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前期血压节律对血管动脉硬化指标的影响

2017-12-28 09:22朱海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踝臂节律脉搏

朱海东, 刘 云

(武警江苏总队医院门诊部, 江苏 扬州, 225003)

高血压前期血压节律对血管动脉硬化指标的影响

朱海东, 刘 云

(武警江苏总队医院门诊部, 江苏 扬州, 225003)

高血压前期; 血压节律;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踝臂指数

研究[1]表明,高血压前期者不但更容易进展为临床高血压状态,且常伴胰岛素抵抗、炎症、氧化应激、内皮功能紊乱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较正常人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交感兴奋、胰岛素抵抗、炎症、氧化应激、内皮功能紊乱等同样关系密切,且非杓型节律靶器官功能损害更为明显[2]。本研究对高血压前期血压节律变化时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的变化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在本院体检中心高端体检的高血压前期者80例,根据血压节律分为A组(杓型节律组)和B组(非杓型节律组)各40例,年龄(40.2±10.5)岁,男58例,女22例。高血压前期定义: 收缩压在120~139 mmHg和/或舒张压在80~89 mmHg且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排除标准: ① 既往确诊为高血压,或正在(曾经)服用降压药物; ② 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③ 急慢性炎症性疾病; ④ 恶性肿瘤、肾上腺肿瘤; ⑤ 继发性高血压; ⑥ 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 ⑦ 血脂、血糖异常。

1.2 方法

入院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身高、体质量、血压及病史资料。早晨空腹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甲功5项、胸片、B超[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男性)、子宫、附件(女性)、双肾上腺]、心电图。

动态血压测量: 采用德国MOBIL-O-GRAPH NG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将监测仪袖带缚于被检查者右上臂,设定日间时间(06: 00~22: 00)每15 min测量1次,夜间(22: 00~06: 00)每30 min测量1次, 24 h后记录数字。动态血压数据: 24 h平均收缩压及标准差(24 h SSD)、24 h平均舒张压及标准差(24 h DSD); 白天平均收缩压及标准差(dSSD)、夜间平均收缩压及标准差(nSSD); 白天平均舒张压及标准差(dDSD)、夜间平均舒张压及标准差(nDSD)。夜间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水平较日间降低10%或以上为杓型节律,反之为非杓型节律。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测定: AIP=log(TG/HDL-C), 其中TG为三酰甘油, HDL-C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测定: 采用日本产VP-20000动脉硬化检测仪,嘱被检查者平卧检查床上休息10 min后测量双侧。上臂波形的波峰和踝部波形的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被定义为上臂到踝部的时间间隔(△t), 从心脏到脚踝的距离(1a)=0.8129×身高(cm)+12.328; 从心脏到上臂的距离(1b)=0.2195×身高(cm)-2.0734; baPWV=(1a-1b)/△t。仪器设置为重复测量2次,取第2次数据为最后结果。取两侧baPWV的均值进行统计分析。踝臂指数(ABI)亦取两侧均值进行统计。

2 结 果

2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甲功5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胸片、B超、心电图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动态血压比较见表1。B组BMI显著高于A组(P<0.05); 2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动态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AIP、baPWV、ABI依次为(0.1179±0.0337)、(1 436.38±329.57) cm/s、(0.93±0.27), B组依次为(0.1783±0.0415)、(1 859.21±462.72) cm/s、(0.65±0.1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BMI及动态血压比较

与B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高血压前期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患者一般认为“血压尚未达标”而易被忽视,可伴有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的异常[3]。本研究显示B组BMI较A组显著升高,表明B组较A组更易出现代谢异常和血管病变[4], 但未发现血糖、血脂差异,可能与入选标准、对照组不同和例数不够多有关。高血压前期目前不主张药物治疗,导致重视不够,不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虽然高血压前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和靶器官早期功能损害已经经多项研究证实,但血压节律变化对血管动脉硬化的影响研究甚少。

血管动脉硬化检测方法较多,作者选择了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联合检测。研究[5]表明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LDL)可能由于更容易进入血管壁,易被氧化修饰而滞留于细胞外基质,易于启动胆固醇沉积于动脉壁等原因而具有更强的致动脉硬化作用, AIP与LDL颗粒大小呈明显负相关,可间接反映动脉硬化风险,即使在血脂检查正常时。动脉硬化危险分组标准为低危AIP<0.11, 中危AIP =0.11~0.21, 高危AIP>0.21[6]。baPWV表示臂部到踝部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反映大动脉僵硬程度,而动脉僵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baPWV>1 400 cm/s有助于区别常规体检人群中心脑血管患病情况并对其进行危险分层[7]。ABI是脚踝与上臂收缩压之比,反映下肢周边动脉阻塞的可能性,当数值小于0.9就意味着下肢动脉可能发生病变,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脑血管病变程度。低ABI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8]。

血压节律变化主要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血压的作用是影响血压变化的最后共同通路。杓型和非杓型节律血压应该在动态血压指标方面存在差异,王靖荣等[9]研究也显示动态血压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硬化有显著相关性,但本研究结果未发现差异,分析可能与研究对象为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波动范围小、血压节律变化为夜间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水平较日间降低10%或以上等因素有关。非杓型节律血压反映在清醒前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血浆中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水平显著升高,一方面直接损伤血管壁,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动脉弹性蛋白断裂,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比例降低,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增生,管壁肥厚; 另一方面影响动脉内膜组织代谢,引起内膜炎症反应等,从而使血管壁结构发生改变、血管顺应性降低、脉搏波速度增快; 反过来动脉弹性减低、血管内皮舒缩因子破坏、交感/迷走功能失调,可使血管的收缩反应性增强,进而加重靶器官损害[10]。

[1] 韩超, 黄建凤. 高血压前期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5, 36(2): 138-141.

[2] 徐慧敏.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节律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6, 32(7): 698-701.

[3] 付文琳. 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 16(7): 1047-1049.

[4] 高素颖, 颜应琳, 刘东亮, 等. 老年人体质指数与代谢指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3): 1108-1111.

[5] 郑建文, 董鸿智, 赵锋仓, 等.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 32(5): 446-448.

[6] 沈史伟, 陆呁, 祁华金, 等. 中等有氧运动时间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关性探讨[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6, 35(6): 591-595.

[7] 厉婷, 陈小敏, 吴秀娟, 等.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 33(11): 1021-1024.

[8] 顾静彧, 杨可名, 茆丽娜, 等.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在老年人动脉硬化检测在的作用[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6, 35(3): 243-246.

[9] 王靖荣, 刘莹, 纪智礼, 等. 同步心率变异性、血压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血管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10): 984-988.

[10] 邱萌, 朱呁, 张福春.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J].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2): 136-139.

R 544.1

A

1672-2353(2017)23-211-02

10.7619/jcmp.201723086

2017-06-17

猜你喜欢
踝臂节律脉搏
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降低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短期内因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再住院的关系▲
下肢血管彩超联合踝臂指数对老年下肢血管疾病的价值分析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穿戴式脉搏仪的设计
近红外可穿戴设备中脉搏波的呼吸率检测
蚬木扦插苗人工幼林生长节律
9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踝臂指数与其相关危险因素的观察
慢性给予GHRP-6对小鼠跑轮运动日节律的影响
运用节律跳绳,提高跳绳教学质量