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画小镇

2017-12-28 06:30立夏
陶山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女孩小镇

◎立夏

粮画小镇

◎立夏

曾见过糖画、沙画和布画,但对粮画,则是第一次耳闻。粮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粮食为材料作画。难以想象,生活中的五谷杂粮会被人鼓捣成啥样。

带着诸多疑问和好奇,前不久趁散文笔会之机,迫不及待来到了馆陶县城西3公里处的粮画小镇寿东。村口,“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大红标牌,醒然入目。村碑上刻写着“粮画小镇”的字样,格外诱人。进得此镇如走入一个粮食世界,一股股浓烈的“粮气” ,迎面翻滚,使人躲闪不及。瞧,那俩庞然圆形谷物造型,俨如一对托举丰收的壮汉,幸福地分守在路两边。

往里走,再现一艘由金色玉米棒串接成的航船造型,吸引着众人挪不动脚。那面高高亮起,书写着“海增粮艺”的帆。分明证实了“海增”即是粮画的创始者,此地也便是他的创作基地。在粮画体验吧,屋当间,摆放着一张长桌前,静静坐着两个约六七岁模样,酷似双胞胎的小女孩,正埋头在画板上认真操练着。走近,只见她们肉嫩的小手里各自攥着一把镊子,画板上铺展着一张白纸,很薄。纸不是普普通通写字的纸,而是中国传统书画用的宣纸。宣纸上已事先勾勒出一个图案轮廓。眼前摆放着稷子、黍子、麦粒、芝麻等,还有不看贴标根本就叫不上来名的。这些五谷杂粮大都是由当地农民自家种植生产,作粮画,须经过特殊的防腐技术处理,方可使用。看的正入神,其中一个小女孩头也没抬,“金鱼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呢?”像沉思自语,又像是询问谁。天真的脸上多了几分成人般的凝重。这时站立旁边的一位不知是这里的辅导老师还是女孩的家人接了话茬,“好好想想”,顿了会,又把一张图片递给了小女孩,小女孩对照着,不大功夫,一条活灵活现的小金鱼,欢快地在我们眼前摆着尾,惊的都唏嘘不已,不敢相信。尤其那位将粮画黏接成功的小女孩,骄傲地忽闪着大眼睛,很亮。“您是?”我的目光转移到了接话的女人。“孩子的奶奶”,女人痛快地回答。“怎不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却来这呢”疑惑的我。“接触粮画,是为了让孩子懂得,粮食不仅可以裹腹充饥,还能创造美。”虽然,很遗憾我们没能见到粮画创始者,也不了解他作粮画的初衷,但似乎已有了答案。

在粮画工作室,几个身穿红花褂头戴蓝花巾的“村姑”并排坐一起,各自忙碌着。尽管屋里响破了天,手机相机闪到没了电。她们仍丝毫雷打不动,俊俏的脸上始终露着友善。经她们的巧手制作出的粮画,布满了整个展厅。有成语故事、山水风光、古今人物等等,个个形象逼真自然,富有浓重的生活气息和当地文化内涵,价格从几十到几万不等。一幅幅精美别致的粮画,无不证实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过去只会侍弄庄稼的“大老粗”们,也有一双创造美的灵巧的手,他(她)们是天然的艺术家!

在粮画小镇,像海增这样的粮画工作室远不只他一个。第一个跟他学粮画的师现巧,如今也另起炉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团队。随之,学习粮画技艺的农户越来越多。粮画,已成为寿东村的特色支柱产业。并辐射带动了周边姚庄、寿南、寿北等十多个村庄的近300户村民从事粮画制作。产品不仅销往北京、浙江、广东各省市,还远销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寿东,这个没有任何旅游资源,曾经贫穷落后不被人知的小村庄,而今是,粮画一出天下知呀!

漫步粮画小镇的条条街巷,干净得很难踢到一块多余的砖头瓦砾,甚至脚下踩不响一片落叶。百年老屋不再紧锁,敞展大门,所有进来的远客如遇家人,娓娓道着那段曾经的沧桑和今天的不一样。墙壁上描绘着农民耕作丰收的喜悦场景,还书写教育大家节俭粮食的古诗,以及敬老爱老互助友爱的家风村貌。在这里,不仅有粮画,还有国画、漆画、葫芦画等画坊。领略一翻后,你还可手执一本书,敞开你的衣襟,惬意地坐在咖啡屋前的古树下,闻着花香,呡着苦,品着甜。任微微徐来的野风深情把你灌醉,你还真会误以为是醉倒在了情人的怀哩!

“暖风轻,麦浪香,粮画小镇姑娘忙,许下一个愿,巧手绘鸳鸯,五谷走进大殿堂”听,不远处,从音乐厅里隐隐传来小镇人并不陌生、熟悉的,那曲悠扬欢快的人人都会唱的村歌,粮画姑娘。她们不是专业歌手,但她们唱得最真情、最专心。

寿东,一步一美景,一巷一特色。以粮画闻名的寿东,不再土气,不再偏僻,不再贫穷,她乃是一个激情四溢、幸福洋溢的文艺小镇。来了,便不想走。真的。

夜幕降临,“我在小镇等着你”的灯火通明,美丽闪耀着……

猜你喜欢
小女孩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大扫除
可爱的小女孩
熊的小镇
爱掐人的小女孩
小镇(外一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
爱哭的小女孩
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