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2017-12-28 09:22黄晓英张锦琪孙晓玄耿琼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布地阿奇奈德

黄晓英, 张锦琪, 孙晓玄, 耿琼花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 儿科, 江苏 南京, 200000)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黄晓英, 张锦琪, 孙晓玄, 耿琼花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 儿科, 江苏 南京, 200000)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阿奇霉素; 贯疗疗; CRP; 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感染 (MP) 是小儿支原体肺炎(MPP)是诱发因素[1]。对于MMP的治疗,关键要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调节失调的免疫系统,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2]。本研究评估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贯疗法对于MPP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CRP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2例,男48例,女54例,年龄2~14岁。患儿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并伴有乏力、发热、咽痛、咳嗽、呼吸道黏液; 肺部听诊有明显湿啰音, X射线结果显示肺炎浸润影; 血清 MP 抗体免疫球蛋白M (IgM)滴度为 1∶160 以上,符合小儿MPP诊断指标。排除标准: 对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过敏者; 心、肝、肾脏功能不全患儿; 胃肠道等消化系统、支气管痉挛等疾病患者; 并发其他原发性疾病患儿; 已确诊细菌感染患儿; 重症 MPP, 需进行其他手段介入患儿。2组患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2组患儿收治后,根据病症程度,给予退烧、止咳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贯疗法,方法为: 阿奇霉素(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批号H20000426, 0.25 g/支),连续5 d静脉注射10 mg/(kg·d), 后改为口服混悬制剂10 mg/(kg·d)(辉瑞制药,国药准字 H10960112, 规格0.1 g/袋), 1次/d。观察组患儿在给予对照组相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Astra Zeneca Pty Ltd, 国药准字 H20140475, 规格: 2 mL: 1 mg)联合治疗, 2 mL/次,雾化吸入, 2 次/d, 连续治疗7~14 d。

10 d后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指标。疗效: 病症的恢复程度(呼吸道炎性反应,发热等),胸部X线检查肺炎浸润影消失,呼吸通畅无肺部湿啰音,血清生化检验指标恢复正常, CRP值降低,且血中MP IgM抗体阴性。根据体征恢复程度,可将患儿分为: 治愈、显效、无效3个等级。比较对照及观察组患儿退烧时间曲线以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点。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CRP的水平。采集2组患儿静脉血1 mL, 测定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CRP变化。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呕吐、腹泻、腹痛、皮疹等。

2 结 果

对照组治愈24例,治愈率47.06%; 显效12例,显效率29.41%。观察组治愈30例,治愈率58.82%; 显效17例,显效率33.53%。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组的治愈率以及显效率均显著高于阿奇霉素贯疗法单用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应用血生化检测,分析血清中CRP水平,治疗前对照组(5.4±0.42) mg/L, 观察组(5.6±0.68) mg/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应用相同方法检测,联合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够更有效快速地恢复CRP的血清水平,为(3.2±0.19) mg/L, 其效果较单纯应用阿奇霉素贯疗法(4.1±0.29) mg/L更优。不良反应(呕吐、腹泻、腹痛、皮疹等)记录中,对照组及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8%(6/51)、13.73%(7/51), 2组患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表1 2组患儿体温恢复、咳嗽消失时间对比 d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支原体肺炎,也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通常发病较为缓慢,难以前期预防,伴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炎症反应[3]。肺部体征通常需通过X射线造影检查,多诱发肺外组织等并发症,其后遗症发生率不断增加,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支原体肺炎的及时有效的治疗控制,是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症发生率的关键。肺炎支原体小于普通病菌,可通过飞沫传播。支原体结构无细胞壁,易于穿过口腔屏障,入侵人体呼吸道黏膜后,紧密吸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受体上,于此增殖并释放毒性物质,造成组织损伤,从而抑制上皮细胞的功能,引发炎性反应。其代谢产物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造成免疫反应失调,无法有效地消除体内病原体[4]。临床上,通常以发热、寒战、咳嗽、肺部湿啰音、喘息为主要病症。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病原体的防御机制尚不完善,尤其是对于支原体病菌这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能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来讲,更是学龄儿童及青年群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肺炎,在这其中婴幼儿患病者也不少见[5]。MPP患儿的主要特征除了发病快、发展快、传播快以外,还具有难控制、易复发、服从性低的特点。因此,小儿MPP若不能及时的控制病情发展,将牵连肺外器官,严重者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周身感染,可能危及生命健康[6]。因此,控制MPP在儿童群体中的传播,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刻不容缓。

小儿MPP临床上通常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一线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能够通过抑制MP蛋白质的合成,阻碍其生理活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够显著抑制并改善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但只能够抑制MP的活性,无法从根本上消灭MP, 易于复发。在给予抗生素的同时常采取对症治疗的对策,消除机体病症,缓解病情,缩短病程,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但由于儿童患者体质差异很大,部分患儿的体温,肺部湿罗音等体征无法得到及时控制,难以较好预后,肺外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亦难以避免[7]。近年来药物联合,给药方式的改变,以此来抑制过度的炎症,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利用自身免疫系统清楚外源侵入的MP[8]。布地奈德的药理学作用包括降低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反应、抑制平滑肌收缩的作用。糖皮质激素的全身应用将导致许多严重的副作用。因此,除去其适应症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均应以局部给药的方式使用。雾化吸入的原理是根据高压力产生的高速氧气气流,携带药液形成雾状,直接与呼吸道给药,能够快速高效率的在呼吸道敷以布地奈德形成溶胶颗粒,并能够局部富集,且进入体循环药量少,作用时间快,不良反应少,能够协同阿奇霉素贯疗法进一步清楚呼吸道附着的MP[9]。

炎性细胞因子异常激活能够破环免疫细胞,进而导致免疫系统的失调,为 MPP 发生提供了条件。CRP 是一种应急蛋白,在炎性反应的过程中大量表达,可作为外源病原体入侵机体时的指标,其血清水平与入侵程度呈正相关,在支原体肺炎的研究中是重要的观察对象,药物对于CRP的影响可作为药效及给药方式优化的评估[10]。本研究比较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阿奇霉素贯疗法的联合应用对于MPP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应用CRP指标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两药联合不但具有更好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有所降低,证实两药联用的可行性。

[1] 郝丽, 郑成中. 支原体肺炎患儿D-二聚体、免疫功能变化及其意义[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 34(3): 156-159.

[2] 黄胜, 王孟清, 谢静. 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J]. 当代医药论丛, 2013, 11(12): 76-76.

[3] 陈志敏.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再认识——从发病机制到临床治疗的探讨[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 27(4): 253-257.

[4] 陈凯. 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220例临床分析[J]. 四川医学, 2013, 34(5): 723-725.

[5] 刘爽, 赵素红, 王丹丹. 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及炎性状态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15): 2360-2362.

[6] 韩文宁, 李锦亮, 李丽, 等.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与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1): 78-79.

[7] 章青兰, 张青玉.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116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2, 09(21): 109-110.

[8] 齐建光, 张韶杰, 陈永红, 等.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探讨[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8, 10(6): 719-722.

[9] 韩金芬, 王文秀, 王川云, 等. 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6, 33(8): 684-685.

[10] 李君, 周晨燕. 儿童喘息性肺炎的炎症因子及血小板计数与活化的相关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5): 737-738.

R 563.1

A

1672-2353(2017)23-090-02

10.7619/jcmp.201723030

2017-07-0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1303)

耿琼花

猜你喜欢
布地阿奇奈德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阿奇,出发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撤机后咽喉疼痛缓解作用的观察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疗效观察
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效果观察
布地奈德结合综合护理治疗支气管哮喘32例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