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清颗粒联合白藜芦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观察

2017-12-28 09:22贾军利王淑萍李迎婕吴晓芸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尿毒白藜芦醇维持性

贾军利, 王淑萍, 李迎婕, 吴晓芸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肾内科, 河北 张家口, 075100)

尿毒清颗粒联合白藜芦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观察

贾军利, 王淑萍, 李迎婕, 吴晓芸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肾内科, 河北 张家口, 075100)

尿毒清颗粒; 白藜芦醇;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微炎症状态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而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率更高,是导致难治性贫血、营养不良、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整体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1]。常规透析虽能降低尿毒症毒素浓度,但不能很好地改善微炎症状态。中医药治疗CRF微炎症状态,立足于辨证论治,从整体入手,具有多靶点、多层面等特点,有着化学合成药物不可比拟的优势[2]。本研究探讨尿毒清颗粒、白黎芦醇联合使用对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1月本科长期MHD的CRF患者69例,其中男43例,女26例,年龄29~68岁,平均(48.8±7.6)岁; 透析龄36~162个月,平均(57.9±17.5)个月; 原发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32例,糖尿病肾病(DN)22例,高血压肾病1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对照1组17例、对照2组17例、对照3组17例,各组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 符合MHD指征,且透析龄>6个月; 心肺功能正常; 无急慢性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及恶性肿瘤等; 近3个月未服用过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剂等; 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剔除标准: 合并心、脑、肝、造血系统及甲亢等消耗性疾病; 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不遵医嘱及依从性差者; 临床资料不完整病例。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规律血液透析、补铁、补钙等基础治疗,同时对照1组口服安慰剂(淀粉片)10 mg/次, 1次/d; 对照2组口服白藜芦醇(为中药虎杖所提取)10 mL/次, 1次/d; 对照3组口服尿毒清颗粒(康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73256)5 g/次, 3次/d; 治疗组给予尿毒清颗粒联合白藜芦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观察指标

采集受试者治疗前后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法测定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

2 结 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CRP、IL-6、TNF-α水平比较

治疗前,各组CRP、IL-6、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组、对照2组、对照3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而对照1组无显著变化(P>0.05); 治疗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2组、对照3组(P<0.05), 见表1。

2.2 各组治疗前后AOPP、ADMA水平比较

各组治疗前AOPP、ADM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组、对照2组、对照3组治疗后AOPP、ADM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而对照1组无显著变化(P>0.05); 治疗组治疗后AOPP、ADM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2组、对照3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微炎症状态指机体在各种微生物、内毒素、化学物质、免疫复合物、补体等刺激下,以巨噬细胞系统激活,促炎细胞因子释放的缓慢发生与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3]。MHD患者普遍存在持续的微炎症状态,患者存在持续的、低水平的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透析膜和透析液的生物不相容性、透析膜与血液相互作用激活补体系统、促炎性代谢产物增加、氧自由基释放损伤血管内皮功能等诱导或释放炎性递质和细胞因子,从而引起一系列炎性反应[4]。

表1 各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1组比较, #P<0.05; 与治疗组比较, △P<0.05。

表2 各组治疗前后AOPP、ADMA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1组比较, #P<0.05; 与治疗组比较, △P<0.05。

