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寿险大事记

2017-12-27 20:23
中国商界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人身险普通型万能

坎坷寿险大事记

10月1日是保监会134号文生效的最后期限,按照新规定,寿险公司只能销售终身寿险、定期寿险、健康险产品等风险保障型产品,但由于这类产品基数较低,且难以做大规模,势必会造成保费规模骤降。这意味着我国寿险业面临着新一轮考验与调整。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国内保险业复业以来,受到市场环境、监管政策等的影响,国内寿险市场已经不止一次面临“产品被叫停”的窘境,可谓是一路坎坷,也正是经历这一次次坎坷之后,行业产品才愈加丰富,险企的经营理念也日趋走向成熟。今天,站在这样一个转折的时点,回顾历史、观照现实或许才能更好地启迪未来。那么,我国寿险业经历了哪些坎坷?根据慧保天下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寿险经历的主要时段如下:

1980-—1999商业人身险从无到 有高预定利率寿险盛极而衰

1979年末国内保险业复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财产险都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直到1992年,友邦保险将个人代理人制度引进国内,并引发国内险企的争先效仿,针对个人的商业人身险才开始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当时的新型寿险产品尚未引进国内,普通型寿险产品在人身险市场上还占据着统治地位。恰逢银行利率高企,由于投资渠道单一,保单利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利率,普通型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也达到了今日难以想象的高度,即7%-8%之间,个别的甚至达到了9%。

疯狂扩张的保险代理人队伍与高企的预定利率,助推了国内人身险业的第一个发展高潮。与后来保险代理人吃闭门羹不同,彼时大量客户主动上门,甚至排起长长的队伍。1997年,国内人身险保费规模首度超越了财产险保费规模。

但这样疯狂的势头未能长期持续,从1996年5月开始,央行连续8次下调银行存款利率,从最高点的10.98%骤降至1.98%(1年期存款利率)。

寿险行业在一时的痛快之后迎来的却是巨额的利差损,后来投资收益率连续5年都超不过5%,国内寿险行业陷入到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泥淖中。

1999—2007高预定利率寿险难以为继 投连、万能、分红粉墨登场

1996年的利差损风波给稚嫩的中国寿险业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管理课,此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加深了人们对于金融风险的认知。在国家层面的主导下,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继成立,分业监管格局落定。

针对巨额利差损,保监会于1999年6月发布《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息率的紧急通知》,宣布将寿险预定利率一律调整至2.5%,高预定利率寿险戛然而止。这诚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利差损风险的进一步扩大,但同时也令普通型寿险产品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首度面临“无产品可卖”窘境的人身险公司纷纷转向海外市场寻求解决方案,于是,更多由消费者承担投资风险的分红险、投连险以及万能险相继被引入国内。

1999年,平安推出了首款投连险;2000年,太保推出万能险产品,国寿推出首款分红险。新型寿险产品取代普通型寿险产品而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角。

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投连险,2002年,因平安人寿销售投连险时存在误导行为,又恰逢熊市,致使大量客户蒙受损失,引发了一场投连险风波,由此导致的投连险退保潮一度使得投连险在保险市场上销声匿迹。进入2006年,股票市场一路上扬,投连险再度受到追捧,2008年,股灾发生,投连险再度沉寂。

2008—2012金融危机、新会计准则相继登场 分红险“一险独大”步入江湖

2008年股灾、世界金融危机接踵而至,受到打击的其实不只是投连险,还有万能险,二者的投资收益率均严重受到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分红险由于具有独特的“平滑机制”,在激烈的资本市场波动中反而体现出了“稳健”的特性。

所谓“平滑机制”是指寿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通常不会把分红账户每年产生的盈余全部分配出去,而是会根据对未来经济、资本市场及分红险种经营状况的预期,在保证未来红利基本平稳的条件下进行分配。长期经营分红险的保险公司都会在特定时期运用好“平滑机制”,以盈补亏,比如在资本市场表现不佳的时期,会拿出特别分红“大礼包”,或通过补贴红利来促进业务的发展。

因此,正是从2008年开始,分红险的发展势头一举超过了投连险、万能险,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寿险产品。分红险的占比出现行业性的大幅提升,当年分红险在整个寿险行业的占有率历史性地超过半数,达到了52%。

