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中国的,世界的

2017-12-27 22:23江晓原黄庆桥李月白
中外书摘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定位导航北斗卫星

江晓原++黄庆桥++李月白

在当今中国,大概多数人都知道GPS,因为它神通广大、应用广泛,中国的车主都很喜欢它。但如果你提起“北斗”(BDS),知晓的人要少得多。其实,GPS也好,“北斗”也好,都是利用人造卫星来实现对地球表面物体的精确定位,简称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只是GPS由美国主导,并在全世界使用了二十多年,而“北斗”系统则由中国主导,还在建设完善之中。

那么,定位导航系统除了能在开车时给我们导航,它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功能呢?在人们已经习惯使用GPS的时候,为什么中国要下大本钱去搞“北斗”呢?只有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对我们深入理解国家安全大有助益。

GPS与海湾战争

对于全世界而言,1991年的新年注定没有欢乐,是因为海湾战争的发生。1月17日,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进攻,目的在于恢复科威特的国家主权。这场战争历时42天,以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而结束。

海湾战争爆发时,美国GPS 系统尚在加紧建设中,还未完全建成,但美国军方果断地提前将其投入使用。当时美军的导航卫星只有15 颗,每天提供15小时的服务。令人惊讶的是,即便是只有15颗卫星、还不成熟的GPS 系统,也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在中东的茫茫沙漠中,GPS为美军提供了精确定位服务,以致美国国防部长理查德·切尼说:“GPS对战争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伊拉克绝对不会想到,在没有任何地形特征的情况下,我军能够胜利地横穿西部沙漠。”GPS还为美军强大的空中力量提供精确制导服务,在美军的高密度空袭中,GPS为数百架战机提供精確导航,特别是提高了美军F-16和B-52战机的攻击精度,隐身战机和巡航导弹几乎也全部依靠GPS来选择隐蔽的进攻路线。也就是说,GPS已经成为美军现代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海湾战争之后,美国果断地(当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取代陆基无线电系统,作为海、陆、空军事力量的主要导航手段。

以GPS为代表的高技术在战争中的巨大威力,给全世界以巨大的震撼。

“北斗”的前世与今生

或许有人要问,人家美国的GPS不仅对全世界是开放的,而且还是免费使用的,中国还有必要烧钱去做这样一个系统吗?况且我们做的可能还不如美国GPS好,这不是费力不讨好吗?

其实,美国GPS免费使用完全是其技术特点决定的。GPS是单向通信体制,与广播电视塔类似。比如,广播电视塔只管发射信号,到底是有1台收音机接听还是有1万台收音机接听,广播电视塔是不知道的。GPS系统亦是如此,24颗工作卫星只管不停地向地面发射信号,具体是谁在接收并使用这些信号,它是根本不知情的,既然不知情,那又如何收费呢?而GPS免费的结果则是在全球形成巨大的市场,依托这套系统会产生新的国际性产业,美国本来就是超级大国,GPS免费带来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显然有利于美国。另外,GPS免费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国家软实力,这显然也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

如果我们贪图省事和便宜,在中国的军事系统上安装美国的GPS,后果则是灾难性的。这是因为美国GPS开放的只是民码,定位精度本来就比美国军方使用的军码差了10倍。更重要的是,万一跟美国人打起了仗,人家顺手就把GPS民码停掉,可是你已经很依赖 GPS,甚至连指南针都丢了,那时可就真的抓瞎了。即便美国不停GPS,但给你发个欺骗码,那么瞄准美国的导弹就可能飞到自家阵地上,这就更可怕了!即便是民码,咱们也不能只依赖美国的GPS,谁能保证美国未来不在GPS的使用上设置障碍?一旦与美国关系紧张,谁能保证美国不在GPS的利用上刁难咱们?谁能保证美国不会利用GPS搜集情报、窃取商业机密?所以说,不管是中国的军事系统,还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绝不能完全依赖美国的GPS,一旦形成依赖,就会像吸毒者一样无法自拔!后果自然也是灾难性的。因此,中国除了发展本国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别无选择。

