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联合催泻疗法治疗赤巴砸久(黄疸型肝炎)疗效评价*

2017-12-28 02:31德庆白珍扎西白玛索朗拉巴扎西白央扎西顿珠德吉尼玛多吉顿珠单达吉美旺久边珍次巴米仓尼珍阿西绕普确南珍尼玛卓嘎甘单巴次纲组索朗旺堆巴桑轮珠嘎尔琼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藏药肝炎肝功能

德庆白珍 扎西 白玛 索朗 拉巴扎西 白央 扎西顿珠 德吉 尼玛多吉 顿珠单达 吉美旺久 边珍 次巴 米仓 尼珍 阿西绕 普确 南珍 尼玛卓嘎 甘单 巴次 纲组 索朗旺堆巴桑轮珠 嘎尔琼

1.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内科 (西藏拉萨,850000) 2.那曲地区藏医院 3.日喀则地区藏医院 4.昌都地区藏医院 5.山南地区藏医院

藏药联合催泻疗法治疗赤巴砸久(黄疸型肝炎)疗效评价*

德庆白珍1△扎西1白玛1索朗1拉巴扎西1白央1扎西顿珠1德吉1尼玛多吉1顿珠单达1吉美旺久1边珍1次巴1米仓1尼珍1阿西绕1普确1南珍1尼玛卓嘎2甘单3巴次3纲组4索朗旺堆4巴桑轮珠5嘎尔琼5

1.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内科 (西藏拉萨,850000) 2.那曲地区藏医院 3.日喀则地区藏医院 4.昌都地区藏医院 5.山南地区藏医院

赤巴砸久病是藏医学肝病科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相当于西医黄疸型肝炎,属于藏医“赤巴”病范畴,藏医认为该病系由“赤巴”邪侵入肝,肝脏生化血液功能失调,胆汁量增多,胆囊被培根痞瘤所积压,外伤伤及胆囊,风邪侵入胆囊,迫使胆汁外溢胆汁窜入皮肤出现黄疸[1]。藏医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口服藏药、催泻疗法治疗该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少有联合应用上述疗法治疗的研究和报道。为了进一步科学地验证口服藏药联合催泻疗法治疗赤巴砸久(黄疸型肝炎)的确切疗效和安全性,我们对此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与那曲地区藏医院 、日喀则地区藏医院、昌都地区藏医院、山南地区藏医院协作,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根据《四部医典》[1]与《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诊断确诊的89例赤巴砸久(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2例,男32例,女10例,平均年龄34岁;对照组47例,男35例,女12例,平均年龄33岁;病原学检查,乙型肝炎74例,甲型肝炎10例,不明病因3例。排除患有恶性肿瘤、肝硬化失代偿期、严重心血管病、消化道疾病中断治疗者,排除不自愿接受试验性治疗者,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排除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因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1.2 观察指标

1.2.1 症状体征:①主要相关症状: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腹泻、乏力、瘙痒及相关的表现。②主要相关体征:巩膜、皮肤黄染情况。

1.2.2 检查项目:入院时查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粪常规、血常规、肝胆B超;入院14天时查检查肝功能、尿常规、肝胆B超;入院后28天时查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粪常规、血常规、肝胆B超。出院后1个月后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

1.3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藏区对赤巴砸久(黄疸型肝炎)诊断标注的症候标准的8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使用的藏药由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统一提供,保证藏药质量的同一性;藏医催泻疗法按标准操作技术规范和研究方案规定的要求执行,28天为一个疗程。

1.4 治疗方案 根据病情给予对照组患者如下药物。热证早上:十味黑冰片散2g,温水冲服;中午:九味黑鹏丸,2g,研末用温水冲服;晚上:七味红花殊胜丸,2g,研末用温水冲服。黎明时辰是否用药按病情所需自行加减。寒证 早上:唐佐散,2g,温水冲服;中午:十味黑冰片散,2g,温水冲服;晚上:西斯散,2g,温水冲服。黎明与间隔药医生按病情所需自行加减。