2009年,行业实施新会计准则,而按照新会计准则,分红险保费可以全部计入保费收入,而在万能险和投连险的保费中则只有用于保障的部分才能计入保费,这给当时的寿险发展理念带来了重大影响。在“规模至上”的思路下,其纷纷转至分红险。分红险保费贡献度进一步提升,2009年达到65%,2010年占比更是达到70%以上,个别险企甚至高达90%。分红险“一险独大”的格局就此成型。

2013—2015费改、投资渠道拓宽持续 推进万能险迎来美好时光

持续低迷的资本市场、僵化的预定利率制度,叠加2010年底的“银保新规”,再度推动国内寿险行业陷入到低迷境地。2011年,寿险公司保费应声而降,同比下跌达到8.57%;2012年,保费增速虽然由负转正,但同比增幅仍仅有个位数。

为了应对这一现状,从2012年开始,保监会大力推行“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市场化改革。

先是放开资产端,保监会于2012年下半年相继出台十余项政策,实质性拓宽险资运用渠道,此后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从2012年的3.39%提升至2014年的6.3%,连创新高。

2013年,保监会又确定了“普通型、万能型、分红型人身险”分三步走的负债端费率改革路线图,尘封14年之久的2.5%预定利率管制放开,逐步将各大险种的预定利率从2.5%调整至3.5%,将更多的定价主动权交由市场参与主体。

负债端以及资产端的双重改革,一扫行业此前的低迷态势,重新驶入到发展的快车道,无论是普通型寿险、健康险还是万能险、分红险等,各类产品均受益于此。

但受益最大的还是万能险,因为其既有较高的保底收益,又能通过结算利率进一步向客户分享发展成果。而凭借投资收益率的不断走高,其结算利率也达到了历史高位,优于同期银行理财产品。安邦、华夏、生命、天安等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依靠万能险大干快上,更是进一步助推了这种趋势。

从2012年到2016年,以万能险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五年累积超过2.5万亿元,成为了的“明星产品”。

2016至今监管三连发限制中短存续期快速返还附加万能产品成个险主力

监管三连发限制中短存续期快速返还附加万能产品成个险主力

凭借着万能险快速做大规模的寿险公司,为了谋求更高收益率,在资本市场纵横驰骋,最终引发了一系列轩然大波,以2015年底爆发的前海人寿股东与万科之间的“宝万之争”达到顶峰。

“割韭菜”、“破坏实体经济”等等大帽子纷至沓来,“万能险”彻底被“污名化”了。

与此同时,中短存续期产品爆发式增长所带来的多重风险也开始引发监管层的重视,为了控制以“万能险”为代表的中短存续期产品过快增长,2016年,保监会接连发布三道文件:

3月,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应立即要求停售,存续期限在1年以上且不满3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销售规模逐年递减。

6月,保监会又从产品的设计、监管上限制了中短存续期产品,但给出了5年过渡期。

12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自2017年开始,中短存续期产品季度规模保费收入占当季总规模保费收入比例须控制在50%以内,原保险保费收入占当季规模保费收入比例也不得低于30%,否则一年内将不得新设分支机构……

2017年5月,保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保监人身险【2017】134号)严格规定,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2017年10月1日后必须在保单生效满5年以后才能开始领取第一笔保险金,而且每次领取的年金金额都不能超过已付保费的20%。同时,万能险及投连险不得以附加险形式存在。

在一系列政策之后,诸多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不得不开启新一轮转型,在银保渠道控制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万能险保费增速骤然而降,以其为主的“保户投资款与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同比增速从2015年顶峰时期的97.91%,降至2016年的53.75%,2017年前7月更是骤然跌至-56.35%。

同时,这些险企开始效仿大公司发力个险渠道,并推出了以高结算利率万能险为附加险的快速返还型寿险产品以及年金产品。这种模式对于主险销售的促进作用明显,且自身风险可控,得到了一些公司的广泛应用。当然,终身寿险、定期寿险以及健康险也得到了进一步重视。2017年前7月,人身险公司规模保费增速达-6.23%,但原保费依然维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速达到23.78%。(中和)

猜你喜欢
人身险普通型万能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HRCT影像分析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重型肺炎早期预警指标探讨>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人身险调查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人身险调查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冰箱不是万能的
论互联网在国内人身险销售领域的应用
论互联网在国内人身险销售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