中国人所熟知的“两弹一星”工程中的“一星”,就是指人造卫星。新中国人造卫星的研制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1970年4月12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传遍世界。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以后,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定位导航卫星等就都进入决策层视野。“七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新四星”计划,随后提出过单星、双星、三星、三到五颗星的区域性系统方案,以及多星的全球系统设想。总之,出于国防安全的需要,中国的定位导航卫星经历了研究、论证、再研究、再论证的过程,中国科学家对于它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20世纪80年代初期,陈芳允(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提出了双星定位方案,但因经济条件等种种原因被搁置下来。1991年海湾战争是个重大转折点,在美国GPS的激励下,搁置十年的双星定位方案得以启动,被称为“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也叫“北斗一代”)。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双星定位方案,而不是像美国GPS那样搞30颗卫星的大工程,主要是考虑到当时的国情。当时的中国既没经验又没有钱,刚起步时不宜冒进,必须逐步积累以取得研制经验。如果一上来就玩大的,搞不好要出问题。然而发射两颗星的局限性很快就显现出来。因为只有两颗星,所以必须搞高轨道,因为轨道低覆盖面就小。不仅只有搞高轨道,而且还得是静止的,这样才能使两颗星安稳地停留在中国的上空为中国服务。高轨道卫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定位精度不高,加之只有两颗卫星,所以其定位精度自然远远比不过GPS。1990年以来,在GPS的反衬下,中国“北斗一代”因性能不强而饱受诟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启动“北斗二代”系统,于是势在必行。中国在21世纪之初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尽管它的性能并不强大,但对于中国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根据《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中国“北斗”的建设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建设“北斗一号”系统(也称“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2000年,发射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03年,发射第三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第二步,建设“北斗二号”系统。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2012年年底,完成14颗卫星(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轨道卫星)发射组网。“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三步,建设“北斗”全球系统。2009年,启动“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继承“北斗”有源服务和无源服务两种技术体制;计划2018年,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和持续探索,中国“北斗”系统的发展建设也形成自身的特色优势:一是“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是在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二是“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三是“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中国的“北斗”经略

与美国GPS首先用于军事系统相同,中国“北斗”自然也首先用于中国的国防系统。毕竟,保家卫国是“北斗”的第一要务,这一点无须讳言。换句话说,“北斗”系统也有军用与民用之分。军用,当然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专用,笔者在此略而不论。至于民用,则是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现实的问题是人们已经习惯使用GPS导航,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依赖,人们为什么要改变习惯转而使用“北斗”呢?针对国内和国际两个不同的市场,中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先看如何拓展国内市场。“北斗”在国内市场的开拓,其实就是四个字:一是“强制”,二是“补贴”。

所谓强制,就是政府鼎力支持“北斗”,在某些行业和领域强制安装“北斗”系统的终端产品。中国已规定政府机构必须使用“北斗”,包括公安、救灾、旅游等部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两客一危”上安装“北斗”产品终端。所谓的“两客一危”,是指从事道路班线客运、旅行包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交通部规定,“两客一危”必须安装电子定位装置,并将运行信息接入全国联网联控系统。在交通管理部门的监控大屏幕上,车辆的运动状态一目了然,这对改善中国交通状况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两客一危”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展,警车、公务车、校车也将逐渐被纳入“北斗”定位系统之中,这对于保障行车安全、监控公车私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强制的范围毕竟有限,仅限于政府和涉及公共安全的特殊部门。人们习惯了GPS,转用“北斗”是既劳神又伤财的一件事情。因此,要想让老百姓接受“北斗”,就必须采取新的办法,政府补贴就走向了前台。

对安装、使用“北斗”的用户给予免费或补助。此外,政府还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从事与“北斗”相关的终端产品开发,并给予资金支持或减免税收。“北斗二代”的技术体制与GPS差不多,由GPS转向“北斗”并不难,在政府激励政策的刺激下,在中国很多地方,已經形成了围绕“北斗”系统的高科技产业园区,这种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解决中国“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最后一公里”的应用问题注入活力。

“北斗”系统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也有两个重点:一是兼容,二是从亚太地区突破。