CRF属中医“虚劳”、“关格”、“水肿”等范畴,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标实为湿毒瘀血潴留,本虚以脾肾亏损为主,其病机为肾元衰微、湿毒内留,而微炎症状态归于“浊毒”范畴,因肾虚弱受损,并伴有程度不一的浊毒潴留,是机体产生炎症因子的基本条件,而炎症因子又是脏腑功能失常、邪实成聚而发生炎性反应过程中的病理性标志产物[5]。尿毒清颗粒主要由丹参、白芍、白术、桑白皮、黄芪、大黄、苦参、车前草、制何首乌等组成,方中黄芪益气、温阳、补虚、消肿; 白术健脾除湿; 大黄通脏降浊,促进蛋白合成; 丹参理气活血化瘀; 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诸药合用具有通腑降浊、活血清瘀、健脾利湿之功效[6]。现代药理研究[7-8]显示,大黄可纠正脂质紊乱、减少尿蛋白、抑制残余肾高代谢状态、延缓CRF进展,抑制氧化反应,降低血清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 黄芪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症因子、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丹参清除氧自由基,降低TNF-α及IL含量。研究[9]认为,尿毒清颗粒可有效保护MHD患者残余肾功能,增加毒素排出,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本研究所用白藜芦醇为中药虎杖所提取,是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剂,主要通过清除或抑制自由基生成、调节抗氧化相关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等机制发挥抗氧化作用[10]。研究[11]表明,白藜芦醇对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抗炎作用不依赖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可能与其降低血管通透性及抑制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等炎症介质产生和抗脂质过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有关; 此外,白藜芦醇可增强肾脏的抗氧化能力,保持肾脏酶活性,对肾脏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有研究[12]认为,白藜芦醇具有免疫调节、改善胰岛抵抗、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减少炎症因子分泌与表达等功能,能够降低DN模型在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本研究显示,治疗组、对照2组、对照3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而对照1组无显著变化(P>0.05); 治疗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2组、对照3组(P<0.05), 而对照2组、对照3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尿毒清颗粒联合白藜芦醇可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

研究[13]认为,氧化应激(OS)与慢性炎症状态是CRF发展生心脑血管疾病(CVD)的主要机制,而AOPP是反映体内OS状态的标志物之一。有学者[14]报道, CRF患者AOPP与炎症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具有重要相关性,认为AOPP可诱导激活单核细胞,是OS与单核细胞呼吸爆发的介质。研究[15]发现, ADMA水平与CVD、糖尿病(DM)、肾脏疾病等发病密切相关,且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呈正相关,其机制与引起内皮功能障碍有关。本研究显示,治疗组、对照2组、对照3组治疗后AOPP、ADM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而对照组1无显著变化(P>0.05); 治疗组治疗后AOPP、ADM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2组、对照3组 (P<0.05), 而对照2组、对照3组治疗后AOPP、ADM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尿毒清颗粒联合白藜芦醇对MHD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改善优于单独用药。

[1] 郭晖. 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 2015, 36(6): 1187-1188.

[2] 吴卫星. 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非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干预作用分析[J]. 当代医学, 2015, 21(13): 131-132.

[3] 李军, 徐朝, 郭志强,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炎症标志物和脂蛋白(a)的影响[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 26(1): 57-59.

[4] 尹蓉. 不同透析方法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 中国医学工程, 2016, 24(12): 39-40.

[5] 孙响波. 中医药理论下CRF“微炎症状态”的“痰-瘀-虚”模式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 27(9): 2228-2229.

[6] 李娟. 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干预研究[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4, 35(3): 211-212.

[7] 陶承慧, 魏邦容, 冉建英. 分析探讨尿毒清颗粒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29(2): 233-234.

[8] 刘秀艳. 尿毒清颗粒联合缬沙坦对尿毒症微炎症状态影响及肾功能保护研究[J]. 河北医药, 2017, 39(13): 1986-1988.

[9] 何金瑞, 贾志芳, 刘翠红. 尿毒清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 2014, 7(12A): 45-46.

[10] 刘顺, 李赫宇, 赵玲. 白藜芦醇降血尿酸、抗炎作用研究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 2016, 39(2): 304-307.

[11] 魏利, 郝传铮, 赵旭, 等. 白藜芦醇对肾小球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J]. 江苏医药, 2015, 41(15): 1747-1749.

[12] 李春花, 周磊. 白藜芦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21): 6114-6115.

[13] 缪世梅, 范亚平, 徐学康,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及其与透析时间的临床分析[J].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6, 16(6): 345-349.

[14] 罗祁, 李霞. 高通量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血清β2微球蛋白、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和蛋白质羰基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2017, 2(9): 194-197.

[15] 胡凤琪, 巩建华, 秦永芳,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J]. 海南医学, 2014, 25(24): 3600-3602.

R 692.5

A

1672-2353(2017)23-071-02

10.7619/jcmp.201723021

2017-05-23

河北省张家口市科学技术和地震局计划项目(1321068D)

猜你喜欢
尿毒白藜芦醇维持性
尿毒清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钙磷代谢、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氧化白藜芦醇对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的抑制作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尿毒清颗粒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SIRT1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
白藜芦醇调节STAT3与miR-21表达抗肝癌作用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