治疗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催泻疗法。催泻疗法是指藏医学中的一整套疗法,包括药浴、涂抹、敷疗等多种外治疗法,实施治疗过程中,要服用不同的4种藏药,分7个不同时辰点服用。目的是使患者腹泻次增多,清除“培赤”引起的体内脂质等代谢障碍后的沉积物。患者腹泻次增多,需注意患者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1.5 评价指标

1.5.1 西医有效性评价指标 治疗前后 ALT、AST、TBil、GGT、ALP变化的对比。

1.5.2 藏医症状疗效指标 治疗前后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腹泻、乏力、瘙痒、巩膜黄染、皮肤黄染等变化的症候积分对比。

1.5.3 安全性评价指标 进行血、尿、粪便常规、肾功能检测,观察治疗前后有无异常。

1.6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Pems3.1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区间检错、逻辑检错及统计学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黄染 尿黄 纳差治疗组 42 治疗前2.35±0.53 2.54±0.67 2.00±0.62治疗后 0.67±0.69* 0.5±0.67* 0.28±0.39*对照组 47 治疗前 2.45±0.58 2.42±0.62 1.98±0.58治疗后1.56±0.70 1.53±0.70 1.29±0.46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检测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ALT(IU/L)GGT(IU/L)TBil(μmol/L)治疗组(n=42)治疗前925.49±911.26 181.06±147.97 179.90±167.53治疗后 83.09±81.95* 108.49±104.58*59.09±99.18*对照组(n=42)治疗前 897.42±821.24 175.06±155.97 172.92±165.57治疗后235.19±81.95 132.49±103.57 90.09±89.17

2.3 安全性评价 研究期间,我们检测了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粪常规及肾功能等指标,均未出现异常,且所有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4 讨论

黄疸型肝炎发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受病毒损伤,进入血液循环的病毒被具有免疫性的T淋巴细胞识别后,导致机体自身的淋巴细胞致敏、增生,从而引起肝脏的急性炎症和坏死[3]。若血清总胆红素持续升高且经久不退,可发生肝细胞液化性和凝固性坏死以至导致患者死亡。有资料表明,临床中急性肝炎患者的 TBil>171μmol/L、>342μmol/L、>513μmol/L、>684μmol/L的病死率分别为 23.3%、33.4%、52%及 90%,故迅速消退黄疸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目前黄疸型肝炎的治疗,西医仍以支持对症、护肝抗炎治疗为主。

藏医治疗赤巴砸久(黄疸型肝炎)初始载于著名藏医药学家玉妥·云丹贡布所著《四部医典》中。其中的催泻疗法是专门针对黄疸型肝炎的独特疗法,长期用于赤巴砸久(黄疸型肝炎)的治疗,有较为可靠的疗效,具有退黄、恢复肝功能的作用,并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藏医催泻疗法具有调节消化功能,提高自身的抗病免疫能力,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肝脏内的“当久赤巴”的功能,减少黄水糟粕的形成。通过此次研究,证明口服藏药结合催泻疗法治疗赤巴砸久(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口服给药方法,在改善黄染、尿黄、纳差等症候及改善肝功能指标方面有突出优势,加入催泻疗法后血清胆红素和丙氨酰转肽酶明显下降,反映出该联合疗法在消退黄疸、改善胆汁淤积方面有较好疗效。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口服藏药联合催泻疗法治疗赤巴砸久(黄疸型肝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玉妥·云丹贡布.四部医典[D].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117.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8(6):324-329.

[3]Hatano E.Tumor necrosis factor signaling in hepatocyte apoptosis[J].J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22(suppl 1):43-44.

10.3969/j.issn.1005-0264.2017.05.016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民族医特色疗法,疗效评价及平台技术研究(No.2012BA127B01); △通迅作者:bz13989912882@qq.com

2017-08-28 编辑:蔡岳)

猜你喜欢
藏药肝炎肝功能
色季拉山濒危藏药植物资源状况与保护
《世界肝炎日》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青海省中藏药种植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