所谓兼容,即中国“北斗”系统是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推广的“北斗”终端产品,至少兼容互操作GPS和“北斗”两套系统,并深入推进与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以及印度等国的系统开展兼容与互操作协调,大力推广多系统兼容应用。

兼容的本质就是合作,中国为什么要选择合作兼容的道路呢?原因在于,中国的“北斗”系统说起来也只是受到国际认可的第四个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是后来者,不仅其国际影响力与老牌、成熟的美国GPS没法相比,而且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也雄心勃勃。如果我们不走合作之路,很难在国际上打开市场。并且,中国“北斗”的国际合作推广之路也有其独特之处:不是与其他三大系统开展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合作,而是在用户终端主动设计兼容其他系统的产品,打消用户依赖单一系统的后顾之忧。中国的这一做法,貌似主动示弱、委曲求全,实则非常高明。这种兼容战略,对于属于后起之秀的中国“北斗”开拓国际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亚太突破战略、服务“一带一路”是中国“北斗”走出去的又一亮点。正如《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所言,中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的国际合作。中国持续推进与亚太地区及东盟有关国家的合作,探讨建立卫星导航应用合作机制,推动中国“北斗”系统的应用普及。那么,为什么亚太地区的国家会对中国“北斗”感兴趣呢?

中国“北斗”系统已经打上去19颗卫星,到2020年将打全35颗卫星。目前,这19颗卫星主要分布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上空,亚太地区的“北斗”定位导航网络因此已经建立起来,并已投入使用。东南亚国家纬度较低,按照北斗星座的分布特点,在这一区域“北斗”系统的导航性能更好,要优于其他导航系统。也就是说,对于亚太国家而言,“北斗”比GPS更有优势,用“北斗”比用GPS更加合算。亚太地区国家显然认识到“北斗”的覆盖优势,这就是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北斗”系统在亚太地区的应用并得到积极响应的原因所在。

中国“北斗”走出去的标志性事件是2014年5月巴基斯坦国家位置服务网一期工程的建立与完成。这一工程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首个海外组网项目,这一项目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建立了5个基准站和1个处理中心,组成区域“北斗”定位增强网络,为巴基斯坦提供实时可靠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巴基斯坦国家位置服务网项目,是巴基斯坦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后续开展的二期工程,将覆盖巴基斯坦全境,并成为中国“北斗”海外第一个国家级高精度服务网,这对于“北斗”系统走向国际化和产业化应用都具有重大意义。

2014年7月,中国国家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办了“2014北斗技术与应用国际培训班”,学员是泰国、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朝鲜、巴基斯坦等国家从事卫星导航、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探测相关专业或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人员。活动的目的是为东盟及亚洲地区国家提供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主的空间信息技术培训,以使中国“北斗”加快进入东盟及亚洲国家。中国方面还安排这些学员去武汉光谷北斗集团,参观中国最大的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去黄石参观建设中的中国—东盟北斗示范城。这一活动无疑是成功的。据媒体报道,泰国科技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局的一名代表告诉记者,他亲身经历了光谷北斗在泰国建成首批CORS基站和与泰国开展“北斗”合作的过程,很荣幸能来中国参观学习,中泰合作将带动泰国地球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

虽然GPS从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在全球的商业扩张,但时至今日,卫星定位导航应用服务仍是科技含量极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北斗”导航卫星产业化的市场空间极富想象力。据“北斗”官方负责人乐观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卫星导航产业将达到5 000亿元。这还只是对中国国内市场的估计,国际市场更是不可估量!

不管是国内市场用户还是国际市场用户,使用“北斗”、GPS、“格洛纳斯”等多个系统,减少对单一系统的依赖,增强安全性,都是非常重要和十分必要的。而这一点,正是中国“北斗”能够与GPS 争锋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定位导航北斗卫星
北斗和它的N种变身
北斗时钟盘
miniSAR遥感卫星
校园智能车定位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静止卫星派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北斗系统全面应用为“一带一路”定位导航(3)
北斗系统全面应用为“一带一路”定位导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