高兴得像只兔子一跳一跳的……”“你想让孩子开心吗?”面对我的提问,她羞愧地低下了头……

孩子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在课间的时候,我让小海多参加同学们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明显发现他变得开朗起来。

2.爱——是对孩子“因材施教”

时间一天天过去,一个星期后小海的妈妈再次询问孩子的作业情况。对她的回答我是这样的:孩子需要完成的作业基本完成……

小海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逻辑智能非常强,理科一点就通,但文科方面由于缺少兴趣以及平时积累较少,导致偏科严重。多元智能的倡导者——加德纳博士曾提出,每个人之间的智能是存在差异的。我们要遵循人的理性观念形成的规律——从感受、体验、实践到反思、理解、领悟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对于自己弱项智能的培养相比强项困难得多。这个过程我们不应该操之过急。

作业的安排方面,我们对小海理科方面相比其他同学要求降低一些。对于文科,我们采用“文火”“慢煮”。在家长与老师共配合下,给小海量身制定作业。通过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小海作业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学习兴趣比先前浓厚了许多,自觉性也慢慢增加了不少。

“孩子,你慢慢来。”孩子的兴趣远远比成绩重要,我愿意和孩子的母亲一起等待,等待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

◆ 案例点评:教育是大计,请您耐心等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立德”,方能“树人”我们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一位优秀的园丁播种之后,总是不急于期待花儿开放,而是会心平气和地去浇水、施肥、除草、修枝剪叶……这个过程就是等待。培养学生也是如此——耐心等待。等待是一项“慢”的艺术,是教育的智慧体现。

“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样幼小却只有一次。”生命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我们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切不可揠苗助长。作为教师,在对孩子德育教育的时候,我们更要始终保值一颗平和的“慢慢来”的好心态,期待桃李满天下;作为父母,我们要慢慢等待,相信终有一天能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海母亲作业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那些有意思的生活
以一己之力拯救尴尬的都是勇士
酒桌上就不该谈生意的事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